齊福斌
2015年11月10日,習近平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首次提出了“供給側改革”之后,中央多次強調供給側改革。2015年12月18~21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今年的兩會上,強調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適應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后綜合國力競爭新形勢的主動選擇,是適應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的必然要求。
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領導班子,大力推動簡政放權、力促產業升級、鼓勵企業創新以培育發展新動力等舉措,都是供給側改革的一部分。中央多次強調供給側改革,說明供給側改革的極端重要,供給側改革是解決實體經濟中的供給和需求矛盾的關鍵,也是振興我國印刷業走出當前困境、轉型升級、由印刷大國走向印刷強國的關鍵之一。
供給與需求是一個銅板的兩面,供給學派鼻祖薩伊說過:“供給創造需求。”但是,這個供給必須是符合人們需求所需要的性能和質量標準的供給(產品)。我國印刷業經過35年的快速發展,結構性產能過剩、非綠色印刷品已經無法滿足人們對印刷品的需求,在印刷市場供求關系中,主要矛盾在印刷生產廠商的供給側一方。化解這個矛盾,印刷生產廠商必須主動改革,主動改變發展方式,依靠創新驅動發展,主動化解結構性產能過剩中的過剩產能,通過創新滿足印刷業的新需求,通過創新創造新需求,從而順利實現我國印刷業歷史性的轉折,實現印刷強國夢。
大力發展綠色印刷,是貫徹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新理念的重要環節。印刷業的綠色發展涉及印刷工藝、印刷管理、印刷設備、印刷器材等多方面,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統籌考慮,創新、協調、開放發展。
印刷企業是發展綠色印刷的引領者
問題導向發展和改革,倒逼機制是發展、改革的動力,人們需要綠色印刷品,要求印刷品綠色化。環保要求印刷業降低VOCs排放,因此印刷企業被推到風口浪尖上,倒逼印刷企業創新發展,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發展綠色印刷,降低VOCs排放,保護環境,保證人們身心健康。保證印刷品綠色化,成為發展綠色印刷的引領者。
面對印刷業結構性產能過剩和供給側改革的形勢,印刷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問題和市場需求變化的新情況,積極主動地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其中,綠色印刷就是最主要的短板之一。
首先,發展綠色印刷是新常態下印刷業轉方式、調結構,實現產業升級換代的重要方向。從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多環節進行調整、改革、協調發展,推動過剩產能化解,促進產業優化重組,降低企業成本,發展新興印刷業務和現代服務業,增加綠色產品和服務供給,提高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
其次,應該主動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發展綠色印刷,降低VOCs排放。為此,必須從多方面入手,如采用先進工藝(如CTP制版)改進現有工藝和創新印刷工藝;提高綠色印刷方式(如柔印)在印刷中的占比;提高綠色印刷材料(如環保油墨)的使用率;采用效率高、穩定可靠性好、能耗和物耗低的綠色印刷設備;企業或車間集中供暖、制冷,集中處理廢水、廢氣并回收再利用;集中統一配墨、供墨;印刷過程中干燥余熱的回收再利用;利用太陽能照明等。
第三,充分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改進企業管理,提高效率和效能。創新適應新常態的經營模式;創新適應“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新理念的管理體制、機制,不斷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不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強全員培訓,提高全員素質,充分調動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新精神,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第四,大力研發和創新綠色印刷品設計,提高印刷品實用性,反對過度包裝設計和過度印刷。讓印刷品綠色、簡潔、實用、特色鮮明、成本低,滿足人們新需求。
