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晶
摘 要: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經濟和管理方面的知識,它們對企業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是企業發展的主導力量。在經濟管理的共同合作下,才可以將企業更好更快的發展起來。一個企業是否想更好更快的發展,不但要看經濟學下的企業理論知識是否全面,而且還要觀察管理企業的方式是否正確。只有理論和管理相搭配,才可以讓企業逐步的發展;若只是一味的總結理論而不注重管理,那將是徒勞;反之,亦是如此。然而,現在很多人對經濟和管理與企業的關系出現了很多疑問,甚至弄混。沒有正確的理論和正確管理的思路,那對于企業將是最大的危害。
關鍵詞:經濟學;企業理論;管理學;企業成長理論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6)15-0031-02
目前,經濟管理成為了我國人民主要學習的課程之一,因為它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這門知識最終將成為個人自身發展的優勢之一,因此為了讓年輕人在未來取得更好的發展,我國很多大學都開設了經濟管理專業,在學校期間就對學生進行經濟管理知識的傳授,因此可以看出經濟管理的重要性了。這門知識的傳授對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有一定的重要性,同時對于國內的企業發展也是不可缺少的。然而在經濟和管理作用下的企業理論和成長理論都和企業有著重大的關系,它們最終都是為了企業,因此出現混淆是在所難免的。所以,必須將它們之間的關系徹底梳理清晰,才可以讓企業在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1 經濟和管理二者的研究方式差異
1.1 經濟學的研究方式
經濟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它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研究人類在社會上發展階段的經濟活動和其關系的運行、發展以及規律。它是通過創造有價值的東西,用以滿足人們的需求。它的核心是將資源進行更好的優化和優化之后再生,而且它存在于我們的生活當中[1]。例如:我們在生活中購買東西,需要從經濟實惠的角度上進行思考,不讓東西浪費,讓他們得到最好的利用效果。而在企業中也是如此,生產東西要考慮材料的利用率和損失率,以免造成材料的浪費;反之,長期如此,積少成多,就會造成企業出現重大的損失,令企業產生經濟上的危機。并且它的研究角度單一化,這就使經濟學的企業理論有了紕漏。
因此,經濟學單一的研究方式不是十全十美的,這就造成了經濟學在企業上存在的弊端。同時經濟也是在人與社會之間的抉擇進行研究,利用回收的東西和產品進行生產其他的產品,最后將成品分配給別人,用以到達廢物進行有效合理的利用。并且經濟學主要是對稀有資源進行整合的過程,它是研究人和社會進行選擇的方式。
1.2 管理學的研究方式
管理學是復雜的,它不像經濟學那樣的單一,管理即使對資源進行最大利益化的整合,這樣可以令人在資源上得到最大的利益和價值[2]。通過管理,可以令很多東西進行有效的利用,以免造成浪費;管理學的基本假設有很多種,社會方面、管理人方面、文化人等都是管理學假設的對象,管理對于社會的資源是可以進行改善和重新創造的。管理的方式多種多樣化,它可以讓人們充分的發揮想象,進行有效的管理體制,無論現實資源還是沒有的資源,在管理上的都是存在的,因為管理可以將資源進行再生,然后將其進行合理化的利用,這樣可以讓資源達到最大的利用價值。同時對于沒有資源的再生,提升了人們的創造力,管理實現將沒有的東西進行穿鑿化,再生化,用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1.3 經濟管理二者的差異
經濟管理不可否認不是一樣的性質,很多人將二者給弄混淆了,無論在個人,還是社會以及企業上來說,將二者弄混就是走向錯誤道路的標志,不明確二者的關系和區別,最終將會令企業,社會以及國家走向衰亡的道路。經濟與管理他們二者之間存在著差異,并且緊密聯系著,在經濟的有效作用下,將稀少的資源繼續整合,生產出產品,然后在管理學的作用下,將產出的產品進行有效的整理,也就是說,管理是將存在的資源進行良好的利用,而經濟是將稀少的東西產成產品,他們二者是相互作用的關系。同時經濟的理論假設和管理的理論假設存在明顯的不同,經濟的假設理論單一,只會針對經紀人,而管理假定的多種人的假設。經濟指資源是有限的,而管理就可以在有限的基礎上創造出無限的價值,同時也可以創造出沒有的資源。人們的需要在管理的方面可以進行改善,選擇最優良的方案。而經濟卻不是這樣的。管理可以將資源有效的進行利用,最終降低制作物品的成本,達到資源的合理化。
2 經濟學上的企業理論概述
經濟學在人們的生活中還是企業中存在著不同的種類,分為古老的經濟學模式和新形勢下的經濟學模式,他們二者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新的經濟學是老式經濟學的補充和提升,最大化的將傳統模式的經濟學合理的進行改善,進一步的提升了企業的整體水平。
2.1 古老的經濟學理論
