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艷玲
如何利用多媒體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構建以學生為主體形象化、主體化和實體感為主要特征的現代教學模式,是教改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一、利用多媒體,情境激趣
多媒體輔助教學,形象生動、直觀,內容豐富,涵蓋量大,很受學生歡迎。運用多媒體不僅使課堂氣氛活躍,思維興奮,還增加了課堂色彩,教學亮點,更使教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學中,我注意運用多媒體營造氛圍,創設意境,激發興趣。如,學習音樂歌曲《草原贊歌》時,通過大屏幕打出了美麗無邊的大草原,美麗的羊群,像朵朵白云在綠色的草原上游動,草原上的兒童手拿鞭兒,放聲歌唱。這樣美麗的一幅畫面,讓學生用心靈去感受,營造了氛圍,創設了一種境界,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求知欲望,學生在感受音樂美的同時,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發現了生活美、自然美。
二、利用多媒體,創新板書
興趣是一種有積極作用的意識傾向,這種意識傾向必須在一定的環境中產生,通過多媒體創設與教學內容相應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
板書設計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好的板書設計主題明確,語言優美,提綱挈領又簡潔明了,便于學生記憶,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板書設計上,力求改革。比如,教學思想品德課《奉獻一片愛心時》時,隨著課文內容的深入發展,逐步打出孤兒——周賀,他由于有老支書、老廠長、鄉親們的資助由孤兒成長為一名大學生,他成才后,不忘人間哺育情,奉獻愛心回報人民,又隨課文和學生思維發展,分別打出他舍己為人照顧病人,為患者寄錢,給災區捐款,從而升華到“人間處處有真情,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關愛”,新穎、動感的畫畫,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思維。
三、利用多媒體,學科整合
如,教學思想品德《種子的力》時,首先用大屏幕打出在巨石縫隙中挺拔拉手的小草畫面,又用幻燈打出《夏衍》《種子的力》各篇片段。然后標明,此文字寫于1937年,在理解課文意義的同時,引導學生去思考,處在那個年代,種子的力代表一種什么力量?我又利用多媒體,簡介發生在1937年的盧溝橋事變,這樣,既啟發了學生思考問題,又培養了學生遇事善于動腦的好習慣,在完成本課教學任務的同時,更使學生對歷史事件打下烙印。
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永恒主題,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找好教材相應的材料,使教育不生硬,不牽強,起到水到渠成、潛移默化的作用。
參考文獻:
邢國軍.淺談多媒體在教學中的運用[J].魅力中國,2010(05).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