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超,張 敏*,宋玉蘭,馬 玄,汪晶晶
(1.新疆農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52;2.新疆農業規劃研究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4)
基于主客觀組合賦權的新疆農地整理效益評價
楊 超1,張 敏1*,宋玉蘭1,馬 玄2,汪晶晶1
(1.新疆農業大學經濟與貿易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52;2.新疆農業規劃研究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4)
為弄清近年來新疆農地整理的實施效果,從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3個維度構建包括靜態投資回收期、新增耕地供養人數、農田防護林面積變化等共14個指標的農地整理效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運用主客觀組合賦權綜合評價模型對2012-2013年新疆8個地州20個典型的農地整理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綜合效益進行評價。結果表明:北彊農地整理項目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綜合效益高于南疆,而社會效益低于南疆。各地州經濟、社會和生態的發展與農地整理項目的實施相互作用,互為促進。
農地整理;效益評價;新疆
隨著城市化進程加快,城市建設對農地的征占隨之快速增加,有限的土地供給終將成為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障礙[1]。因此,我國政府提出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目標,而實現耕地占補平衡需要土地整理這一重要舉措。《中共中央關于推進農村改革發展重大問題的決定》指出,要大規模實施土地整理,搞好規劃、統籌安排、連片推進。在北疆自治區土地整治中心的號召下,各地州積極響應,通過加大土地整理宣傳力度以及對農地整理項目實施村落的資金扶持推進土地整理。隨著農地整理項目在新疆全境的逐步推廣,農地整理項目的效益評價成為政府考核農地整理效益的重要工作。
國外學者對土地整理效益的研究主要分為綜合效益和單項效益、近期效益和遠期效益、整體效益和局部效益、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等[3]。我國學者的研究則主要以土地整理的綜合效益評價和單項效益評價為主。研究方法上,國外主要以費用效益分析(簡稱“費效分析”)為主[4-5],我國以德爾斐法、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判法為主[6-10]。現有農地整理的研究存在不足:第一,部分學者將可量化指標和不可量化指標相結合構建評價指標體系,以征詢專家意見的方式(德爾菲法或層次分析法)確定指標的重要程度,忽略了專家對該項目區的熟悉程度,導致評價結果主觀性較強。第二,大多數學者僅僅就單個農地整理項目的效益進行評價,缺少多個評價項目之間的對比[11]。因此,筆者采用主客觀相結合的組合賦權綜合評價模型,對2012—2013年新疆8個農業產值長期穩居前列地州的20個農地整理項目效益進行評價與比較,為農地整理效益評價方法的研究探索與弄清近年來新疆地區農地整理項目的實施效果提供一定的參考。
1.1 數據來源
數據來自研究區基本農田整理項目的設計報告和竣工報告、各地州統計年鑒(2011—2014年)、各縣(市)國民經濟統計資料(2011—2014年)以及以村干部為主的訪談調查結果。
1.2 指標選擇
首先由參與基本農田整理項目規劃設計、評審、施工、驗收和監理等專業技術人員根據農地整理項目效益評價的目標與特征,結合自身經驗,初步提出各項評價指標并進行討論;然后借鑒相關研究[12-17],并征詢相關專家的意見,對指標體系進行調整;最后總結技術人員、相關專家和其他學者研究的理念,分別從農地整理效益的影響因素角度出發,綜合考慮經濟、社會和生態等因素,并結合數據的可獲得性,構建新疆農地整理效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表1)。

表1 新疆農地整理效益綜合評價指標體系Table 1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1.3 基于組合賦權的綜合評價模型
綜合評價方法是指在已有或已構建的指標體系下,采用數學方法或計量方法對已選擇的指標對研究對象影響程度的大小進行測算,基于此構建新疆農地整理效益的綜合評價模型:

式中,F為綜合評價指數,即綜合得分值,ωi為第i個指標的權重,Yi為第i個指標的無量綱化標準值,m為評價指標個數。由于評價指標的權重大小影響綜合評價值,為科學合理地對評價指標進行賦權,使得權重值能夠體現主觀意愿和客觀信息[18],采用主客觀(層次分析法和改進熵值法)賦權相結合的組合賦權法對指標進行賦權[19]。采用層次分析法和改進熵值法分別計算評價指標的初始權重,并利用權重系數對兩種不同方法計算得出的權重進行組合,形成指標的組合權重。其計算公式:

