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興
摘要:構建適合互聯網+傳統交通運輸行業的城市級營運小客車運營監管平臺,實現駕駛人與乘客、巡游出租車與網絡約租車、運營企業與管理部門及運營監管平臺之間的信息共享與有機統一,有效解決網絡約租車信息孤島、營運小客車行業監管困難、城市客運安全亟需提高等問題,離不開運營服務監管平臺的建設與維護技術。
關鍵詞:南京;營運小客車;運營服務監管;系統建設
中圖分類號:TP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14-0239-03
1 問題的提出
隨著云計算、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傳統交通運輸業的交易模式、運輸組織方式、經營管理服務方式和內容,特別對城市出租汽車行業的影響尤為突出,以城市出租汽車、小客車租賃、網絡約租車(專車、快車、拼車、順風車)等模式為代表的互聯網+營運小客車產業生態鏈的逐漸形成并逐步壯大。雖然互聯網+營運小客車新模式在緩解城市打車難,解決需求個性化矛盾突出的難題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它能為公眾提供多元化、個性化、便捷性、舒適性的出行服務;但同時也帶來了對傳統出租汽車營運的巨大沖擊,影響行業發展和穩定。由于法律的滯后、客運服務范圍界定模糊、市場需求旺盛、市場供求矛盾等也帶來了安全監管困難、服務質量下降、行業無序競爭等難題。因此,為緩解打車難、打車亂等現象,各級政府部門出臺一系列政策指導城市出租車行業健康發展。
2 南京市現狀
2.1 基本情況
目前,南京市出租車運營平臺有天澤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開發的南京市出租車電召服務平臺,該平臺為出租車司機、運營企業、管理部門及警務部門等提供統一服務平臺,且乘客可通過撥打96520/965188服務熱線,由平臺統一下發電召信息,從而為用戶提供預約召車服務。此外,南京通用電器公司與江南、東方、海博、大件等多家出租車公司成立南京有滴科技有限公司,通過對市場打車軟件進行調研后,研發出了有滴打車APP軟件。軟件具有網絡預約召車、合乘、約車、代駕等功能,還支持現金、銀聯、IC卡刷卡、微信、支付寶等多種支付方式。營運小客車作為城市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組成部分,對城市公共交通客運提供了巨大的便利和支撐。
2.2 問題表現
南京市“打車難、打車亂”日益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熱點。據南京市客管處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市客管處共查扣非法營運車輛1500輛,其中網絡預約非法營運車輛700輛,2016年至今,已查處非法營運車輛666輛,其中掛靠網絡預約平臺非法營運車輛達350輛。然而,互聯網憑借其網絡平臺的優惠補貼及進入的低門檻等優勢,對傳統出租車構成不公平競爭現象較為凸顯。從而產生了巡游出租車司機營收下降、工作時間延長、心理壓力增大等,出現巡游出租車司機圍攻專車,要求政府取締打車軟件等現象,影響行業穩定發展。此外,由于網絡約租車缺乏行業準入規則,造成客運行業安全隱患問題較為突出。據客管處相關負責人介紹,原先以揚招攬客的“黑車”車主不少加入網絡平臺,通過下載訂單攬客,而這些“黑車”車主成分較為復雜,平臺登記流于形式,政府又缺乏監管手段。在常規的執法檢查和非法營運稽查中,執法人員查獲隨車管制刀具、患有精神分裂癥、傳染?。ê琀IV抗體陽性攜帶者)人員及“兩勞釋放人員”等潛在影響乘客安全的案例。客管部門針對執法力量薄弱的實際,各執法大隊采取輪流、交叉值守方式,在重點時段、重點區域進行重點打擊,通過接受投訴舉報線索、暗訪值守、路面巡查等方法來實現全市執法區域的全覆蓋,但仍存在監管缺位和監管盲區。
3 問題分析
通過對南京市營運小客車運營現狀分析,目前南京市營運小客車運營、監管及服務等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主要體現在:
