雒招霞

目前,公募基金二季報已披露結束,一百多家基金公司旗下基金均披露了二季報。天相投顧數據顯示,相比一季度的巨虧,二季度公募基金打出“翻身仗”,整體獲利767.3億元。各類型基金悉數實現盈利,保本型、股基、混基在二季度的結構性行情下均扭虧為盈。逾九成基金公司實現正收益。二季度嘉實基金以54億元的利潤排名第一,整體來看,上半年創造利潤最多的還是天弘基金,高達88億元。
二季度上證綜指下跌2.47%,深成指上漲0.33%,創業板指下跌0.47%。一向被稱為“靠天吃飯”的公募基金,在指數基本橫盤的情況下,仍取得了盈利,且各類基金均取得了盈利。
二季度逾九成基金公司盈利
數據顯示,二季度公募基金整體收益為767.3億元,偏股型基金貢獻了其中的51%,總盈利達到393.55億元。混合型基金由于擁有倉位靈活的優勢,合計盈利331.38億元,貢獻了二季度全部基金盈利的43.19%。貨幣型基金盈利能力穩定,排在了混合型基金之后,二季度盈利288.89億元,相比一季度僅減少6%,股票型基金二季度盈利62.17億元,相比一季度同樣利潤也翻倍,其中嘉實事件驅動以7.72億元排名股基利潤榜之首。QDII二季度表現良好,大宗商品、黃金、港股等主題基金凈值攀升,二季度實現盈利30.58億元。保本基金和商品型基金的盈利也有所增長,二季度盈利分別為11.89億元和7.24億元。
從基金公司盈利方面來看,二季度基金公司大多為基民賺到了錢。據統計,107家基金公司中有99家實現盈利,占比達92%。有2家基金公司凈利潤達到50億元以上,分別是嘉實基金和天弘基金,其中嘉實基金憑借54.15億元的利潤成二季度最賺錢基金公司,天弘基金以50.09億元緊隨其后,易方達、南方、富國、工銀瑞信和匯添富當期利潤都在30億元以上。
不過,公募基金二季度整體仍遭遇一定程度凈贖回,凈贖回份額達804.3億份,占比達1.08%。其中,商品型基金、QDII獲得凈申購,凈申購比例在15%左右;債券型、股票型、指數型、混合型基金均出現凈贖回,其中混合型基金凈贖回比例最高,凈贖回956.14億份,凈贖回比例為5.35%;貨幣型基金規模保持平穩,凈申購214.39億份,凈申購比例為0.52%。
截至二季度末,規模排名前十位(不含未披露二季報的基金)的基金公司分別為天弘、華夏、工銀瑞信、易方達、南方、嘉實、匯添富、博時、建信和中銀。其中,天弘基金規模達8505.20億元,華夏基金規模達5156.99億元,其他8家均在2000億元以上。
公募繼續看好結構性機會
隨著公募基金二季報的集中披露,公募基金在二季度的投資路線圖已經清晰。據天相投顧統計,二季度公募基金前十大重倉股中,食品飲料個股就占據了三席,其中貴州茅臺最受基金經理歡迎,共有144只基金持有該股票。此外,統計還顯示,公募基金對鋰電池等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主題投資亦興致盎然。
經歷了3月份的小幅反彈之后,窄幅震蕩成為二季度A股市場的主基調,大盤指數多數時間維持在2800—3000點區間。二季度,盡管沒有系統性機會,但主題炒作輪番上演,結構性投資機會并不缺乏,其中鋰電池、新能源汽車、食品飲料、電子行業部分股票價格更是創出新高。
值得關注的是,二季度公募基金的投資路線也與上述市場表現高度吻合。據天相投顧對公布今年二季報的1378只積極投資偏股型基金進行的統計顯示,二季度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分別是伊利股份、貴州茅臺、網宿科技、山東黃金、五糧液、索菲亞、通化東寶、美的集團、格力電器、信維通信,其中食品飲料個股就占據了三席,而占據一季度公募前五大重倉股的銀行、券商則已被擠出前十名之外。
天相投顧的統計還顯示,二季度公募基金對鋰電池、新能源汽車板塊進行了大手筆增持。例如,在二季度公募基金新增持個股中,科恒股份、諾德股份這兩只鋰電池概念股票位列前兩席,截至二季度末分別持有市值達到83974.8萬元、77717.55萬元,占其流通股比例的13.21%、6.87%。這兩只股票價格亦在二季度漲幅相當出眾,分別上漲225.38%和47.09%。
對于三季度的市場走勢,明星基金經理、投資總監董承非認為,美聯儲加息預期仍在延后,但全球市場政治經濟風險難言好于預期,風險資產價格大幅波動:“目前市場總體估值仍然不低,證監會加強了對跨行業并購重組的監管,市場難以出現明顯的資金流入,在面臨上述經濟機遇以及困難的背景下,市場仍將表現為震蕩行情,整體投資策略保持謹慎。”
董承非表示,存量資金博弈的條件下,不同行業發展、企業的戰略實施和盈利增長將進入被區別定價的階段,新能源汽車、地產、物聯網、體育等改革能夠創造新的消費的領域可能存在較好的投資機會。
國泰新經濟在報告中認為,展望三季度,“我們判斷證券市場會出現相應的結構性機會。升級仍然是我們投資的主要方向:一是消費升級;二是產業升級。這兩個方向的代表包括新能源汽車、電子和品牌白酒等”。而明星基金經理劉明月則指出,“從中長期來看,我們仍相對看好新興產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因此關注方向仍為‘調結構受益的行業,重點配置了文體娛樂傳媒、TMT、互聯網+、新能源汽車等行業。”
對于后市走向,一些基金經理則認為,“穩增長”政策刺激方案會繼續出臺,資金面相對充裕,三季度有望進入短期反彈。下半年仍是箱體震蕩態勢,策略上更強調估值水平和業績的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