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春艷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就是漢語拼音學習,它承擔著學生識字、閱讀的任務。但枯燥的拼音學習對于一年級小學生而言是非常困難的,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了一些有趣的方法,引起學生對拼音的興趣,讓他們積極愉快地度過小學學習中的第一道難關。
一、運用實物演示,激發學生興趣
把拼音的學習與實物相結合,幫助學生掌握某些字母的音和形。例如,教學聲母“f”和“t”時,我選用一根帶短柄的彎頭拐杖做教具。拐杖拄地可表“f”的形,拐杖豎直舉起可表“t”的形;再如,教學“d”時,我用一面小鼓和一支鼓槌作為教具。豎直靠近鼓槌與鼓組成的圖案,可表“d”的形,鼓槌敲擊小鼓發出的“的的的”的聲音可表“d”的音,讓學生直觀記憶字母。
二、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聲母j、q、x與ü相拼是拼音教學的一個難點,學生不易記住。我在教學時,采用制作頭飾、教兒歌、組織學生表演等形式進行。比如,兒歌“j、q、x”小淘氣,見到魚眼就挖去。為加強記憶,在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表演活動,讓四位戴有“j、q、x、ü”頭飾的學生上臺表演,其余學生大聲朗讀兒歌,在四位同學的即興表演中記住“j、q、x”與“ü”相拼的規律,然后在各組之間、同學之間進行類似的表演。
三、編創游戲,開展愉快教學
根據一年級孩子喜歡兒歌游戲的特點,我在教學時針對不同拼音的形狀創編成不同的兒歌或者小游戲,使孩子們在歡樂的氛圍中、在無意識的狀態下牢牢地記住拼音。比如在學習“ɑ”“o”“e”“i”“u”“ü”時,我通過兒歌:張大嘴巴“ɑɑɑ”,嘴巴圓圓“ooo”,嘴巴扁扁“eee”,牙齒對齊“iii”,撅起嘴巴“uuu”,口吹哨子“üüü”等一些方式,同時伴以簡潔、鮮明的節奏,再加上拍手伴奏的方法,使拼音字母易讀、易記,便于學生掌握。再比如教學三拼音時,如:zhua,采用分組游戲,學習效果非常好,把學生分成“聲母組、介母組及韻母組”,然后自由組合,分組拼讀,最后總結出三拼音的拼讀規律,即:聲短、介快、韻母響,然后讓學生反復練讀,學生便會在輕松愉快的游戲中學會三拼音。
拼音教學方法很多,但決不可讓學生死記硬背,那樣會讓學生對學習語言文字產生畏難情緒,對學習產生厭煩。要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及實際情況,合理選擇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讓學生輕松愉快、興趣盎然地學好拼音,為學生的終生學習奠定基礎。
編輯 姚曉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