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枝,李新建,黃 健,李戰超,范金霞,吳新國
(1.新疆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新疆 烏魯木齊830054;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氣象臺,新疆 烏魯木齊830002;3.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新疆 烏魯木齊830002;4.庫爾勒市氣象局,新疆 庫爾勒841000)
?
冬季香梨樹彩條布覆蓋棚的溫濕效應分析
李燕枝1,3,李新建2*,黃健3,李戰超2,范金霞4,吳新國4
(1.新疆師范大學地理科學與旅游學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54;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氣象臺,新疆烏魯木齊830002;3.中國氣象局烏魯木齊沙漠氣象研究所,新疆烏魯木齊830002;4.庫爾勒市氣象局,新疆庫爾勒841000)
摘要:為了探討冬季香梨園覆蓋棚內外的溫、濕度變化規律,于2014—2015年庫爾勒市上戶鎮哈拉蘇村香梨園進行小氣候觀測試驗,對2015年1月彩條布覆蓋棚內部、外部氣溫、相對濕度的變化規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彩條布覆蓋棚棚內氣溫高于棚外,日最低氣溫出現在09:00,棚內外氣溫變化主要受太陽輻射影響;棚內外低于-15℃的天數均>15d,低于-20℃的平均時長為5h,最大持續時長為7h;棚內日較差高于棚外,棚內外氣溫日較差變化趨勢一致,棚內外0.4m高度的降溫幅度分別為0.30℃/d(P=0.001)、0.23℃/d(P=0.006),棚內外3m高度的降溫幅度分別為0.28℃/d(P=0.006)、0.23℃/d(P<0.001);棚內日平均相對濕度高于棚外,在兩個高度下,棚內外日平均相對濕度變化趨勢相似,隨著高度的增加日平均相對濕度逐漸減小,棚內外月平均相對濕度>70%,除了棚內3 m高度外,棚內外的日平均相對濕度呈顯著的增濕趨勢。
關鍵詞:彩條布覆蓋棚;香梨樹;溫度;相對濕度
李燕枝,李新建,黃健,等.冬季香梨樹彩條布覆蓋棚的溫濕效應分析[J].沙漠與綠洲氣象,2016,10(2):89-94.
新疆是庫爾勒香梨的原產地,在庫爾勒、阿克蘇與吐魯番等地均有栽培。庫爾勒香梨因種植面積廣,果實品質佳而享有盛譽。然而,全球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頻繁發生,對香梨樹的安全越冬具有重要的影響。據不完全統計,自2003年以來,新疆境內果樹幾乎年年都遭受了嚴重的凍害,尤其是2008年1月16日庫爾勒地區氣溫驟降,導致不同樹齡果樹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凍害,影響了果實的產量與品質[1-4]。
彩條布覆蓋棚是一種簡捷實用的保護性設施,具有防凍增溫的作用,當今已逐步運用于經濟林果木。了解彩條布覆蓋棚內溫度和相對濕度變化的特征對棚內氣溫和空氣相對濕度的管理具有一定指導意義。目前,我國學者研究主要集中在對日光溫室和塑料大棚內氣象因子變化特征分析[5-11]。楊艷超[5]等分析了山東萊蕪日光溫室內的小氣候變化特征,揭示了冬春季該地區溫室內氣溫的變化規律。高江林[6]、郜慶爐[7]通過在日光溫室內的布點觀測,研究了氣溫、濕度、光照等小氣候要素的時空變化規律。