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偉云


摘要:當前高職院校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職業資格證書、會計專業的教學和會計職業技能競賽項目三者之間是相互獨立的,這種獨立的培養模式不利于會計專業綜合素質的提升以及實踐能力的發展。因此,本文以會計專業為研究對象,通過“教學、競賽以及證書”三者相結合的方式促進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的發展,通過將會計專業的教學實踐內容融入到會計培訓和會計教學內容中,建設會計專業“教學、競賽和證書”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為高職院校培養出一批實踐能力強、專業基礎扎實的學生提供一種新的模式。
關鍵詞:高職院校 會計專業 三位一體 教學模式
當前,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將“教學·競賽·證書”進行合一化,這也是高職院校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成為學術界研究的熱門話題,會計專業作為一個操作性較強的學科,更需要將這三種合一。為此,本文以會計專業為研究對象,在會計專業教學的實踐活動過程中,著重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的會計技能,同時將“教學·競賽·證書”三位一體的培養模式應用到會計專業課程體系中。嘗試將會計專業的職業證書以及會計職業技能競賽與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相融合,逐步建立起三位一體的會計教學模式,提升會計專業學生的技能培養能力。
一、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競賽·證書”合一教學模式的內涵
(一)教學
高職院校的教學工作不僅要教授學生基本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向學生提供實踐教學,這也是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的主要工作,本文所研究的教學主要是指實踐教學。這是學生將課堂的知識進行實踐操作的重要環節,同時也能夠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課堂上所學的知識。為了進一步幫助高職院校培養一批專業化強、基礎扎實的技術化人才,教育部明確規定高職院校要根據專業設置情況和具體特點建立適合自己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并且應該在高職院校的教學計劃中占較高的比重。除此之外,教育部還規定高職院校的學生實踐環節的學分應該占據較大的比重。通過這些手段不斷提升高職院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高職院校可以通過與企業進行合作,建立實踐基地,豐富高職院校的實踐教學體系。對于會計專業學生而言,對會計理論知識及課堂實踐進行教學。近年來,高職的學生主要來源于高中畢業生,也有部分是來自技校、職高、中專的“三校生”,生源參差不齊,教學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水平,也直接影響到后續研究過程的效果。為此,需要根據這些學生的特點采取相應的實踐教學模式。
(二)競賽
職業競爭競賽對于高職院校學生而言十分重要,能夠幫助他們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和水平。“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三年規劃(2013-2015年)”(教職成函[2013 ]1號)明確提出,在該段時間內,計劃舉辦的競賽項目應該超過高職專業目錄的80%的專業,通過不斷豐富高職院校的競賽內容和形式,提升學生參與到競賽中來,使高職院校學生的技能能夠在競賽項目上進行展示,同時也可以將競賽轉化為一種重要的教學資源,尤其是要提升競賽的影響力,甚至可以向國外進行宣傳,提升影響力度。目前我國各個高職院校越來越重視高職專業學生競賽訓練,并且在長期的競賽活動中積累了較多的經驗。就會計專業學生而言,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會計技能國賽選拔賽”等國賽和“上海市‘星光計劃職業院校職業‘會計技能大賽”等省賽,在實際競賽中對學生的操作技能進行實戰訓練,同時進一步推進高職院校與行業企業的產教結合、校企合作,展示高職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和嫻熟的職業技能。通過競賽,為學生以后的企業工作打下基礎,提升學生的實戰技能。
(三)證書
高職院校學生主要是學習技能和技術,對于這些學生來說,相關的專業資格證書是他們應聘的敲門磚,為此,高職院校應該努力為學生進行培訓,幫助學生努力通過各種資格證書的考試,從而提高學生以后就業的技術能力。國家教育事業的“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指出高職院校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相關專業的職業資格證書同學歷和學位相關聯,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既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同時也能夠確保這些學生在學習之后提升他們的技術資格,更好地為社會服務。現在我國很多高職院校都要求學生只有通過相關職業資格證才予以發放畢業證書,相關資格證書已經成為學生獲得畢業證書的一個重要條件。而會計專業的學生從事會計工作,必須參加會計證的考試,這是一個上崗證書。考取會計證書后,可組織第二類會計考試,一是會計職稱,二是注冊類會計師,兩者在學生以后的職業生涯中有很大的幫助。另外,通過考試,可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提前體會到證書的重要性。
