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玎 李志英 羅 飛
(三峽大學仁和醫院婦科,湖北 宜昌 443001)
子宮內膜癌患者組織中COX-2蛋白及VEGF的表達及臨床意義
王玎李志英羅飛
(三峽大學仁和醫院婦科,湖北宜昌443001)
〔摘要〕目的探討環氧合酶-2(COX-2)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的表達及與臨床病理因素的相關性。方法選取正常子宮內膜組織、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組織、子宮內膜癌組織各60例,采用免疫組化技術檢測標本中COX-2和VEGF的表達,并分析其與患者的臨床病理之間的關系。結果COX-2、VEGF在不同子宮內膜組織中的陽性表達存在差異(P<0.05),其中子宮內膜癌組織中COX-2、VEGF陽性表達最高。COX-2的表達與是否伴隨淋巴結轉移有關(P<0.05),VEGF的表達與病理分級、FIGO分期及是否伴隨淋巴結轉移有關(P<0.05)。子宮內膜癌組織中COX-2和VEGF的表達呈正相關(r=0.508,P=0.000)。結論COX-2和VEGF高表達可能和子宮內膜癌發生發展有關,可作為子宮內膜癌診斷和預后判斷的有效指標之一。
〔關鍵詞〕子宮內膜癌;環氧合酶-2;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基因表達
腫瘤的發生和細胞增殖、凋亡失衡及腫瘤血管生成密切相關〔1〕。環氧合酶-2(COX-2)是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過程中一種重要的限速酶,其過度表達可促進腫瘤血管生成,與腫瘤的發生、發展有關〔2〕。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又稱為血管通透性因子,可以增強血管內皮細胞有絲分裂活性,并促進內皮細胞的活化與遷移,積極參與子宮內膜癌的生長和浸潤過程〔3〕。本研究利用免疫組化方法分析COX-2和VEGF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的表達及其與子宮內膜癌的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子宮內膜癌患者60例。另選取我院同期接診的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患者60例,以及經病理檢查為正常子宮內膜者60例,取所有研究對象的活檢標本進行免疫組化染色。所有研究對象在就診前均未行放射治療、化療治療,并排除合并有心、腦、腎重要器官功能障礙、凝血系統障礙、出血疾病者。子宮內膜癌患者年齡45~66〔平均(56.1±13.8)〕歲;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患者年齡44~67〔平均(55.9±14.5)〕歲;正常子宮內膜者年齡47~75〔平均(57.9±17.6)〕歲。三組患者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主要試劑鼠抗人COX-2蛋白單克隆抗體購于上海羅氏生物有限公司。鼠抗人VEGF單克隆抗體及免疫組化試劑盒購于福州邁新生物制品公司。
1.3方法
1.3.1COX-2、VEGF表達水平采用SP免疫組化法檢測COX-2、VEGF表達水平,嚴格按試劑盒說明書步驟進行操作。用石蠟將標本包埋后備用,進行蘇木素-伊紅(HE)染色。每份標本取3份切片,石蠟標本組織連續性切片,切片厚4 μm,常規脫蠟、水化。行高溫高壓及微波抗原修復處理,一抗4℃過夜,加入二抗后常溫孵育30 min,二氨基聯苯胺(DBA)顯色,顯色后再使用蘇木精復染,中性樹脂脫水封固后判斷結果。用試劑公司提供的強陽性標本切片作為陽性對照,磷酸鹽緩沖液(PBS)代替一抗作為陰性對照。
1.3.2觀察指標在400倍光鏡下由同一實驗人員對切片結果進行判斷,每份切片取10個高倍鏡視野采取雙盲法閱片,觀察記錄切片中陽性細胞占同類觀察細胞總數量的百分比和其著色強度。①陽性細胞的判定標準:棕黃色染色顆粒主要位于細胞核內,或者胞核伴胞質內,若只有胞質出現棕黃色為非特異性染色。染色強度評分標準:無色為0分,淡黃色為1分,棕黃色為2分,棕褐色為3分;②陽性細胞所占的百分比計分標準:陰性為0分,陽性細胞 ≤10%為1分,陽性細胞11%~50%為2分,陽性細胞51%~75%為3分,陽性細胞>75%為4分。切片陽性判斷標準為染色強度與陽性細胞百分比的分值乘積在3分或以上。
1.4臨床資料收集收集所選子宮內膜癌患者的病理和臨床診斷資料,分別記錄年齡、病理分級、子宮內膜癌國際婦產科協會(FIGO)分期〔4〕、子宮肌層浸潤深度及是否淋巴結轉移。
1.5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21.0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COX-2和VEGF表達的相關性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進行分析。
2結果
2.1COX-2和VEGF在不同子宮內膜組織中的陽性表達情況在不同子宮內膜組織中的COX-2、VEGF陽性表達存在差異(χ2=68.546,P=0.000;χ2=67.950,P=0.000),其中COX-2、VEGF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陽性表達最高。見表1。