吉中禮[8]于西北農業大學蔬菜試驗站進行試驗,分析塑料大棚內溫度、濕度、風速的時空分布特征,為調節大棚內小氣候環境提供了依據。于盛楠[9]等在佳木斯城郊的農戶進行了大棚內氣溫和濕度的觀測,分析了春季大棚內溫度和濕度的變化特征。近年來,對庫爾勒香梨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凍害產生的原因與防凍措施,而對庫爾勒香梨園彩條布覆蓋棚的小氣候變化規律的研究報導相對較少。本文通過對2015年1月庫爾勒香梨園覆蓋棚的小氣候觀測資料,研究庫爾勒市哈拉蘇村梨園冬季1月棚內外的溫度和相對濕度差異,分析了彩條布覆蓋棚內外的溫度和相對濕度變化規律,為冬季香梨樹彩條布覆蓋防凍的推廣應用提供了科學依據與參考。
1.1試驗區概況
哈拉蘇村梨園示范區,地處41°48'25.4″N,85° 52'4.5″E,海拔高度約918 m。該地屬于暖溫帶大陸性干旱氣候,其特點為:四季分明,降水稀少,蒸發強烈,日照時間長,氣溫日較差大,晴天多,雨天少。最冷月1月的平均氣溫為-9.2~-7.4℃,極端最低氣溫-28.1℃,歷年日照時數可達2990 h,無霜期213 d左右,年降水量57.4 mm。主風風向為東北風,土壤類型為荒漠風沙土,1 m土層土壤質地為砂礫至沙土。梨園樹齡15~20 a,梨樹株行距為4 m×5 m,梨樹行數平均長為80 m。
1.2試驗設計
在香梨示范園內,用長90 m、寬10 m的彩條布對梨樹進行單行覆蓋,用其中兩邊長為20~50 cm的彩條布對四周底部用土壤進行掩埋,防止透風,形成一個封閉的小氣候環境。在彩條布覆蓋棚內部的中心位置選取健康的梨樹,由于儀器的限制,在距離地面0.4 m、3 m的梨樹上分別布設Hobo溫濕度記錄儀,同時在彩條布覆蓋棚外部距離地面0.4 m、3 m的梨樹上也分別布設Hobo溫濕度記錄儀。溫濕度記錄儀按照氣象部門儀器安裝設置要求,增加防輻射裝置。所有記錄儀按照統一時間設置啟動,記錄間隔時間均為30 min。
彩條布覆蓋棚內外氣象數據觀測時間為2014 年12月23日至2015年3月8日,考慮到庫爾勒地區冬季最冷月為1月,因此選取2015年1月溫度和相對濕度的氣象資料進行統計和對比分析。
2.1彩條布覆蓋棚內外氣溫特征
2.1.1彩條布覆蓋棚內外氣溫差異
彩條布覆蓋棚內外樹體不同高度溫度變化特征見表1,棚內溫度高于棚外,最冷時期出現在1月上旬,隨后氣溫緩慢上升,全天溫度高于夜間溫度(21: 00—09:00,北京時間),極端最低溫度達到-22℃。棚內0.4 m高度月平均溫度比棚外高1.3℃,棚內3 m高度月平均溫度比棚外高1.4℃,棚內0.4 m高度夜間平均溫度比棚外高1.2℃,棚內3 m高度夜間平均溫度比棚外高0.6℃。1月上旬棚內0.4 m高度日平均溫度比棚外高1.8℃,棚內3 m高度比棚外高1.6℃,1月中旬0.4 m高度日平均溫度比棚外高1.1℃,棚內3 m高度比棚外高1.8℃,1月下旬棚內0.4 m高度日平均溫度比棚外高1.1℃,棚內3 m高度比棚外高1.5℃。1月極端最低溫與夜間平均最低溫度一致,表明一天中的最低氣溫多出現在夜間,此時段出現日最低氣溫的可能性大。棚內外距離地面3 m高度溫度高于距離地面0.4 m高度溫度。棚內0.4 m高度的平均溫度比棚內3 m高度的平均溫度低0.7℃,比夜間平均溫度高0.2℃;棚外0.4 m高度的平均溫度比棚外3 m高度的低0.6℃,比夜間平均溫度低0.4℃。通過檢驗分析發現,月平均溫度、月最低溫度與月極端最低溫均通過P<0.001顯著性檢驗,棚內溫度與棚外溫度有顯著差異,這說明彩條布覆蓋棚有利于溫度的增加,彩條布覆蓋棚內氣溫的變化主要受太陽輻射的影響,白天太陽輻射較強,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導致熱量交換頻繁,且彩條布吸收熱量而轉化為熱能。