綠色耗材是發展綠色印刷的基礎
綠色印刷的基本要求是減少有害物在印刷品上的殘留和在印刷全過程中減少碳及其他對人體有害物的排放。減少有害物在印刷品上的殘留和對人體有害物的排放,都涉及到印刷全過程中所使用的各種材料是否符合綠色標準,如紙張、油墨以及制版所使用的版材、顯影液、定影液、沖洗液;膠訂使用的膠黏劑、覆膜黏合劑、上光涂料、熱燙印化學腐蝕劑等所含有的有害物質是否符合綠色環保要求。因此,綠色耗材在實現綠色印刷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柔印綠色耗材
眾所周知,柔性版印刷剛剛問世的時候叫苯胺印刷,由于印刷所使用的油墨含有苯,其印刷品含有苯的有害殘留物,長期影響苯胺印刷的發展。后來,柔印水性油墨研發成功(當然還有樹脂版的問世),并不斷擴大應用,完全拋棄含苯油墨,成為目前最符合環保要求的綠色印刷方式,特別是在食品、藥品、日化品包裝方面得到快速發展。發展柔印工藝、水性油墨,擴大其在印刷中的占比勢在必行。
2.膠印綠色耗材
膠印仍然是印刷業的主導工藝技術,目前約占全球印刷業市場份額的60%以上,在我國約占75%左右的市場份額。綠色印刷首當其沖的就是膠印印刷的綠色化。2011年3月,我國第一個平版印刷綠色標準公布并實施,標志著我國平版印刷綠色化的開始。綠色膠印印刷也是從綠色印刷耗材抓起的。
①環保型膠印油墨:綠色膠印印刷,首先必須使用環保型膠印油墨。油墨中不含芳烴、符合RoHS標準的油墨可稱環保型油墨。環保油墨的主要標志是:嚴格限制主要來源于油墨顏料和助劑的重金屬含量;嚴格限制芳香烴溶劑,如甲苯、二甲苯、多環芳香烴及其衍生物;嚴格限制揮發性有機物(VOCs)等。油墨中,上述物質的含量必須符合國家或國際相關標準。
如今,環保型膠印油墨有了很大發展,已經從最早的第一代重金屬達標油墨、第二代無芳烴(AF)溶劑油墨、第三代低VOCs(低于1%)油墨、第四代大豆油油墨,發展到現在的不含石油系溶劑油墨,膠印水性油墨也在不斷研發和推廣使用過程中。環保性能更高的新型環保油墨還在不斷創新發展中。
②環保型印版:傳統的膠印制版需要先在膠片上成像,利用膠片使PS版曝光,在制版過程中需要顯影液、定影液和水沖洗,容易造成環境污染。采用CTP印版直接制版,省去了膠片及膠片的顯影,減少了環境污染的可能。但是一般的CTP直接制版仍然需要顯影,仍然可能造成環境污染。最新的免沖洗CTP版材,曝光后不需要任何處理即可直接上機印刷,顯然大大提高了制版的綠色化水平。
③低醇及無醇潤版液:大部分膠印使用酒精潤版液,由于酒精的揮發造成環境污染和對人體的危害。低醇潤版液的研發和使用,降低了對環境和人體的影響,而無醇潤版液才能真正避免酒精對環境的影響。
④水性上光油:水性上光油無色、無毒、無味、無VOCs排放,性能穩定,透明度高、日照下不會泛黃和變色、耐磨性好、成膜速度快,干燥裝置結構簡單,被廣泛使用。與溶劑型上光油比大大提高了其環保性,比UV上光油環保性能更優,而且價格便宜。水性上光油的不足是其光澤較UV光油差,耐磨性需要進一步提高。
3.無水膠印耗材
無水膠印不使用潤版液,從根本上解決了潤版液對環境的影響。不使用潤版液,就沒有水墨平衡的問題,可以提高印刷質量和降低廢品率。無水膠印技術早已成熟,只是由于配套的無水膠印印版和油墨價格太貴,難以大量推廣使用。應該大力研發和推廣物美價廉的無水膠印印版和油墨,促進無水膠印的發展。
4.凹印綠色耗材
凹印具有獨特的印刷質量優勢,是膠印之后應用最廣泛的印刷工藝。但是由于使用含苯油墨,容易造成對環境污染和人身傷害,難以進一步發展,甚至不斷出現下滑。無苯凹印油墨、水性凹印油墨的研發、推廣,提高使用率,已經成為凹印生存、發展,甚至是生死存亡的大問題。
5.紙張回收和認證
紙張是印刷使用量最大的耗材之一。紙張的大量使用,造成森林的過度砍伐,影響環境。造紙過程有害物的排放,同樣會污染環境,造成對人體的傷害。因此,紙張是否100%回收再利用和紙張是否經過FSC(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認證,就成為綠色印刷的重要標志之一。
6.納米油墨
納米油墨的顆粒只有幾十納米,其印刷的墨層厚度只有0.5微米,相當于傳統膠印墨層厚度的一半。不僅降低了油墨的消耗,而且其中納米級的顏料比傳統顏料具有更強的光吸收能力,可以在顏料總量減少的情況下,獲得更好的圖像質量。發展、推廣應用納米油墨,不僅符合綠色印刷要求,而且可以降低印刷成本。
