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紅明
摘 要:現從教育者分析小學數學課本,確定基本內容對游戲教學法進行施用、以小學學生為主體,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為目標展開游戲教學、教育者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分析和總結游戲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和問題這幾個方面對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探究進行闡述和說明。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小學數學
游戲,一直以來都是從幼兒階段到成人階段,甚至在成人以后所提及最多的話題,因為游戲本身在一個人的這個階段中充當了啟迪的作用,游戲能夠培養此階段人的心理與智力。從幼兒到成人的這個階段是一個人身心成長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一個人的成長情況直接決定了其今后的發展高度,這也是“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句俗語的本質所在。我們不能不重視教育在這個時期的作用,因為教育起著引導人走向科學,走向理性的作用,教育能夠帶給人知識與氣質,所以在一個人的成長過程中,教育必不可少。但同樣地,我們也不能忽略游戲在一個人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因為游戲一方面能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一方面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增長其智力,并在心理上給予其成長契機。雖然在此階段人的抵抗誘惑能力不強,有可能玩物喪志,但是相信教育者給予學生積極有效的指導,必定能讓學生僅僅只通過游戲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而非沉浸其中。既然教育與游戲同樣不可或缺,那么將游戲與教育結合起來將會達到更好的效果,“寓教于樂”便是這樣的意思。在此我以小學數學為例,分析游戲教學法的應用探究。
一、教育者分析小學數學課本,確定基本內容對游戲教學法進行施用
考慮到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程度,小學課本的內容豐富而具有趣味性,讓學生在被課本內容吸引的同時,完成對小學知識的掌握、學習和應用。但是不是所有的小學數學知識都適合以游戲教學法進行教育?教育者要仔細甄別小學數學課本的內容,選取適合的小學知識點進行游戲教學法的展開。比如,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中涉及乘除法,教育者可以選擇10名同學來充當0~9這十個數,然后這十個學生握手為相乘、背對背為相除、站在一起為數字的十位和個位數字,這樣讓學生之間互相乘除得到結果,會發現所有和0乘除的學生最后還是0。這樣會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的學習興趣。
二、以小學學生為主體,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為目標展開游戲教學
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不要把這當成一堂課程來講解,而是要學生的全部參與和積極響應,這樣才有利于游戲教學法在小學生之間的展開。教育者可以把學生自身作為教育的范本展開教學,比如,在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課本知識中涉及軸對稱圖形,教育者可以讓學生將其手掌合在一起,再把手掌分開看看手掌的完全重合來聯想軸對稱圖形的特點和性質,以此來掌握軸對稱圖形的相關知識并進行問題的應用解答。
三、教育者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分析和總結游戲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和問題
在正常的教育流程中,教育者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自不可少,尤其在對于教學方法地應用上,教育者可以從與學生的交流之中獲得反饋,并在學生的建議中對教學方法的施用范圍和施用角度進行改變,讓學生適應自己的教學方法。而教學方法的施用過程,教育者也可以總結教學經驗,為以后的教學奠定基礎。
綜合而言,教育者首先應該分析小學數學的課本內容,選擇相應的知識進行游戲教學法的施用;然后教育者要以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為目標展開游戲教學;最后在學生的交流中分析不足之處,總結教學經驗。
參考文獻:
[1]尤麗麗.如何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興趣[J].快樂閱讀,2013(06).
[2]白曉林.情景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3(06).
[3]張坤.巧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數學興趣[J].學周刊,2013(06).
編輯 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