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阿塔圖爾克國際機場北京時間29日凌晨發生連環恐怖襲擊,土方不斷更新的對外通報說,有3名自殺式恐怖主義分子采用了先開槍掃射、再引爆炸彈的襲擊方式,至少造成41人死亡,傷者達239人,其中大多是土耳其人。土耳其總理耶爾德勒姆已經宣布IS是這場恐襲的策劃者,這增加了它的轟動性。
土耳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成為了全球范圍內極端恐怖主義的重災區。對土的恐襲主要來自兩股勢力,一是土國內治理的老對手庫爾德人反抗組織,二是“伊斯蘭國”(IS)。突如其來的恐怖主義浪潮讓土耳其社會有些措手不及,該國內外政策都面臨考驗。
在中東地區,土耳其堪稱是世俗化最突出的伊斯蘭國家,它是北約成員國,一直在申請加入歐盟。土7900萬人口,在非石油富國中屬于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高的中東國家,綜合實力較強,是G20成員國。去年的G20峰會就是在土海濱城市安塔利亞舉行的。
然而由于緊鄰中東動蕩地區,與伊拉克、敘利亞都有較長邊界,原有地區結構被反恐戰爭和“阿拉伯之春”沖散,對土耳其的負面影響逐漸顯現。土國內的社會氛圍有伊斯蘭化的傾向,它的對外關系變得沖動,頻生對立,與西方的關系沒過去好了,去年打下了俄羅斯一架戰機,與以色列陷入僵持,同敘利亞巴沙爾政權更勢不兩立。與上述情況相反,安卡拉對IS的態度被指曖昧,飽受議論。
土俄和土以關系近來突然改善,土就去年擊落俄羅斯戰機向莫斯科道歉,并表示賠償損失,還同以色列實現了外交關系正常化。由于這些調整幾乎沒有先兆和過渡,是否會引起其他反應不得而知。
土中關系一方面很好,土對中國的“一帶一路”非常歡迎,另一方面土對中國新疆反恐和正當的民族政策常有微詞。土國內一些勢力有“泛突厥主義”情結,對極少數新疆居民以偷渡方式前往中東提供幫助,并且對中國政府阻止這一現象說三道四。
恐怖主義是全人類的公敵,土總統埃爾多安在伊斯坦布爾遭最新恐襲后表示,全球將展現對抗恐怖團體的堅決立場,他發出了各國“聯手”的呼吁。應當說這是土耳其方面非常積極的動向。
世界上哪的恐怖分子都是極少數人,但是哪的恐怖主義又都有著相應的深刻原因。如果全世界真正聯起手來打擊恐怖主義,各國輿論對恐怖主義不加區別地予以譴責,那么至少抑制住恐怖主義的蔓延勢頭應當能夠做到。
之所以恐怖主義猖獗,它總能在刀戟如林的全球反恐大軍中間找到滋生的縫隙,甚至建立“伊斯蘭國”那樣的“根據地”,關鍵還是一些國家常有地緣政治私心,它們都希望世界支持自己在國內肅清恐怖勢力,卻對他國發生的某些恐怖主義采取曖昧態度。中國飽嘗了這種“雙重標準”的苦頭,我們支持所有國家反恐,而中國新疆的恐怖主義卻常被西方等外部力量說成是“民族反抗”。
伊斯坦布爾雖屬土耳其,但它也是歐洲的一角。伊斯坦布爾機場的嚴重恐襲也是對歐洲敲響的又一警鐘。最近兩年歐洲的恐怖主義明顯又在抬頭,英國脫歐帶來新的格局性沖擊,恐怖勢力最喜歡這種困惑和動蕩交織的局面,他們很可能覺得自己的好時機又來了。
土耳其是中東難民前往歐洲的重要通道,它其實更是動蕩中東與歐洲之間的緩沖、甚至“防火墻”。如果土耳其被極端主義攻陷,成為恐怖主義天堂,那將是整個歐洲的噩夢,也將是世界的大不幸。因此各國都拋棄前嫌,支持土耳其政府打擊恐怖主義,這恐怕是文明世界的不二選擇。▲
環球時報2016-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