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義濤,朱 穎*,莫曉琪,陳德超
(1.蘇州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江蘇蘇州215000;2.蘇州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蘇州215000)
溧陽市生物多樣性評價
胡義濤1,朱 穎1*,莫曉琪1,陳德超2
(1.蘇州科技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江蘇蘇州215000;2.蘇州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蘇州215000)
為溧陽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利用提供依據,以溧陽市生物物種資源普查成果報告和溧陽天目湖森林公園植物資源調查報告為本底數據,采用綜合指標體系評價方法對溧陽市生物多樣性進行評價。結果表明:溧陽市生物多樣性的綜合評分為75分,其中物種多樣性評分為35分,生態系統多樣性評分為40分。溧陽市生物多樣性評價結果等級為一般。
生物多樣性評價;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溧陽;江蘇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類開發活動越來越頻繁,涉及范圍不斷擴大,導致環境污染、生境破壞越來越嚴重,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管理迫在眉睫。生物多樣性不僅反映自然生態環境的優劣,其評價也是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管理的基礎和重要手段,是生態環境資源合理利用的有效依據。準確可靠地掌握生物多樣性信息是生物多樣性保護科學決策的基礎,大尺度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性評估已成為生物多樣性研究及其保育管理和決策最緊迫的問題之一[1]。20世紀90年代,國際上逐步開始重視生物多樣性指標體系和評價標準的研究[2-8]。在生物多樣性評價應用實踐方面,朱萬澤等[9]以縣域為評價單元綜合評價長江上游生物多樣性,將其分為極重要、較重要和重要的縣域單元。潘景璐[10]從經濟發展和土地資源等方面全面客觀地認識秦嶺生物多樣性保護存在的威脅,構建了敏感(本底)-壓力(干擾)-彈性(反饋)的評價思路。孫硯峰等[11]采用綜合指標體系評價法,對河北灤河口濕地的生物多樣性進行評價。
溧陽市地處宜溧山區和茅山山系,是江蘇省物種資源最集中的地區之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溧陽市生物多樣性受到嚴重威脅,溧陽當地特色物種天目木蘭(Magnolia amoena Cheng)、烏飯樹(Vaccinium bracteatumThunb.)等瀕臨滅絕,外來入侵物種,如加拿大一枝黃花(Solidago canadensis L.)、空心蓮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等蔓延嚴重。目前,針對溧陽市生物多樣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森林和土地利用等方面[12-14],綜合的生物多樣性評價相對較少。為此,筆者采用綜合指標體系評價法,以溧陽市生物物種資源普查成果報告以及多次實地調研數據為本底數據,對溧陽市的生物多樣性進行綜合評價,旨在摸清溧陽市生物多樣性的變化情況,為溧陽市生物多樣性的保護與利用提供依據。
1.1 數據來源
以蘇州科技學院和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的“溧陽市生物物種資源普查成果報告(2015年)”和江蘇省林業科學研究院的“溧陽天目湖森林公園植物資源調查報告(2013年)”為本底數據,以江蘇省志[1517]及有關溧陽生物多樣性的研究報道[18-24]為補充數據。
1.2 評價方法
1.2.1 評價指標的確定與賦值標準
1)根據溧陽市自身的物種特點、生態系統的生境狀況以及生物多樣性層次和價值等因素,參照文獻[8]和[11]的綜合指標評價方法,以及中國環保部發布的《區域生物多樣性評價標準》(HJ 623-2011),遵循科學性、代表性、系統性和實用性原則,選取具有代表性的物種多樣性(A)和生態系統多樣性(B)為一級指標,多種多度(A1)、物種相對豐度(A2)、受威脅物種程度(A3)、外來物種入侵度(A4)、物種特有性(A5)、生境類型多樣性(B1)、生境稀有性(B2)、自然性(B3)、面積適應性(B4)和生態系統穩定性(B5)為二級指標建立溧陽市生物多樣性評價指標體系,并為其賦值(表1)。在溧陽市生物多樣性評價過程中,由于生物多樣性層次的復雜性,以及生物多樣性的重要程度,主要以生態系統多樣性和物種多樣性2個層次為主,暫不考慮基因多樣性。