(四)高職院校“教學·競賽·證書”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內涵
為了促進高職院校實踐教學的發展,國家教育部門提出了較多并且十分具體和詳細的要求,針對高職院校提供了較多的專業技能競賽,并且設置了較高金額的獎金以鼓勵高職院校學生參與到競賽活動中來。同時,在高職院校內部設置了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課程,支持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專業課的基礎上學習相關的職業資格課程,并且將專業基礎課程與執業資格證書課程同競賽活動聯系起來,促進實踐教學、資格證書以及競賽活動三者的相統一。
二、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教學·競賽·證書”三位一體實踐教學模式創新
(一)會計專業三位一體教學模式設計
在設計會計專業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時,需要會計專業的課程為主體,同時相關的課程應該能夠反映會計專業方面的競賽訓練以及會計相關的證書培訓內容,真正做到會計專業“賽課合一”以及“證課合一”。
1.賽課合一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的學生應該廣泛地收集諸如“會計技能”國賽相類似的競賽資料,并且分析各種競賽對學生技能的要求,以及學生參與到這些競賽中應具備的技能是什么,需要怎樣的操作能力,通過在會計專業的平時教學活動中,不斷為學生創建各種會計競賽的環境,提前進行演練,并將其視為會計教學模式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做到會計專業的“賽課合一”,在教學和模擬中改變會計專業學生的思維模式,認為競賽只是少部分優秀學生的事,與他們無關,通過這種賽課合一的模式讓每個學生廣泛地參與到競賽中來,提升他們的競賽意識,幫助他們提升自己的會計技能和動手能力。
2.證課合一
高職會計學生的主要資格證書是會計從業資格證,這一個證書是由不同科目所組成的,應該可以將會計專業這張資格證書的內容不斷分解,同時將其部門同實訓課程相關聯,比如在實踐環節將會計從業的電算化項目納入到實踐教學內容中,通過實踐和實訓幫助學生掌握資格證書的內容,既能夠幫助學生提升技術技能,同時又能夠幫助他們通過資格證書的考試,從而實現證課合一。
(二)框架設計
(1)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學·競賽·證書”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可以分成基本技能、專業技能以及綜合技能三個方面的內容,具體的基本技能訓練的形式是針對會計教學、競賽和考取證書三者對基本技能的要求所開展的,主要包括會計基礎、財稅法律制度等;而會計的專項訓練是針對教學、競賽和考取證書三者對專業技能的要求所開展的,主要包括對各種會計業務的處理、管理信息化項目實施與管理等,具備專業技能的基本能力,熟悉各種賬項的處理,有基本會計工作的能力;綜合訓練是針對教學、競賽和考取證書三者對綜合應用能力要求所開展的,包括財務報表的分析與處理、ERP系統的應用、組織設計與流程優化等,具備較強的團隊協作能力,具體見圖1。
(2)在三位一體會計項目實訓過程中,可以將學生的考核按照競賽標準制或考證標準定制考核標準。會計專業指導導師可以在上課前向學生培訓評分細則和標準,提升學生的競賽意識和考證意識,讓學生在實訓中既學習相關知識,又能對競賽及資格證書的考試內容有所掌握。本文以會計信息化教考系統(用友系統)項目為例,見表1。
對會計專業學生在上述各個階段的訓練過程中,可以將重點放在學生能力的培養上,將會計技能競賽、會計資格證書考核融入該項目的訓練過程之中,形成“教學·競賽·證書”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
三、會計三位一體教學模式的優勢與效果
(一)資源有效整合
1.課程資源整合
通過高職會計專業三位一體教學模式能夠將高職會計專業的資格證書培訓、會計技能競賽活動以及會計實踐教學的課程相結合,從而幫助會計專業的學生既能夠獲取參與競賽所需要的能力,同時又能夠通過資格證書的考試,從整體上對會計專業的課程進行整合,從而提升教學的效果。
2.實訓資源整合
高職傳統的會計實訓主要是在教室中進行,而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能夠促進實訓資源的整合,既能夠完成實訓的效果,還能夠幫助高職教師進行教學,同時也能夠培訓資格證書的相關內容,促進資源的整合。
(二)提升師資能力
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同樣也對高職會計專業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教學模式要求教師既擁有訓練學生參與競賽的能力,同時也要幫助學生學習資格證書培訓方面的能力,還要能夠幫助學生進行實習,因此,為了滿足這些需求,要求教師不斷進行培訓,提升其綜合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楊建良.技能大賽與專業教學有效融合的實踐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3,(2):19-24.
[2]靳潤成.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促進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思考[J].教育研究,2011,(9):56-61.
[3]辛文琦.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教育的影響力研究[J].高等職業教育,2011,(10):48-50.
(作者單位:上海建峰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