1)缺乏平臺化運營監管機制,難以適應新形勢下城市營運小客車的監管
南京市現有城市營運小客車的運營監管多以傳統巡游出租汽車的監管為主,缺少對網絡約租車、網絡專車、互聯網拼車、租賃小客車等數據的接入與共享,營運車輛的合法性及乘客出行的安全性無法保證。此外,現有營運車輛的運行監測仍停留在企業層面和車輛個體事件分析,各運營企業、區域經營的出租汽車平臺之間管理和信息相互獨立,城市客運主管部門難以對全市范圍內營運小客車進行資源統籌與統一監管。此外,隨著移動互聯網與傳統交通行業的融合發展,亟需對城市級各互聯網營運車輛的運營平臺進行資源整合,實現統一網絡平臺的出行需求與運力供給的信息采集與發布。
2)數據未充分挖掘利用,缺少行之有效的行業運營監管手段城市出租車運營企業之間的相互獨立,使得運營企業各自為政,信息孤島逐漸形成,難以實現應急條件下的資源統籌及信息聯動;由于缺少對城市級營運小客車的資源整合,使得圍繞路網層面的營運車輛的數據挖掘和交通安全性分析未完全展開,對應急事件的挖掘及預警響應較為滯后;此外,目前關于營運車輛的違章行為和異常狀態監測的理論技術大多針對傳統巡游出租車輛,且多集中于理論技術研究層面,缺少結合移動互聯網、智能終端等新技術形勢的應用研究,亟需建立新形勢下行之有效的行業運營監管手段,提升城市營運小客車的運營監管水平。
3)資源配置不合理,缺乏全方位的綜合決策優化體系
根據對城市營運小客車行業的現狀調查分析可知,營運車輛的空駛率較高,公眾出行合乘意愿較弱,資源配置不盡合理,難以實現營運車輛、公眾、運力的效益協同,亟需對現有行業運營模式進行決策優化及政策引導,促進資源的合理配置及運營決策的科學高效。
4)采用人工監管執法,效率較為低下
南京市目前營運小客車客運監管以人工巡邏、定點、定期執法監管為主,勞動強度大、執法效率較低。受外場信息獲取的限制,執法人員難以對營運小客車駕駛人、車輛、經營活動進行有力的監管,使得監管執法的力度降低。
4 需求分析
針對上述南京市營運小客車發展現狀及問題分析,應充分利用現有的公共交通智能化建設成果,通過“出租汽車+互聯網”,加快推進傳統出租汽車轉型升級,加大對城市出租車客運行業數據的采集、挖掘和利用,并融合各運營企業、各運營平臺、管理部門的數據資源,實現南京市城市級營運小客車信息化運營服務監管布局,以信息化方式完成對南京市客運交通的精細化監管和對出行公眾全面、完善、安全的交通服務。此外,實現城市級營運資源的整合,為運營企業提供平臺協同化的運營管理服務。因此,營運小客車運營服務監管平臺的建設需求應立足于信息資源整合、政府運營監管、企業運營管理、公眾出行服務四個方面。
5 運營服務監管平臺建設目標與總體架構
5.1 建設目標
基于南京市營運小客車的運營現狀及管理與服務需求,結合南京市交通運輸信息化發展規劃,構建南京市營運小客車運營服務監管平臺,從而提升交通數據的互聯互通能力、交通運行監測與運營監管能力、交通大數據的分析挖掘能力及公眾出行服務能力。主要體現:(1)提升交通數據的互聯互通能力;(2)提升客運交通運行監測與運營監管能力;(3)提升交通大數據分析挖掘能力;(4)提升公眾出行服務能力。
5.2 建設內容
本項目建設任務包括一個數據中心(依托南京市客運交通管理處數據中心)建設、政府指揮決策體系、企業生產管理體系和用戶服務體系三個應用體系的建設及信息化接口規范及標準建設、信息安全及運維保障機制兩大保障措施的建立??偟慕ㄔO任務概況為“一個中心平臺、兩項保障措施、三大應用體系”。
5.2.1 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依托南京市客運交通管理處智能公共交通(一期)項目的數據中心的軟、硬件資源,實現數據管理、數據存儲、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等功能。通過采集、交換取得南京市營運小客車的各類數據信息,建設營運小客車數據庫,利用數據挖掘工具、數據交換平臺、服務總線及相關預測分析模型等,實現基礎數據的分析應用,為運營服務監管平臺建設提供基礎支撐。
5.2.2 兩項保障措施
按照《信息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在本項目建設過程中,同步開展信息系統安全保障工作,重點做好訪問控制、入侵防范等方面的工作,防止數據在存儲、傳輸、處理過程中泄漏和破壞,確保信息系統安全穩定運行。