2.2子宮內膜癌患者臨床病理指標與COX-2和VEGF表達的關系COX-2的表達與是否伴隨淋巴結轉移相關(P<0.05),與年齡、病理分級、FIGO分期及子宮肌層浸潤深度無明顯的相關性(P>0.05);VEGF的表達與病理分級、FIGO分期及是否伴隨淋巴結轉移相關(P<0.05),年齡及子宮肌層浸潤深度無明顯的相關性(P>0.05)。見表2。

表1 不同子宮內膜組織中COX-2和VEGF的
不同組間比較:1)P<0.05
2.3COX-2和VEGF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表達的相關性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COX-2、VEGF雙陽性37例,雙陰性11例,僅COX-2或VEGF陽性6例。Spearman相關性檢驗結果可見,COX-2和VEGF的表達呈正相關,Spearman相關系數r=0.508(P=0.000)。
3討論
COX-2參與腫瘤生長的機制包括:(1)COX-2 過度表達產生的前列腺素誘導原癌基因的表達,直接抑制細胞的凋亡并促進細胞生長;(2)抑制免疫細胞增殖,導致免疫功能降低;(3)抑制腫瘤壞死因子;(4)促進血管形成〔5,6〕。本研究結果提示,COX的過度表達可能和子宮內膜癌的形成有關,并參與子宮內膜癌的遠程轉移過程,這和前人的研究結果〔7〕類似。
VEGF 是一種高度特異性的血管內皮細胞有絲分裂素,可以在生理或病理情況下提高微血管通透性,增強血管內皮細胞有絲分裂活性,并促進內皮細胞的活化與遷移,導致體液與蛋白滲出,是最重要的一種促血管生成蛋白〔8〕。研究發現,VEGF及VEGF mRNA在很多實體癌如肝癌、宮頸癌、肺非小細胞癌等組織中表達較正常組織明顯升高并和預后有密切關系〔9〕。本研究結果提示VEGF的高表達和子宮內膜癌的形成發展過程密切相關,預示著高侵襲性及易轉移性,子宮內膜癌組織中VEGF的高表達可以作為子宮內膜癌診斷和預后判斷的有效指標之一。VEGF可能是通過促進內皮細胞的分化和增生發生遷移以及浸潤,調控血管的生成以及維持血管內皮細胞,從而促進腫瘤形成與發展〔10〕。
本次研究還提示COX-2和VEGF在子宮內膜癌的局部浸潤、遠處轉移及血管生成過程中具有協同作用。這和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11〕。
綜上所述,COX-2和VEGF異常表達可能和子宮內膜癌發生發展有關,可以作為子宮內膜癌診斷和預后判斷的有效指標之一。
4參考文獻
1陳紅漫,趙振苓,袁莉,等.IGF-1和COX-2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天津醫藥,2013;41(1):18-21.
2林瑞芳.人子宮內膜癌組織COX-2和CD44V6及Bcl-2表達臨床意義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3;20(15):1172-4.
3鄭偉,張新,賈琳.Survivin蛋白及VEGF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相關性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3):498-500.
4林仲秋,吳珠娜.FIGO 2009外陰癌、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新分期解讀〔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09;36(5):411-2.
5劉丹丹,江培.COX-2及COX-2抑制劑對腫瘤防治作用的研究進展〔J〕.黑龍江醫藥,2014;27(1):1024-6,1027.
6黃曉靜,姚和權,吳曉明,等.環氧合酶-2抑制劑類抗腫瘤藥物研究進展〔J〕.藥學與臨床研究,2013;21(3):251-6.
7桂影,王麗娟.Survivin和COX-2在老年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其與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437-8.
8李伊培,郗永義,張連成,等.抗VEGF/VEGFR靶向腫瘤血管藥物的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16):3158-62.
9李暉,李亭葶,王熙才.VEGF-C/VEGFR-3在惡性腫瘤淋巴轉移中的作用及研究進展〔J〕.現代腫瘤醫學,2013;21(12):2875-7.
10覃睿,梁科慶,溫偉,等.VEGF和pRb2/p130、CyclinD1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意義〔J〕.現代腫瘤醫學,2015;23(11):1575-8.
11王智慧.環氧化酶-2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子宮內膜癌中的表達及其臨床意義〔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2;23(6):409-11.
〔2015-07-12修回〕
(編輯袁左鳴)
基金項目:湖北省教育廳重點項目(D20151202)
〔中圖分類號〕R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10-2418-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0.049
第一作者:王玎(1976-),女,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婦科腫瘤與內分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