經濟學上的企業理論隨著時間的變化,存在著多種樣式,古老的經濟學是將商品的價格作為企業最主要的理論,并且價格是企業在經濟上最有效的可變動性的因素;它將企業的原則全部被邊際所替代,就是以企業的最大的利益為目標,在生產的過程中增加產量和減少相應的成本,將成本達到最低化,進而提升了增大了企業的利益,企業一直是以價格決定企業是否掙錢的方式,將價格視為主體的經濟的方式,他們的研究方式就是將產量收益和成本來決定對策。
2.2 新形勢下的經濟學理論
新的經濟學將人權和企業之間建立了契約性,它與企業的產權有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只是像古老的經濟學一樣,只單一的從價格上來進行決定企業的利益,而是將企業和社會之間存在的關系進行探索,然后選擇出符合企業現狀的經濟效益的方式,最終將企業推上了頂峰。
3 管理學形勢下企業的成長理論概述
隨著經濟學有所改變,將傳統的經濟學進行撇棄,利用新的形勢下的經濟學,即使新形式下的經濟學將企業的內幕進行揭曉,但是并沒有將企業內部的差異性和企業成長的因素進行探索。因此為了彌補企業在經濟上的不足,將管理學作為企業成長的核心,將企業的資源、能力以及他們的技能作為研究的最新對象,增加他們的視野。并且在企業的成長方面進行有效的管理企業,形成一種全新的成長性理論,并將此運行。
3.1 在技術上進行創新的理論
創新無論在何時都預示著進步和發展,知識上的創新可以增加新的學習能力和技能,書本上的創新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電腦上的創新,可以提升人們的工作效率;科學技術上的創新,將會給國家帶來前進的動力;無論什么東西創新,都會給人們帶來有利的一面,讓人們享受利益,享受創新帶來的價值。在管理學技術上進行創新,就可以加強管理的制度,同時也可以節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如果一個企業沒有進行有效的管理,即使在企業有更多的財力和人力,早晚也將會令企業的資源變得空缺,久而久之,會讓企業的經濟方面受到嚴重的打擊,造成企業的經濟危機。我國出現的經濟危機就是由于人們沒有妥善的進行管理,將經濟和發展的關系變得紊亂,將國家的整體水平變得低下。因此,管理學上的成長理論之一就是將技術創新的理論,將令企業得到最大的利益。
3.2 加強管理能力的理論
企業管理不僅是對人的有效利用的管理、資源的管理,它也是對人的能力的管理,不僅在管理上讓人充分得到合理的分配以及資源的有效的利用,還要提升員工的能力;當員工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就會增長企業的力量,企業的力量增大了,就會增大企業的整體水平[3]。企業成長和企業的能力有著直接的關系,同時企業的能力最主要的就是看管理的能力,管理的能力上升了,就會提升企業的生長速度,因此,二者相互制約,共同發展。
3.3 將企業的戰略進行管理的理論
管理學是一門復雜而又神秘的學科,它可以帶給人們無窮無盡的驚喜,學會了管理,不僅在個人方面還是在企業的發展中都是最強有力的依靠。企業的成長依賴于企業的有效,合理化的管理模式,企業的管理模式出現弊端,將抑制企業的發展,反之,就會將企業的發展推向頂峰。因此,企業的成長和企業的管理是相互依賴,共同發展的。目前,企業和企業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競爭,若企業沒有得到有效的發展,那就將會令企業在發展的道路上聽著不前。其他的企業就會將其踩在腳下,想要翻身,將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對于企業的管理,必須要有一個良好的戰略,就要將企業面對的壓力和困難通通解決,不要躲避外界帶來的影響,持之以恒,將企業的發展做到最好。人在壓力的作用下,才可以奮發圖強,同樣企業也是一樣,在壓力的影響下,也可以令其有更大的進步。這對企業的成長是最有利的挑戰,將會令企業成長到無比壯大的效果。
3.4 企業在成長中的理論流程
由于人們在考察企業發展的時候,沒有從多種角度去探索,這造成了企業成長存在很多的問題。因此,必須從多種管理角度上思考企業的成長,將企業的成長理論作為企業的發展要素。因此,企業的成長在于時刻從多種角度和多種假設性的情況進行思考,將企業的發展做到最好。
4 結 語
目前,很多人對經濟和管理方面的知識不太明確,很難將他們區分開。它們對企業理論和在企業的成長理論上的作用也是有著極大的差別,彼此之間相互聯系著。將其區分開,并不是將他們的關系打破,更不是阻斷經濟和管理之間的發展。因為經濟和管理的結合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企業,為了企業更好的發展,就要將它們分工明確化。企業的發展在于經濟學下的企業理論和管理學上的企業生長理論是相互作用的,密不可分。二者缺一不可。并且現代科學的形式就是經濟和管理的相結合,在它們的作用下,才可以將企業建設的最好。因此,對二者存在的差異性進行分析探討,選擇經濟和管理之間的最佳的治理企業的方案,在實踐中將二者進行融合,才能促進企業更好更快地發展。
參考文獻:
[1] 邱雪,鄧建圍.企業成長理論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商,2015,(32).
[2] 商晨陽.企業成長理論研究綜述[J].經濟論壇,2012,(2).
[3] 羅珉.企業戰略行為研究述評[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