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淑芬
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是基礎教育的緊迫任務。課堂教學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主渠道,目標教學是以學生實現教學目標為目的的教學活動。除了采用恰當的教學方法外,目標必須清楚、明確,也就是必須緊扣目標施教,才能在閱讀教學中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想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啟發
葉圣陶曾說過:“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教是為了不教”,也就是說關鍵是老師怎樣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把學習活動變為學生自己的事,在教學《司馬光》時,通過理解“一個小朋友掉進了水缸,別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這時司馬光是怎么做的?”我再提出,從司馬光砸缸救小朋友這件事你能提出什么問題?有的學生說:“司馬光為什么沒有慌?”有的說:“他為什么這么做?”等,這一個個問題必然會引起同學的思考。在老師的啟發、鼓勵下,提高了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二、參與
要想掌握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使學生由理性的認識上升到感性上的認識上,就必須讓學生動手操作。課堂上,學生是主體,學習上,學生應是主人。當我們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時,學生就會學、善學、樂學。如果學生被動地接受,就只能成為知識的臨時“儲存器”。如在教學《烏鴉喝水》時,我讓學生每人準備一個裝有半瓶水的,瓶口細且瓶子高的瓶子和適量的比瓶口小的石子,然后一塊一塊往瓶子里放,只是水面上升,到瓶嘴處。通過試驗,對烏鴉為什么能喝到水就弄清了。這樣多種感官參與教學活動,達到真正理解的目的。
三、導講
緊扣目標精講。精講是只講重點、難點、疑點,要提綱挈領,畫龍點睛。具體地說教師要準確把握住教材的重點和難點,抓住那些最重要、最本質、最有規律的知識內核,避免重點、難點、疑點的模糊性,因此在學生具備認識前提的情況下,做到“精講”。
四、激疑
俗話說“學貴有疑”,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異思維,每教學一篇課文,我就想辦法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讀,這樣學生就學得比較主動了?;蛘呤窃O計這樣的問題:“通過讀,你讀懂了什么或者有什么不懂的問題?!睂W生學會了質疑,形成觀點的交鋒,智慧的碰撞,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緊扣目標施教能體現出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核心,從而充分發揮語文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