式中,ωi為第i個指標的組合權重;為第u種方法得出的第i個指標權重,αu為第u種方法分配的權重系數。
設αu滿足單位化線性約束條件,(1)式可表示為:

構建計算Fi最大值的最優化模型:

在此基礎上構建拉格朗日函數:

分別對上式中的αu和λ求偏導數,利用αu的導函數計算得到

2.1 農地整理效益的總體評價
從表2可知,新疆農地整理項目使得耕地面積、農業產值和人均純收入均顯著增加,平均增加69.34hm2、218.37萬元/hm2和1 231.16元,經濟效益顯著。土地墾殖率、農田道路改進指數和生產經營改善系數均為正表明,新疆農地整理項目的實施在緩解人地矛盾和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產生了一定的社會效益。農田防護林面積平均增加25.73%,農田水利改進指數平均值為3.60%,節水率為27.12%,表明項目區的林地資源、農田水利設施布局以及用水效率得到改善,生態效益得到提升。

表2 新疆農地整理效益評價指標值Table 2 Evaluation indexe values of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in Xinjiang
2.2 不同地區的農地整理效益評價
從表3可知,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準則層的組合權重分別為0.419 1、0.274 9和 0.306 0,差異較大。組合權重大于或等于0.071 4(假設14個指標的重要程度相同計算得出)的指標共有7個,屬于經濟效益的指標有3個,屬于社會效益指標的有2個,屬于生態效益指標的有2個。根據指標的組合權重大小得出,在農地整理效益綜合評價系統中,農田防護林面積變化的影響最大,農業產值增量、節水率、農業勞動力節約、靜態投資回收期、新增耕地面積和新增耕地供養人數等指標的影響依次減小。

表3 新疆農地整理效益評價指標的權重Table 3 Weights of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evaluation indexes in Xinjiang
利用表3中各指標的組合權重值,以地(州)為單位,計算各地區農地整理項目綜合效益得分的平均值(表4)。得出:1)經濟效益方面,北疆高于南疆,且差異較大,得分相差0.009 5;單個地州按得分平均值從大到小排列依次為塔城、昌吉州(昌吉回族自治州,下同)、伊犁、克州(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下同)、阿克蘇、喀什、阿勒泰與和田。2)社會效益方面,北疆低于南疆;單個地州按得分平均值從大到小排列依次為克州、阿克蘇、伊犁、喀什、昌吉州、和田、塔城和阿勒泰。3)生態效益方面,北疆高于南疆,但差異不大,得分相差0.001 5;單個地州按得分平均值從大到小排列依次為伊犁、阿克蘇、克州、阿勒泰、昌吉州、塔城、喀什與和田。4)綜合效益方面,北疆高于南疆,得分相差0.005 6;單個地州按得分平均值從大到小排列依次為伊犁、塔城、昌吉州、克州、阿克蘇、喀什、阿勒泰與和田。結合單項效益和綜合效益比較得出,和田地區的農地整理效益相對較差,伊犁地區的農地整理效益相對較好。