2)對原始數據進行相關處理,并對評價指標的二級指標進行逐項打分,獲得對應的二級指標分值。二級指標分值的總和即為溧陽市生物多樣性的評價分值(R)。

式中,Ai為物種多樣性第i個二級指標分值,Bj為生態系統多樣性第j個二級指標分值。
1.2.2 生物多樣性評價等級標準 根據生物多樣性評價分值(R),將生物多樣性評價等級分為高、中、一般、低和差等5個等級(表2)。

表1 溧陽市生物多樣性的評價指標體系及賦值標準Table 1 Assessment index and evaluating standard for biodiversity of Liyang City

表2 溧陽市生物多樣性的評價等級指標Table 2 Biodiversity evaluation index of Liyang City
經統計,溧陽市共有野生維管束植物1 153種,野生高等動物929種,分別占溧陽物種總數的55.4%和44.6%,受威脅保護的國家級物種62種。其中,包括銀縷梅(Shaniodendron subaequale)、中華秋沙鴨(Mergus squamatus)等國家一級保護物種8種,金錢松〔Pseudolarix amabilis(Nelson)Rehd.〕和虎紋蛙(tiger frog)等國家二級保護物種50種,短穗竹〔Brachystachyum densiflorum(Rendle)Keng〕等國家三級保護物種4種,外來入侵植物16種,特有物種15種。
溧陽市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比較復雜,類型較為多樣,無明顯的結構變化,研究地有效面積大小較適宜,基本能維持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自然生境受到輕微侵擾和破壞,在戴埠鎮發現江蘇境內被認為絕跡10年的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香果樹天然群落。由表3可知,溧陽市物種多樣性的評價得分為35分,生態系統多樣性的評價得分為40分,生物多樣性評價總分(R)為75分。

表3 溧陽市生物多樣性評價得分Table 3 Biodiversity evaluation results of Liyang City
1)研究結果表明,溧陽市生物多樣性的評價得分為75分。其中,物種多樣性得分35分,生態系統多樣性得分40分。說明,溧陽市生物多樣性處于一般水平,物種數量一般,局部地區生態系統豐富。與楊學軍等[12]對溧陽森林景觀的生物多樣性評價結果一致。但由于所采用評價方法不同,所以不具有橫向比較價值。
2)溧陽市物種多樣性得分占總分比例相對較小。其中,二級指標的受威脅物種程度和物種特有性得分較低,僅4分。表明,溧陽市受威脅保護的物種數量相對較少,中國特有物種豐富度較低,與沈靜靜等[26]對常州丘陵山區維管束植物研究結果一致。加強珍稀物種以及特有物種的保護,建立珍稀物種保護重點和次重點區,在毛竹和水杉等人工強勢種分布區域建設瀕危珍稀植物的生態廊道,以溝通所剩不多的生物多樣性遺存基地,促進物種交流。
3)溧陽市生態系統多樣性得分相對物種多樣性得分較高。其中,二級指標得分均為8分,表明溧陽市生態系統保護水平較高。但隨著人類開發活動的加劇,大面積的開山采石留下的裸露巖石表面使得林地覆蓋面積不斷降低[27],生態系統保護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劃定生態系統多樣性較高區域的棲息地重點保護區和次重點保護區,構建沿河道的水體廊道、沿道路綠化帶的陸地植被廊道以及沿自然環境的生態廊道連接重點和次重點保護區,加快恢復被破壞的生態環境,以維持生態系統多樣性健康發展的目的。
[1]李宏群,韓宗先,吳少斌,等.秦嶺山區生物多樣性的研究進展及保護措施[J].貴州農業科學,2011(10):32-34,38.
[2]Reid W V,MeNeely J A,Tunstall D B,et al.Biodi-versity Indicators for policy-makers[M].Washington D C: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1993.
[3]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 Committee.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Being-Biodiversity Synthesis[M].Beijing: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tific Press,2005:8-21.
[4]李 果,吳曉莆,羅遵蘭,等.構建我國生物多樣性評價的指標體系[J].生物多樣性,2011(5):497-504.
[5]萬本太,徐海根,丁 暉,等.生物多樣性綜合評價方法研究[J].生物多樣性,2007(1):97-106.