在現有交通運輸部、省廳相關標準規范的基礎上,制定營運小客車行業數據標準,完善數據接口和傳輸技術規范,建立數據質量檢測規范,制定使用維護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包括布局、建設、運維及數據更新等內容的完整規范,確保本項目中各系統長期穩定運行,充分發揮示范效應。
5.2.3 三大應用體系
對經過融合處理后的綜合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利用,基于“監管決策、生產管理和出行服務”建設政府監管決策、企業生產管理和用戶出行服務三大應用體系,實現城市級范圍內營運小客車資源的平臺化統一監管,提升用戶出行服務水平。
5.3 總體架構
本項目基于對營運小客車人、車、企業、平臺的數據資源整合,旨在打造“一個中心平臺、兩項保障措施、三大應用體系”,即綜合數據中心、運營服務監管平臺、信息化接口規范及標準體系、信息安全及運維保障體系、服務于政府監管、服務于企業運營、服務于公眾出行。項目建設作為南京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統的有力補充,有力支撐南京智慧交通體系的發展建設,推進智慧南京的城市發展建設。
5.3.1 平臺邏輯架構
從邏輯上分為基礎層、數據層、支撐層、應用層和展現層五個層次。如上圖所示。
1)基礎層
基礎層是系統的運行保障層和數據來源,包括駕駛人、乘用人、車輛(傳統巡游出租車、網絡預約出租車、租賃小客車)、運營企業(出租車企業、網絡約租車企業、租賃車企業)、管理部門、運營平臺(傳統出租車運營平臺、網絡約租車平臺、租賃車運營平臺等)、機房主機、存儲、備份設備、服務器設備、網絡通信設備等,是系統的數據來源,為系統運行提供了最基礎的物理載體及傳播介質。統一數據網關及個別實時數據交換與共享系統采用C/S架構。
2)數據層
數據層匯集了系統上層應用所需的原始接入采集數據、基礎數據、動態業務數據、專題數據等,具體包括:GPS定位數據、實時營運數據、違章執法數據、GIS基礎數據、報表統計等各種數據。另外,數據層提供數據存儲、加工處理、交互等數據資源管理功能。
3)支撐層
支撐層主要是業務應用系統的支撐平臺,由各種中間件、服務組件和接口組成,主要包括GIS服務平臺、通信中間件和Web Service服務等組成。
支撐層是整個系統業務實現的支撐,并是將來系統功能和數據擴展的基礎,保障了系統的可擴展性。
4)應用層
應用層主要是系統的業務應用模塊,面向政府運營監管、企業生產管理和用戶出行服務,是整個系統的業務邏輯集中點,在整個系統總體架構中,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應用系統采用B/S架構。
5)展現層
系統的展現層主要提供監控客戶端、調度客戶端、Web網站、手機、移動執法終端等多種人機交互方式及數據展現手段,是用戶應用、信息發布的直接途徑。
另外,統一的信息資源規范是系統實施的保障,本項目制定了南京市營運小客車行業指導性規范文件,要求在項目實施中嚴格遵循。安全保障和運營管理貫穿于項目的整個建設過程中,項目建設嚴格按照國家、江蘇省、南京市信息化安全建設和運行管理方面的規定。
5.3.2 平臺物理架構
物理框架是對工程應用實施的具體部署設計。具體而言,南京市營運小客車數據采集主要包括企業已有平臺、車輛數據及手機端信息的接入,由南京市客運交通管理處數據中心負責數據的存儲、處理、共享等。營運小客車運營服務監管平臺位于數據中心,為管理部門提供前端運行監測及運營監管,同時,數據中心支撐各運營企業的日常生產管理及公眾出行服務。
6 結束語
總之,以“互聯網+”行動計劃為契機,研究城市范圍內營運小客車的運營監管關鍵技術,構建適用于互聯網+傳統出租汽車行業的應用示范平臺,實現管理部門、運營企業、駕駛人員、出行公眾的平臺化信息交互與高效服務,符合出租汽車行業發展宏觀要求,是解決人、車、企業、平臺、管理部門之間信息孤島、行業無序競爭、管理缺位等問題的必要手段,是實現城市營運小客車行業協同發展與公眾出行服務質量的提升的有效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