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軍
摘 要:快樂是人生的追求,更是人生的動力。教育不僅是一種“告訴”,它是一種喚醒,一種期待,一種熱望。
關鍵詞:尊重;自由;快樂
教育不是簡單的“傳道、授業、解惑”,而是對一個人的心靈不斷喚醒的過程。好老師就是烈火,會用自己愛的烈焰烘干學生潮濕的心,點燃學生干裂的材。每個孩子自出生以來,由于父母的基因所使都蘊有巨大的潛能,而且每個孩子的潛能是各不相同。孩子的潛能不一定是要靠練習來挖掘,而很多孩子的潛能要靠愛來挖掘,在愛的潛移默化中養成一些良好的行為習慣。
一、培養學習習慣,激發學習興趣,讓孩子學會閱讀
教育的任務就是喚醒學生沉重的主體意識。教育不是要改變一個人,而是幫助一個人,老師只要用自己的愛心、責任和良知,用對教育的全部激情與虔誠,用那顆對學生的拳拳赤子之心,去喚醒學生暫時沉睡的靈魂。喚醒學生自信之心是教育的根本。正因為如此,老師的激勵和引導能讓孩子從書中去感悟人生,從閱讀中汲取營養。在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過程中,老師可以采取各種鼓勵的措施,組織學生閱讀摘錄交流,給他們搭建一個交流平臺,讓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發現自我,確立自信,激發興趣,養成習慣。
二、體驗學習的快樂,做學習的小主人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育不僅是一種“告訴”,它是一種喚醒,一種期待,一種熱望。作為一個教師培養學生主要是教會他們動腦筋。主動學習遠比被動接受來得幸福。這樣他們就會養成一種主動學習、熱愛學習的行為習慣。
三、尊重學生,愉快的學習,自由自主的成長
把適合兒童年齡的那份童真還給他們,解放他們的頭腦,釋放他們的雙手,讓他們的嘴巴說他們自己想說的話,把屬于他們的空間歸還給他們?;貧w自主就是身與心的釋放,而我們追求教育的真正本質恰恰是人的解放,不是人的枷鎖。充分尊重和承認他們的興趣,不要試圖強加給他們成人的思維模式。讓孩子在學習中產生成就感,從而體驗到學習的快樂,并以此為動力,更加積極地、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當我們面對不同的學生時,應給予不同的鼓勵和贊賞,就會激發他們內心深處的希望和信心。快樂是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和擁有的,快樂對于他們來說是最重要的學習動力。
注:本研究是教育部規劃基金課題《寧夏西海固地區生態移民進程中農村基礎教育取向研究》(編號:13XJA88000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