表1 2015年1月彩條布覆蓋棚內外樹體不同高度溫度比較(℃)
2.1.2彩條布覆蓋棚內外低溫持續時間的比較
冬季低溫或溫度驟降對果樹凍害產生影響,除此之外,低溫持續的時間及其強度也是果樹越冬休眠期發生凍害的重要因素[12-13]。以氣象站溫度資料為依據調查結果顯示梨樹凍害的臨界溫度為-20~-22℃。分別對1月出現低于-15℃、-20℃氣溫出現的天數、平均持續時長、最大持續時長進行了統計(表2)。
由表2可知,梨園覆蓋棚內外最低溫度低于-20℃出現的天數分別為1 d、2 d,低于-15℃出現的天數均超過15 d,棚外0.4 m高度出現的天數高達19 d。低于-20℃棚內平均持續時長為2.5 h,棚外平均持續時長為3.7 h,最大持續時長棚外0.4 m高度達到7 h,低于-15℃棚內外平均持續時長均超過5 h,最大持續時長都為12 h。通過后期實地調查,梨園果樹遭受了較輕微的凍害,說明低溫持續時間對梨樹的凍害產生了影響。

表2 2015年1月彩條布覆蓋棚內外不同高度低溫持續時間的比較
2.1.3彩條布覆蓋棚內外溫度日較差的差異
彩條布覆蓋棚內外日較差變化差異(圖1、圖2)。由圖1可知,在同一高度下,彩條布覆蓋棚內日較差高于棚外,棚內外日較差變化趨勢一致。棚內外3 m高度日較差大于棚內外0.4 m高度日較差,棚內外日較差最大達26.2℃(1月2日,棚內3 m),最小為2.4℃(1月18日,棚外0.4 m)。棚內外日較差差值最大為7.5℃(1月19日,3 m),最小為-5.7℃(1月17日,3 m)。棚內外0.4 m高度的日較差變幅較小,日較差差值在-0.6~4.6℃,日較差呈減小的趨勢。棚內0.4 m高度降溫的速率為0.30℃/d(P= 0.001),棚外0.4 m高度降溫的速率為0.23℃/d(P= 0.006);而棚內外3 m高度的日較差變幅較大,日較差差值在-5.7~7.5℃,棚內3 m高度降溫的速率為0.28℃/d(P=0.006),棚外3 m高度降溫的速率為0.23℃/d(P<0.001)。這主要是由于太陽輻射的影響,白天太陽輻射被樹體截獲后大部分轉化為熱能,溫度升高,而夜間溫度較低,則日較差大。在圖1中,1月中旬左右出現日較差迅速降低之后又呈上升階段,這與1月15日持續8 h降雪有關,降雪伴隨著氣溫降低,導致棚內外溫度偏低,氣溫日較差差值較小,為1.6℃。

圖1 彩條布覆蓋棚內外同一高度的日較差比較

圖2 彩條布覆蓋棚內外不同高度日較差比較
由圖2可知,在兩個高度下,棚內日較差變化幅度大于棚外,棚內平均日較差為18.3℃,棚外平均日較差為15.2℃。棚內日較差差值最高為6.8℃(1 月12日),最低為1.5℃(1月17日),棚外日較差差值最高為8.7℃(1月18日),最低為-0.2℃(1月14日)。這說明在相同的小氣候環境下,日較差隨著高度的升高而較大,主要原因是白天太陽輻射強,熱空氣上升,冷空氣下降,樹體上部溫度高于樹體下部溫度,夜間溫度偏低,則日較差較大。棚內0.4 m高度和棚內3 m高度在1月中下旬出現棚內日較差最小且達到最小值,主要是由于出現降雪天氣,其后冰雪融化吸收熱量導致溫度偏低,彩條布覆蓋棚能夠阻擋棚外冷空氣的入侵,使不同高度的溫度相差不大,所以日較差較小。相反,棚內0.4 m高度和棚內3 m高度在1月中下旬出現棚外日較差較大且達到最大值,主要由于出現降雪天氣,冰雪消融須吸收熱量,雪水停留在梨樹上與地表上,導致溫度迅速下降,且離地面越近溫度越低,使不同高度的溫度相差太大,日較差也相應的較大。
2.2彩條布覆蓋棚內外日平均相對濕度
