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義華,方 華,尹輝俊
(廣西科技大學,廣西柳州 545006)
工程訓練(舊稱金工實習)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基礎課,課程以實踐教學為主,學生通過對工程訓練課程的學習,可形成以下幾個基礎工程能力:
(1)了解機械零件加工制造的一般過程,熟悉機械零件的常用加工方法及其每一工序加工所用主要設備的工作原理與典型結構,熟悉工裝夾具、量具的使用以及安全操作技術;
(2)了解機械制造工藝知識和一些新工藝、新技術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
(3)對簡單零件初步具有選擇加工方法和進行工藝分析的能力,在主要工種上具有獨立完成簡單零件加工制造的實踐能力:
(4)在質量和經濟意識、安全與環保意識、創新意識、理論聯系實際和科學作風等現代工程技術人員應具有的基本素質方面受到培養和鍛煉。
目前,在國內一般本科院校中,由于工程訓練教學的教師的觀念、模式及教學方法等沒有與現代工業生產適應,學生畢業后的操作技能、解決工廠實際問題等能力比較差,學生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也缺少創新,同時團隊協作能力也存在不足。這些與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目標存在很大差距。而“工程訓練教學創新改革”理念強調學生的操作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創新能力,對當前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以傳統制造和先進制造技術相結合,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相結合,將現有場地、設備、工裝、工藝、人員、設施進行優化組合,加強四個層次及十一個模塊的建設:
(1)對工程訓練教學方法及經驗進行總結,與相關學院、專業教師進行合作探討,對四個層次及模塊的教學目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進行規范化。
(2)打破傳統的實習方式,根據不同專業學生在不同學習階段對工程訓練技能要求不同,在模塊中進行最優選擇和組合,從而發揮四個層次中模塊的靈活性,使學生獲得本專業所必需的技能。
(3)推動兩個課堂教學的有機結合。第一課堂為教學計劃之內的實訓任務,第二課堂為校內的課外實訓。兩個課堂結合,在原有的第一課堂以基本技能訓練為主到第二課堂更多地體現創新實踐,在教學方式上也由以教師緊密型指導為主轉為教師松散型指導為主,從而更多地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和創新性。
(4)開展大學生實踐創新與科研活動。每年在本科大學生中都會舉辦各類科技競賽,比如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工程訓練能力競賽、機器人大賽等,強調學生的創新及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在工程訓練課程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創新及實踐操作能力,為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提供條件,為各類競賽隊伍提供訓練,為學生創業提供方便。
(5)實訓車間及實驗室全面向學生開放,對學生實施預約服務,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興趣及學習需要,同時結合自己的學習時間,自主選擇到實訓車間及實驗室實習實訓的時間及內容,指導教師對其操作進行指導。這種模式改變了以往學生被動的教學方式,學生有興趣去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6)促進研究與實踐相結合,提高教學水平。在指導學生工程訓練實踐過程中,指導教師可以發現實踐教學過程中一些共性與個性問題,根據這些問題的探索,指導教師可以申報一些科研及教學改革項目,將教學改革及科研成果應用于工程訓練實踐指導中,更新教學理念,完善工程訓練體系,更好地為工程訓練服務。
(1)對教學方法與經驗進行總結,廣泛開展校際及校內的教學經驗交流,對“三式、五步”實踐教學方法的特點、模式和運行機制進行研究,并對其細化和規范。
(2)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增加綜合性、開放性、生動性和創新性的實訓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3)優化工程訓練課程體系,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在傳統的教學中,理論教學和實踐操作相分離,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不能很好地應用于實踐操作,所以要優化課程體系,利用實訓車間條件,實現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一體化。
(4)工程訓練教學指導過程中,根據工程訓練教學大綱設計應用于學生實訓的典型產品,通過這些產品的實踐操作加工及裝配,讓學生能將各模塊及實踐內容有機結合,了解產品加工流程及加工工藝,同時初步掌握產品加工操作的基本技能。
(5)提升教學手段。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教學、計算機網絡教學等方式,結合計算機模擬教學和仿真技術,教學網絡化管理,優質教學資源共享。通過這種教學手段提高實習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促進學生自主研學,建立多元化、智能化、網絡化教學平臺。
(1)組織專項培訓,引導實訓指導老師到相關工廠實習體驗,以提升實訓指導老師的素質及教學組織能力。主要是提升實訓指導老師的心理控制能力、氣氛控制能力及節奏控制能力。
(2)現場仿真。現場仿真是實訓場所逼真于真實的生產環境。現場仿真主要涉及兩方面內容:一是現場的場面氣氛(如通風系統、照明系統、宣傳欄、宣傳字畫的布置)對學生的心理作用;二是將往年學生工程訓練時的作品進行專門陳列,將工程訓練時所用的刀具、典型結構等也統一擺放,觀看陳列室可使學生了解產品與工序,增加其“身臨其境”感。
(3)增加視聽效果。以視聽多媒體技術增加工廠仿真程度,主要是CAI多媒體等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工程訓練中除了理論教學外,大部分內容都是操作實踐,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對工程訓練進行講解,從而讓學生能夠很快掌握工程訓練中的重點內容及操作要點。
(1)根據所在城市的特色產業群,跟蹤具有鮮明地域特征及示范效應的產業項目。
(2)廣泛開展與企業科技人員的合作,聘請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企業科技人員擔任實訓兼職教師,并與之就特色項目流程化實訓教學進行交流、探討。
(3)尋求科研、生產和實訓相互促進的辦學模式,與地方企業掛鉤,堅持走“產、學、研”一體化實訓教學改革道路,使科研開發與實訓改革相互促進。
(4)從成型模具設計—三維造型設計—傳統加工—數控加工—特種加工工藝—塑料成型工藝—塑料加工綜合項目化實習教學實施為試點,開展特色項目流程化實訓教學的特點、模式、運行基礎和條件的試點研究。
以“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理念為宗旨,創新工程訓練教學改革,在教學體系、教學方法、工業環境訓練平臺等方面優化、細化、規范,解決目前實訓工種間相對脫節、相對獨立的實習模式,通過層次與模塊建設、特色項目流程化實訓教學體系的建立,建立有創新思維、突出綜合技術能力、工程及應用特色明顯、可操作性強的工程訓練新模式,以更好地培養應用研究技能型人才。

[1]劉翔,王蕾,夏緒輝,等.基于CDIO模式的高校工程訓練教學平臺改革實踐.教育教學論壇,2012(36):38-40.
[2]惠記莊,劉海明,鄒亞科.現代工程訓練中心建設及訓練模式探索.實驗技術與管理,2009,26(3):115-118.
[3]高琪,劉中原,等.工程訓練中創新實踐教育的探討.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0(10).
[4]呂汝金,魏德強,廖維奇.面向作品制作的綜合創新工程訓練模式改革與實踐.廣西教育,2012(11):114-116.
[5]胡義華,方華,尹輝俊.基于“應用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工程訓練模式改革與實踐的研究.輕工科技,2015(9):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