綠色印刷設備在綠色印刷中占有重要地位
印刷過程中減少碳及其他對人體有害物的排放,與印刷設備的綠色化關系極大。如膠印機使用酒精潤版液中含異丙醇;凹印機印版滾筒的電鍍廢液;無線膠訂使用的傳統熱熔膠揮發物;上光涂料的有害揮發氣體;熱燙印化學腐蝕等有害物質,污染空氣,對動植物生存產生負面影響;印刷機、空壓機的噪音;印刷品干燥過程中產生的有害物排放;對人體和環境造成污染;印刷及相關設備能耗的增加,加大了碳排放等。因此,發展綠色印刷設備在發展綠色印刷中同樣占有重要地位。綠色印刷設備的基本發展方向是高效、智能化、數字化、多功能。
1.發展綠色印刷設備多方共贏
①促進印刷機的創新發展。印刷設備特別是膠印機、凹印機,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功能的增加,能耗不斷提高,對環境影響不可忽視。如果及時抓住發展“綠色印刷機”的契機,率先在“綠色低碳”方面有所創新和突破,我國就有可能在印刷設備特別是膠印機、凹印機總體水平上實現跨越式發展,并帶來空前的機遇和無限的商機。
②提高印刷企業效益。印刷設備的性能、質量對于降低印刷材料的消耗、能耗、減少噪音和對空氣的污染具有重要作用,如設備的穩定性、可靠性高,可以提高印刷品的成品率、降低廢品率,提高有效開機率,降低停機率,減少升速和降速過程的廢品率,從而降低物耗、能耗;提高印刷設備的效率和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可以減少換活準備時間,降低誤操作造成的廢品和能源、原材料的損失。印刷設備的設計決定了能源消耗,如是否采用高效低耗的新的干燥方式?干燥過程產生的余熱有沒有回收、循環再利用?一臺好的綠色印刷設備,不僅促進了綠色印刷的發展,而且可以降低印刷成本、提高印刷企業效益。
③促進社會和諧。碳排放的增加破壞人類生存環境,減少碳排放可以保護環境,促進經濟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提高印刷設備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是根本
利用數字技術、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提高印刷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不僅提高印刷設備的效率、印刷(或工作)質量和安全性能,同時可以降耗。首先,可以降低印刷設備換活件的機器調整和作業準備時間,提高印刷機的有效工作時間;其次,減少開機和停機的變化過程和時間,提高成品率,減少開機和停機過程中的廢品率,從而減少紙張、油墨、噴粉等消耗材料的浪費;第三,可以減少勞動力的使用,降低機器調試過程中機器的磨損和能源浪費。
充分利用數字技術、計算機技術、互聯網技術,不斷研發和創新印刷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新技術,改造、提升和完善現有印刷設備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是實現印刷設備綠色化的重要措施和根本。目前的重要技術如下:
①單張紙印刷機的輸紙、收紙:A.單張紙印刷機不停機更換給紙、收紙,可以減少更換時間,提高機器有效工作時間,減少停機換紙升降速廢品。B.單張紙給張采用無側規定位,可以消除機械側規動作誤差和紙張變形引起的側定位不準和紙張裁切不夠直角、可能造成紙張歪斜的問題;提高側定位和套印精度;更換承印物和活件時不需要人工調整,減少調整不當造成的廢品;由于不需要側定位時間,為提高紙張定位穩定性以及提高單張紙印刷機速度創造了條件。C.單張紙印刷機輸紙機與印刷機組之間采用伺服電機傳動(無軸傳動)系統。
②卷筒紙印刷機自動接紙給紙機:A.高速印刷過程中實現自動接紙,減少更換紙卷時間,提高機器有效工作時間,沒有換紙過程的升速、降速,大大降低了廢品率。B.必須具有穩定、可靠的自動接紙率。C.自動接紙和高速印刷過程中紙張張力自動調整和控制系統。
③印刷機組各種預置和自動化智能化系統:主要有紙張規格預置和相關機構聯動調整;控制單張紙運行中風量預置和優化;卷筒紙印刷機張力預置和自動調整;滾筒和水墨輥壓力的預置和遙控調整;同步自動換版;印版位置自動識別和預套準系統;油墨預置、快速調整;水墨平衡自動調整和控制;水、墨溫度智能控制系統;膠印機的低醇或無醇潤濕;套準、墨色、圖文閉環檢測、調整和控制系統;油墨、膠皮、壓印滾筒同時清洗;機組和部件之間的伺服電機傳動(無軸傳動)系統;加墨預置和集中供墨系統;智能化的節能干燥、余熱再利用和廢氣處理控制及排放系統;保障操作人員和機器安全的安全控制系統;數字化工作流程及其控制軟件系統;組合印刷機和在線多功能模塊的智能控制系統;印刷機運行監控、故障診斷及顯示和遠程修復系統;各種上光和干燥系統的自動切換、智能調整;各種預置同步進行等。
