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04-000-02
摘要連鎖經營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國際零售業經營方式。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主要的經濟組織形式之一。然而我國的連鎖企業仍然存在著標準化與產業化程度不高、信息化水平低、成本控制的方法老舊、無法與企業連鎖經營的規模相匹配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連鎖企業的快速發展和整體競爭力水平的提升。而將供應鏈管理模式應用到連鎖企業的成本控制之中能夠改變傳統經濟活動的生存方式和管理機制,有效的將各個孤立的業務環節聯系起來,使業務和信息實現集成和共享,從而達到有效的成本控制的目的。使企業能夠更加靈活的適應市場的變化,保證一定的利潤水平。
關鍵詞連鎖經營供應鏈管理成本控制
一、供應鏈管理概述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指計劃和控制供應鏈中供應商到最終用戶的物流,被視為一種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從企業角度來看,供應鏈管理指企業通過改善上、下游供應鏈關系,整合和優化供應鏈中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使商品以正確的數量、正確的品質、在正確的地點、以正確的時間、最佳的成本進行生產和銷售,使企業擴大競爭優勢,表現在企業戰略、戰術上對作業流程的優化。
供應鏈管理的有利于滿足客戶需求,降低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具體作用表現在:
1.提高企業管理水平。供應鏈管理與優化對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和流程具有重大作用。推進企業供應鏈流程的實施將會極大改進企業管理的系統化和標準化,有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
2.節約交易成本。在供應鏈中加入電子商務部分,將極大程度上降低供應鏈各部分的交易成本,同時縮短交易時間,提高經濟效益。
3.降低存貨水平。通過拓展企業的經營范圍,供應商能夠隨時了解存貨信息。為滿足市場需要和降低成本,供應商能組織生產,及時補充。因此,企業再無需保持較高的存貨水平。
4.降低采購成本,促進供應商管理。由于供應商能隨時獲取自己的存貨和采購情況,企業中從事低價值勞動的相關人員被調整到更具有價值的工作上,企業因此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獲得更多利潤。
二、連鎖經營概述
現代意義上連鎖經營誕生的標志是1859年喬治·F·吉爾曼和喬治·亨廷頓·哈特福特在美國紐約創辦的連鎖商店開始營業。1984年,北京市皮爾·卡丹專賣店的落成標志著中國連鎖經營的開始。近年來中國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高,國外的國際大企業闖入中國市場,其帶來的連鎖經營方式對中國原有的傳統流通體系造成猛烈沖擊,中國企業也逐步運用這種經營方式。如今,隨著連鎖經營的主導地位逐步確立,國內連鎖企業,特別是以服務業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得到迅猛發展。
(一)連鎖經營的概念及特點
連鎖經營是指通過一定的連接紐帶,遵循一定的規則將離散的個體經營單位組成一個聯合體,在整體規劃下進行專業化分工和集中化管理,形成整體規模經營,從而獲得整體經濟效益。
連鎖經營的特點:把分散的個體經營主體組織成整體,形成規模優勢;建立與生產環節直接聯系的統一配送中心,優化物流,節約成本;容易產生定向消費信任或依賴;嚴格控制產、供、銷的各個環節,保證消費者買到質優價廉的商品。
(二)連鎖企業在供應鏈管理模式下實施成本控制的意義
1.有利于生產導向的轉變。供應鏈管理以市場為導向進行生產活動,轉變了以往以生產為導向的管理模式,是一種需求拉動型的成本管理模式。它將客戶需求作為生產動力,有市場需求時才組織生產。企業的產、供、銷能及時應對顧客需求,是企業的產品量圍繞顧客需求量在較小的范圍內上下波動,從而減少企業的庫存量、相關管理費用和價值損失,降低整個供應鏈的成本。
2.有利于成本管理范圍的擴展。供應鏈管理模式下的成本控制范圍由生產領域向開發、供應、銷售領域擴展。成本管理向上追溯到企業的研究開發和設計階段,向下延伸到售后服務階段。
3.成本管理活動更加具有層次性。供應鏈的層次性主要體現在:戰略層次,包括合作伙伴的評價選擇以及材料在物流網絡中心的流動等決策;戰術層次,包括采購計劃和生產決策、庫存保有量和運輸決策;作業層次,是日常決策,如生產計劃流程、估計提前期、安排運輸線路等。
4.管理手段更加多樣。實現供應鏈管理的主要方式是通過建立電子商務系統(E-commerce)、全球采購系統(GPM)和供應鏈管理系統(SCM)等技術支撐系統,優化各業務環節以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三、連鎖企業良品鋪子利用供應鏈管理進行成本控制案例分析
(一)良品鋪子簡介
良品鋪子是一家集休閑食品研發、加工、零售服務的專業品牌連鎖運營公司。2006年8月28日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漢廣場對面開立第一家門店,至2014年3月擁有門店數約1200家,涉及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四省,員工最初只有4個人,現在發展到4000余人。在門店數量大幅度增長,銷售額連連翻翻,利潤不斷增長的背后,除了良品鋪子人勤奮、創新,加盟商和供應商的支持以外,利用供應鏈管理進行成本控制才是真正成就良品鋪子如今輝煌最重要的原因。
(二)良品鋪子利用供應鏈管理進行成本控制取得的成果
良品鋪子日常運作所處的供應鏈共分成四層,從下游到上游分別是零售層、企業管理層、產品供應層及原料供應層。良品鋪子采取的是一體化供應鏈體系,對于銷貨量與補貨量控制得非常精準。商品銷售之后,信息系統會自動生成補單,參考店面規模、地理位置、銷售速度等因素訂單會自動達到供銷平衡。既可保證1400家店不會出現斷貨,又降低了其產品庫存量,可以從容以銷定產,以量補貨,有利于對市場進行更準確的預測。公司的管理層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得出更好的生產計劃,使各部門更有效的集成在一起,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良品鋪子深入了解全球供應鏈發展情況,將一切生產分布統一規劃到一個管理結構之下。供應鏈規劃方案為公司的規劃流程增加了制約管理,使公司能夠發現問題,并迅速采取措施解決問題, 進一步提高降低了成本,增強了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采用一體化的信息管理系統,是良品鋪子能管理好1200家店的秘訣。良品鋪子采用直營和加盟相結合的方式,采取類似投資的操作方法:加盟商只需提供門店、繳納一定的加盟費和首次進貨的貨款,門店的一切運營活動,從裝修到人員招聘和管理、促銷活動、商品定價及配送等,全部由良品鋪子總公司負責,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對所有店鋪都能有效管理,可降低市場風險。而加盟商相當于是投資商,有利于控制成本。
供應鏈管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方式,尤其是對于連鎖企業而言,高效的供應鏈管理不僅能夠降低連鎖企業整個供應鏈過程中的采購成本、物流成本、銷售成本等,而且能夠減少產品循環周期,提升客戶滿意度,提高企業自身的管理水平,增加企業的收入,為連鎖企業的向外擴張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參考文獻:
[1] 王勇衛.現代企業物流成本管理[D].大連理工大學,2008.
[2]李楊.我國物流企業參與供應鏈物流管理模式分析[J].物流技術,2012(13).
[3]王靜.作業成本法視角下M公司物流成本控制研究[J].物流技術,2015(15).
[4]哈里森.物流管理與戰略:通過供應鏈競爭(第3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