表4 新疆不同地區農地整理效益評價的得分及其排名Table 4 Mean value and rank of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evaluation score of different prefectures in Xinjiang
總體上,研究區的農地整理項目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比較來看,北疆農地整理的綜合效益高于南疆,二者在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上的差異顯著,但生態效益的差異不顯著,反映出南疆和北疆在農地整理過程中的側重點不同,前者較注重社會效益,而后者注重經濟效益。比較各地州農地整理效益的綜合得分表明,農地整理項目為各地州的經濟、社會和生態帶來效益的同時,各地州經濟、社會和生態發展的不平衡導致其農地整理項目的綜合效益存在差異,即各地州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的自身發展與農地整理的實施相互作用。盡管基于主客觀組合賦權的綜合效益評價法可以作為評價農地整理效益的有效途徑之一,但本研究的評價樣本量較小,空間分布也不均衡,在以后的研究中應在數量更大和結構更為合理的樣本基礎上運用此方法。同時,應進一步探索如何將組合賦權的綜合評價法與其他計量分析方法相結合,以克服各方法的缺陷,進而得到更為準確的評價結果。
[1]張景春,劉 劍.城郊農村土地高效利用的路徑選擇——以銅仁市馬巖村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5,36(5):138-144.
[2]劉憲法.臺灣農地重劃制度及其對中國大陸的啟示[J].中國農村經濟,2011(11):82-91.
[3]呂昌河,談明洪.國外城市土地整理及對中國合理用地的啟示[J].農業工程學報.2005,21(S1):154-158.
[4]Deren B J,Silvea H D,William A.項目分析經濟學實踐指南[M].盧有杰,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5]夏素華,夏春云,嚴金明.土地整理效益的分析評價與指標體系建立[J].國土資源情報,2005(2):36-42.
[6]譚術魁,彭艷麗.農村土地整理效益預測模式構建[J].農業系統科學與綜合研究,2004,20(1):53-55,59.
[7]陳 婷.黎平縣土地整理綜合效益評價研究[J].貴州農業科學,2009,37(8):222-224.
[8]黃 蕾,彭培好.農用地整理綜合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統計與決策,2014(20):66-68.
[9]童之杰.黑龍江省五項目區土地整理綜合效益評價及差異分析[J].湖北農業科學,2012,51(1):195-198.
[10]謝雪群,楊鋼橋,趙 微.農地整理過程中農民利益訴求——來自湖北省部分縣市的實證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4(6):45-52,57.
[11]羅文斌,吳次芳,吳一洲.國內外土地整理項目評價研究進展[J].中國土地科學,2011,25(4):90-96.
[12]馬志昂,程久苗.土地整理效益評價研究——以安徽省郎溪縣南豐鎮土地整理項目區為例[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13,30(4):41-46.
[13]融 捷,蔡為民.內蒙古科爾沁左翼后旗金寶屯鎮斯布奎等二嘎查土地整理項目綜合效益后評價[J].東南大學學報:學社會科學版,2014(S1):135-139.
[14]趙躍中,嚴寶文.最優組合賦權法在土地整理綜合效益評價中的應用——以山西省聞喜縣裴社鄉為例[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3):385-388.
[15]呂 祥,周寶同,劉小波,等.基于物元評判模型的土地整理效益評價研究[J].四川農業大學學報,2014 (4):426-431.
[16]李 正,王 軍,白中科,等.基于物元評判模型的土地整理綜合效益評價方法研究[J].水土保持通報,2010,30(6):190-194.
[17]李克宇,蓋艾鴻,張 艷.柴達木盆地區域土地整治與土地整理效益比較——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為例[J].甘肅農業大學學報,2013,48(2):80-85.
[18]徐澤水.多屬性決策的組合賦權方法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2,10(2):84-87.
[19]姚 蘭,王書吉,任曉力,等.2種典型的綜合賦權法應用于灌區評價的比較研究[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9(2):44-46,62.
(責任編輯:黃筑斌)
Benefit Evaluation of Land Consolidation Based on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mbined Weight in Xinjiang
YANG Chao1,ZHANG Min1*,SONG Yulan1,MA Xuan2,WANG Jingjing1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Xinjiang830052;2.Xinjiang Institute of Agricultural Planning,Urumqi,Xinjiang,830004,China)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including 14 indexes of static payback time,newly increased cultivated land and agricultural protection area,etc.established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economic benefit,social benefit and ecological benefit and the economic benefit,social benefit,ecological benefit 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20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s in 8prefectures in Xinjiang during 2012-2013is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by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combined weight model to understand fully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 recent years in Xinjiang.Results:The economic benefit and comprehensive benefit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 Northern Xinjiang is higher than in Southern Xinjiang.The social benefit of land consolidation in Northern Xinjiang is lower than in Southern Xinjiang.The economic,social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prefectures related to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land consolidation in Xinjiang.
land consolidation;comprehensive benefit;Xinjiang
S-9;F061.5;F301.21
A
1001-3601(2016)08-0366-0171-04
2016-04-22;2016-07-06修回
新疆農業大學產學研聯合培養研究生示范基地項目“關于農用土地整理綜合效益評價研究”(xjaucxy-yjs-20151001)
楊 超(1990-),男,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農業經濟管理。E-mail:yangchao6054@163.com
*通訊作者:張 敏(1959-),女,教授,博士,從事投資與財務分析研究。E-mail:6734252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