[6]曾志新,羅 軍,顏立紅,等.生物多樣性的評價指標和評價標準[J].湖南林業科技,1999(2):27-30.
[7]羅海波,張秋琴,李 燦.喀斯特地區土地整理規劃設計中生物多樣性保護探討[J].貴州農業科學,2010,38(8):225-228.
[8]吳琳娜,羅海波.基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土地開發整理復墾分區研究[J].貴州農業科學,2010,38(9):243-247.
[9]朱萬澤,范建容,王玉寬,等.長江上游生物多樣性保護重要性評價——以縣域為評價單元[J].生態學報,2009(5):2603-2611.
[10]潘景璐.基于生境壓力的發展對秦嶺生物多樣性保護影響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3.
[11]孫硯峰,武麗娜,李少云,等.河北省灤河口濕地的生物多樣性評價[J].貴州農業科學,2014,42(7):185-187.
[12]楊學軍,姜志林.溧陽地區森林景觀的生物多樣性評價[J].生態學報,2001(4):671-675.
[13]楊學軍,姜志林,蔣如生,等.溧陽地區森林景觀的生態系統多樣性研究[J].農村生態環境,1998(3):5-8.
[14]李國硯,董雅文,劉曉玫,等.天目湖流域土地利用的動態變化及其景觀響應[J].水土保持學報,2008(1):180-184.
[15]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編輯委員會.中國植物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
[16]江蘇省地方志編纂委員會.江蘇省志10:生物志·動物篇[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5.
[17]倪 勇,伍漢霖.江蘇魚類志[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
[18]魯長虎.江蘇鳥類[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5.
[19]唐晟凱,張彤晴,孔優佳,等.滆湖魚類學調查及漁獲物分析[J].水生態學雜志,2009(6):20-24.
[20]路亞北,萬永紅.常州地區蝶類資源及區系組成[J].華東昆蟲學報,2003(2):7-12.
[21]路亞北.江蘇常州宜溧低山丘陵地區天敵昆蟲調查初報[J].四川動物,2004(2):117-119.
[22]龍連娣,繆紳裕,陶文琴.中國公布的3批外來入侵植物種類特征與入侵現狀分析[J].生態科學,2015(3):31-36.
[23]壽海洋,閆小玲,葉 康,等.江蘇省外來入侵植物的初步研究[J].植物分類與資源學報,2014(6):793-807.
[24]吳征鎰,周浙昆,李德銖,等.世界種子植物科的分布區類型系統[J].云南植物研究,2003(3):245-257.
[25]王華東,劉賢姝.開發建設項目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評價方法構想[J].重慶環境科學,1996(1):15-19.
[26]沈靜靜.常州丘陵山區維管植物多樣性、主要森林群落及其資源研究[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3.
[27]梁雨桐,龔志冬.基于RS和GIS的溧陽市建設用地和耕地用地矛盾分析[J].山西農業科學,2015(12):1706-1709.
(責任編輯:王 海)
Biodiversity Assessment in Liyang City
HU Yitao1,ZHU Ying1*,MO Xiaoqi1,CHEN Dechao2
(1.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Jiangsu215000;2.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uzhou,Jiangsu215000,China)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Liyang City,the report of the biological species resources of Liyang City and the plant resources of Tianmu Lake Forest Park were used as data to evaluate biodiversity by aggressive indicator system evaluation method.Results: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was 75in Liyang City,and the evaluation value of species diversity and the ecosystem diversity were 35and 40respectively.The biodiversity of Liyang City was at general level.
biodiversity assessment;species diversity;ecosystem diversity;Liyang;Jiangsu
S718
A
1001-3601(2016)07-0316-0130-03
2016-01-09;2016-06-26修回
江蘇省高校社會哲學基金項目“城鎮化背景下水網城市濕地保護與可持續管理策略”(2013SJB790052);江蘇省“十二五”重點(培育)學科資助項目“蘇州科技大學‘'風景園林學’”[蘇教研(2012)2];江蘇省企業研究生工作站資助項目(2015)
胡義濤(1989-),男,在讀碩士,研究方向:地域生態環境與景觀規劃。E-mail:627955704@qq.com
*通訊作者:朱 穎(1973-),女,副教授,從事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理論與實踐研究。E-mail:zhuying@mail.usts.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