彩條布覆蓋棚內外日平均相對濕度變化特征(圖3、圖4)。由圖3可知,在同一高度下,棚內日平均相對濕度高于棚外,棚內外月平均相對濕度高于70%,棚外日平均相對濕度高于74%,棚內外日平均相對濕度最高達97.84%,最低為72.7%。棚內外日平均相對濕度差值最高為19.57%,最低為-2.04%。1 月10日之前、21日之后棚內外0.4 m高度的日平均相對濕度變化趨勢相反,同日期之間變化趨勢相同;1月14日之前、22日之后棚內外3 m高度的日平均相對濕度變化趨勢相反,同日期之間變化趨勢相同,這與該期間降雪有關,降雪導致溫度偏低,則空氣水分含量增加,使相對濕度增大,棚內外濕度相差小。
由圖4可知,在兩個高度下,棚內外0.4 m高度日平均相對濕度分別高于棚內外3 m高度日平均相對濕度,棚內外日平均相對濕度變化趨勢相似,隨著高度的增加相對濕度逐漸減小,棚內日平均相對濕度較棚外變化幅度大,棚外因空氣狀態相同,因此日平均相對濕度變化幅度較小。棚內外月平均相對濕度高于70%,棚內0.4 m高度的日平均相對濕度以0.27 % /d的傾向率呈顯著(P<0.001)的增濕趨勢,棚內3 m高度的日平均相對濕度以0.08 % /d的傾向率呈不顯著(P=0.075)增濕趨勢;而棚外日平均相對濕度高于74%,棚外0.4 m高度的日平均相對濕度以0.24 % /d的傾向率呈極顯著(P=0.007)的增濕趨勢,棚外3 m高度的日平均相對濕度以0.26 % / d的傾向率呈極顯著(P=0.006)的增濕趨勢。主要原因是棚內相對密閉,透風少,阻擋棚內外空氣交換,水汽不易向外擴散,使棚內濕度較大。

圖3 彩條布覆蓋棚內外同一高度相對濕度日平均變化

圖4 彩條布覆蓋棚內外不同高度相對濕度日平均變化
通過對2015年1月庫爾勒地區上戶鎮哈拉蘇村梨園彩條布覆蓋棚內外溫、濕度差異分析表明:
(1)彩條布覆蓋棚內溫度高于棚外,隨著高度的增加溫度逐漸上升,全天溫度高于夜間溫度(21: 00—09:00,北京時間),一天中最低氣溫出現在09: 00左右,極端最低溫度高達-22℃。棚內不同高度月平均溫度比棚外高0.6~1.3℃,棚內夜間平均溫度比棚外高0.6~1.2℃,棚內平均最低溫度比棚外高0.6~1.8℃;1月上旬棚內日平均溫度比棚外高1.6~1.8℃,1月中旬比棚外高1.1~1.8℃,1月下旬比棚外高1.1~1.5℃。
(2)最低溫度持續時間是果樹受凍的原因之一,彩條布覆蓋棚內外低于-15℃均超過15 d,-15℃最大持續時長均為12 h,-20℃最大持續時長為7 h,表明低溫持續的時間對果樹凍害產生影響。
(3)彩條布覆蓋棚棚內日較差高于棚外,棚內外日較差變化趨勢一致,棚內日較差差值大于棚外,棚內外0.4 m高度日較差變幅較小,分別以0.30℃/d (P=0.001)、0.23℃/d(P=0.006)的傾向率呈極顯著的降溫趨勢,而棚內外0.3 m高度日較差變幅較大,分別以0.28℃/d(P=0.006)、0.23℃/d(P<0.001)的傾向率呈極顯著的降溫趨勢。
(4)彩條布覆蓋棚內日平均相對濕度高于棚外,在兩個高度下,棚內外日平均相對濕度變化趨勢相似,隨著高度的增加日平均相對濕度逐漸減小,棚內外月平均相對濕度大于70%,除了棚內3 m高度外,棚內外其他高度的日平均相對濕度呈顯著的增濕趨勢。
果樹受凍的原因是多方面引起,而低溫以及持續時間是香梨受凍的主要原因之一[12],彩條布覆蓋棚棚內低于-20℃最大時長為3.5 h,棚外高達7 h,且棚內日平均相對濕度高于棚外,由此可見,彩條布覆蓋棚起到保溫增濕的作用,但在管理上應預防低溫凍害和低溫高濕引起的病害。受太陽輻射的不均勻性和棚外氣象要素的影響,棚內氣溫空間分布是不均勻的,本研究未考慮到不同天氣條件下棚內外的溫、濕度分布差異,所以研究的內容和廣度需要進一步加深。
參考文獻:
[1]曹慧明,史作民,周曉波,等.植物對低溫環境的響應及其抗寒性研究綜述[J].中國農業氣象,2010,31(2):310-314.
[2]徐柏富.果樹凍害的發生與預防[J].黑龍江農業科學,2009(3):178.
[3]陳思今.庫爾勒香梨獨特品質氣候成因分析[J].巴州科技,2003,18(2):10-13.
