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玉香
一、教材分析
投擲是江蘇省教研室編寫的《科學的預設 藝術的生成》水平二(三年級)體育課的教學內容。本單元的教學設計主要是讓學生能夠在輕松的環境中自主學習,能夠了解并掌握投擲的方法,掌握基本動作。通過觀察、嘗試、學練、討論、點評等,發展學生的力量、靈敏、柔韌等身體素質,促進團結協作能力及競爭能力的提高。
二、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學生能夠制作簡單的器材并進行身體鍛煉,了解單手投擲多種方法,知道與投擲相關的術語。
技能目標:學生通過不斷地嘗試能夠做出原地投擲的揮臂過肩動作,并能在安全的環境中進行投擲與游戲活動,提高力量素質。
情感目標:能觀察同伴進步或成功時的情緒表現,體驗到投擲與游戲活動時的快樂感受,培養學生自主體驗、創造探究練習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做出單手拋打紙球的揮臂動作。教學難點是:拋球高度適中和打球準確有力。
四、學情分析
針對三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具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有較強的集體榮譽感,但全身協調性差而且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生理及心理特點,我采用以游戲練習為主線,以誘導、啟發為策略,鼓勵學生發揮想象,大膽體驗并創新。同時通過相互比賽、自主學習和討論點評等方式,誘導學生進入角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保證了學生練習的密度,以及練習時的安全性。
五、教法與學法分析
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中我以游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以活躍單調無味的課堂氣氛,同時結合講解示范法、分組練習法、游戲競賽法、情境教學法、適時評價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交叉使用。以培養學生大膽體驗、勇于創新、敢于進取的學習精神,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重視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認識的主體、發展的主體,注重體現教與學合理的運行機制,從而達到讓學生通過不斷的體驗來掌握技能和鍛煉身體的目的。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師引導、啟發學生進行自主體驗,使學生動手、動腦,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學生自主體驗的同時,相互交流,討論探究,再結合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評價,激發學生在學習中建立自主創新的意識。在學法設計上,讓學生采用“聽、看、想、練、問、比”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自主體驗、自主探究和分組練習相結合,同時組織游戲,讓學生在運動中得到鍛煉,獲得快樂。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