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向紅
迎著最后一縷夕陽,我和教導處的沈主任來到了小吉家。
雖然對小吉家的情況有所了解,但親眼看到她的家,我還是大吃一驚,在經濟比較發達的蘇州,竟還有這樣的家庭:破舊的墻壁、簡陋的家具、屋角還堆著撿來的一些垃圾;里屋里,一張小床緊靠在大床邊放著,到處散發著困苦窘迫。
因是個女孩,小吉一出生就遭到了爸爸的嫌棄,她媽媽因生病留下后遺癥,不會照顧孩子。外婆心疼小吉,把她抱回家。12歲的小吉不知道爸爸長什么模樣,只有外婆一家是她的親人。本來日子還可以這樣辛苦而幸福地過著,可小吉舅舅的生意破產了,一家7口人的生活就靠小吉舅舅打短工來維持。最困難的時候,小吉的外婆曾偷偷地到樓下垃圾桶里撿別人扔的食物吃。即使如此,小吉外婆還是頂住家人和經濟的雙重壓力,撫養著小吉。
聽著老人家的敘述、看著她滿臉的皺紋,任何人都會感慨她的隱忍和艱難、堅強和慈愛。白發老人,本應享受兒女的贍養,可是她不僅沒享受到兒女的照顧,反而要承擔起撫養兒女的義務。這個普通而偉大的老人,用實際行動給我們上了一堂“愛的教育”課!
老人對學校和老師給小吉的幫助是千謝萬謝,詢問小吉在校是否認真學習,是否聽老師的話?面對她的感謝,我羞愧不已!我為小吉做的還遠遠不夠。有這樣無私偉大的老人,支持學校的工作,我們還有什么話可說呢?
其實小吉是一個聰穎的孩子,每次我把作業布置下去,她總是第一完成,作業質量也不錯;聽話乖巧,愿意為班集體、為同學做事,是個好苗子。可是從小吉外婆的敘述中我們還是聽出了一些問題:小吉在家表現沒有在學校好,會與舅舅家的姐姐攀比、不肯幫外婆做事,不知道感激舅舅一家的無私付出。
了解了這些情況后,我們耐心地和小吉交流,引導她懂得自己現在的一切都是舅舅一家關愛的結果,要學會感恩;寫完作業要主動幫助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要多向優秀的表姐學習。
結束了一個多小時的訪談,心情比較沉重?;丶业穆飞希肓撕枚啵何覀儗@個孩子某些方面的教育有些不到位;對這樣的孩子,除了給予一些物質幫助、精神關愛以外,我們還要對她進行知恩圖報的感恩教育、陽光自信的健康心理引導;而我們的愛又要怎樣做才能不傷害孩子的自尊,讓她健康地成長呢?一個普通教師又要怎么才能用自己薄弱的力量幫助她快樂地成長呢?怎樣才能讓她學會生存、學會做人!
愿天下所有不幸的孩子都能得到關愛!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