[4]吉春容,鄒陳,陳叢敏,等.新疆特色林果凍害研究概述[J].沙漠與綠洲氣象,2011,5(4):1-4.
[5]楊艷超,劉壽東,薛曉萍.萊蕪日光溫室氣溫變化規律研究[J].農業工程科學,2008,24(12):519-523.
[6]吉中禮,崔鴻文.塑料大棚小氣候變化規律分析[J]西北農業學報,1997,6(1):61-64.
[7]高江林,李林芝.晉中地區節能日光溫室光照和溫度特性研究[J].山西農業科學,2007,35(6):83-86.
[8]郜慶爐,薛香,段愛旺.日光溫室內溫度特點及其變化規律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2003,22(6):50-53.
[9]于盛楠,吳志強,閆立奇,等.北方春季塑料大棚小氣候月變化分析[J].安徽農業科學,2010,38(7):3559-3560,,3574.
[10]吳敏,孫軍波,徐文文,等.慈溪地區日光溫室氣溫變化規律[J].農學學報,2013,3(07):30-32.
[11]符國槐,張波,楊再強,等.塑料大棚小氣候特征及預報模型的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13):242-248.
[12]張慧嵐.巴州地區2002年冬季香梨凍害成因分析[J].新疆氣象,2005,26(4):11-13.
[13]巴特爾·巴克,克熱木·伊力,匡玉疆,艾合買提·阿不都熱依木.庫爾勒香梨歷年冬季低溫評價及嚴重凍害成因分析[J].新疆農業大學學報,2008,31(6):17-20.
[14]匡玉疆,于強,陳霞.庫爾勒香梨凍害原因的分析與對策[J].新疆農業科學,2005,34(5):485-486.
EffectsofTemperature and Humidityon FragrantPearTrees Covered by Striped Cloth in W inter
LIYanzhi1,3,LIXinjian2,HUANG Jian3,LIZhanchao2,FAN Jinxia4,W U Xinguo4
(1.CollegeofGeographicalScienceand Tourism,Xinjiang NormalUniversity,Urumqi830054,China;2.Xinjiang Agricultureobservatory,Urumqi830002,China;3.InstituteofDesertMeteorology,China MeteorologicalAdministration,Urumqi830002,China;4.Korla MeteorologicalBureau,Korla841000,China)
AbstractTo discussthe change rules of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peartrees in field covered by striped cloth,a microclimate observation testhad been conducted on the Korla householdstown o'hara Sue village fragrant pear field during 2014-2015.The change rules of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ofinside and outside ofthe pear trees shed covered by striped cloth in January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mperatures inside of the she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utside,and the lowest temperature appeared at 9:00,the temperature outside ofthe shed was mainly influenced by solarradiation,and the numberofdaysbelow -15℃outside ofthe canopy were more than 15 d,the mean lasting hoursoflowerthan the below - 20℃was5 h,the longest duration was 7 h.The diurnal temperature range inside ofshed was higher than those outside, however,thediurnaltemperaturerangesinsideand outsideofshed had thesamechangetrends.The cooling ratesinside and outside shed at0.4 m high were 0.30℃/d(P=0.001)and 0.23℃/d(P= 0.006),respectively.Meanwhile,the cooling rates inside and outside ofshed at3 m high were 0.27℃/d(P=0.006)and 0.23℃/d(P<0.001).Theaveragerelativedailyhumidityinsideofshed was higherthan thatoutside,and they had the same change trends.The humidity decreased with an increasein high.Themean monthlyrelativehumidity insideand outsideofshed were allover70% , and therelativehumidityat0.4 m high showed an increasingtrend.
Key wordsshed covered bystriped cloth;fragrantpeartree;temperature;relativehumidity
中圖分類號:S16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0799(2016)02-0089-06
doi:10.3969/j.issn.1002-0799.2016.02.014
收稿日期:2015-07-13;修回日期:2015-10-22
基金項目:公益性行業(氣象)科研專項經費項目“風沙災害對綠洲農業的影響與評估技術”(GYHY201106025)、科技興農項目“彩條布覆蓋防御林果越冬凍害技術的中試與示范”。
作者簡介:李燕枝(1991-),女,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干旱區環境演變與農業氣象災害方面的研究。E-mail:281896341@qq.com
通訊作者:李新建(1965-),男,研究員,主要從事農業氣象與生態方面的研究。E-mail:lxj@id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