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生產天然橡膠國家即印度尼西亞、泰國和馬來西亞合作,從2016年3月至8月31日,減少橡膠出口量至61.5萬t,這一措施開始提高國際市場的橡膠價格。
印尼橡膠商協會(Gapkindo)南加里曼丹省和中加里曼丹省主席安德烈亞斯在馬辰對記者表示,現在南加里曼丹橡膠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從此前每公斤1.2萬盾,開始增至每公斤1.6萬盾。他認為,政府通過印尼橡膠商協會與國際三方橡膠理事會(ITRC)的3個國家進行合作協議的步驟相當成功。“在減少的61.5萬t中,南加里曼丹省和中加里曼丹省在6個月期間的出口量失去8萬t。”
上述步驟好像讓國際市場驚慌,因為在市場的橡膠供應量減少,導致橡膠價格逐漸上漲。更何況,其他一些橡膠生產國正進入旱季,導致割膠產品銳降。
減少出口量的政策,其實不利于企業家,因為輸出的橡膠數量減少,導致企業家獲得的收入跟著下降,而他們卻有許多的貸款負擔。但政府必須繼續實施上述政策,因為現在最重要的是鼓勵農民愿意再割膠。在6個月內減少出口量8萬t,可不是小數目,為此,企業家需要明智的計算,以配合橡膠出口的配額。“橡膠價格上揚之后,我希望此前離開他們橡膠種植園的一部分農民,再回來開始割膠。”
為克服因出口量下降而導致在地區的橡膠供應過多的問題,現在企業家有選擇地進行采購,以便造成橡膠材料囤積在倉庫。企業家僅購買高質量的橡膠材料,這樣能培養農民生產質量高又干凈的橡膠材料。這一向以來,農民生產的橡膠材料質量很差,導致其價格下滑。
(摘自印度尼西亞《商報》,201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