④不停機更換印刷活件:在一部分印刷機組正常印刷的同時,在另外不工作的印刷機組上完成下一個活件的各種預置和準備工作,在第一個活印完時,正在工作的印刷機組和已經準備好下一個活件的印刷機組相互“無縫”切換完成不停機換活工作。不僅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換活準備時間降低為零、降低能源消耗,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由于停機、升速、降速造成的張紙浪費和各種配套材料的消耗。
⑤印刷機在線多功能模塊及不同印刷方式的組合印刷機:為了提高效率,在線多功能模塊或機組的應用越來越普及。為了提高印刷質量和滿足某些印刷品的特殊要求,不同印刷方式的組合印刷機也越來越多。因此,研究和創新不同功能模塊、不同印刷方式與主要印刷方式的印刷性能的兼容、匹配和工作的協調一致性問題,就成為必須,所以必須有系統的、完整的、穩定可靠的控制和智能調整系統。
3.節能降耗
①改進、創新節能干燥系統:有的印刷方式如凹印、柔印、熱固卷筒紙膠印,印刷之后必須對油墨進行加熱才能干燥,有的印刷設備印刷后在線上光,同樣需要加熱才能干燥。因此,印刷設備的能耗不斷增加,改進、創新節能干燥系統,降低能耗已經成為綠色印刷設備重要課題。同樣,干燥余熱回收再利用也是節能降耗的必須功課。
②節墨降耗:A.不斷改進、創新水墨系統,如提高水墨系統對不同印刷品的適應性和改善水墨平衡;采用著墨輥竄動解決鬼影和墨色前深后淺;水墨輥壓力的預置、自動控制、遙控調整;改進和創新水墨系統的溫控系統等。以提高印品質量,減少過版紙,提高成品率,提高效率,降低紙張、能源和配套材料消耗。B.改進和創新節省油墨軟件,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降低油墨用量。C.集中供墨,采用管道集中自動給印刷機供墨,由供墨中心,通過管道直接把油墨輸送到各機臺各墨斗,不僅可以節省油墨消耗、減少有機物(VOCs)揮發,保護環境,而且可以集中管理,集中配墨,提高油墨色澤的一致性,提高印品質量,加強墨色數據化、標準化管理。D.采用納米油墨,由于納米油墨顆粒只有幾十納米,墨層厚度薄,可以節省油墨。
4.發展無水膠印
無水膠印已經作為減少CO2排放的印刷方式而倍受關注。無水膠印不需要潤版液,印刷質量穩定,過版紙少,節省紙張。無水膠印徹底解決了異丙醇和潤版液中其他化學物質的污染。由于無水膠印沒有水墨平衡,減少了調水墨平衡需要的過版紙損耗,而且可以大大減少印前準備時間(有人調查顯示可減少28%)。
5.降低噪音
噪音對環境會造成聲音污染,直接影響工作環境,必須嚴格限制印刷機噪音。為了從根本上降低噪音,首先是進行合理化設計,采用合理的結構和材料,從聲源降噪;其次是提高制造精度來降低噪音;第三是把暫時無法解決的高噪音處進行封閉。
6.量身定做印刷設備
近年來印刷設備生產商根據用戶需求量身定做印刷設備已經屢見不鮮。印刷機規格、機組數量、印刷速度、印刷質量、在線多功能的配置、各種智能化操作系統、遠程控制和操作及故障診斷排除、是否需要與其他印刷方式的機組組合等,都將可以按照用戶需要定制。量身定做印刷設備的目的在于提高紙張利用率、減少紙張和其他資源浪費。
目前我國綠色印刷已經取得了很大進展,綠色印刷框架基本形成,組織管理體系基本建立,范圍和路徑已經確定,綠色印刷的政策、配套措施、各項標準陸續發布和不斷完善。但總體水平還有待提高,覆蓋范圍需要擴大,實現全面、高質量的綠色印刷仍然任重道遠。
綠色印刷不僅僅是印刷企業的事,而是一個系統工程。首先,綠色印刷既然是一個系統工程,當然應該按系統工程來抓。需要國家和行業采取必要措施,改變目前印刷、器材、設備分離而難于協調發展的狀況,極大關注、支持綠色印刷、耗材、設備的研發、應用和推廣。其次,大力提倡印刷品的綠色設計和綠色消費。目前我國一些印刷品特別是包裝印刷品設計過度豪華,如煙包的設計,過度追求五彩繽紛和豪華;不少雜志和書籍,特別是少兒讀物,同樣過度追求豪華。印刷業應該研究如何減化印刷品設計,提倡印刷品的綠色設計和綠色消費。再次,加強綠色耗材的采購、使用和廢棄物的管理。第一,保證采購的耗材經過環保認證,符合綠色標準要求,具有專業檢驗部門的檢驗證明。第二,加強使用中的監督和管理,確保印刷各環節使用的耗材符合綠色要求,防止不符合環保要求的耗材混入。第三,加強廢棄物管理,如紙張、紙屑的統一回收和處理;廢水、廢液統一回收、集中處理,決不允許亂扔亂倒,造成污染等。第四,嚴格監督、管理VOCs排放和廢棄物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