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須海
時間:2013年10月30日中午
地點:成都市錦江區成師附小華潤分校
事件:班主任老師將在該校舉行的朗誦比賽中,沒有遵守會場紀律的幾個學生帶到辦公室進行教育,要求他們回家寫書面檢查。下午學生李某某,在其自家居住的高層住宅小區墜樓身亡。
這一觸目驚心的教訓,不得不令我產生這樣的思考:這些孩子的心靈是否太脆弱了?一些小事尚且如此,假使他們長大后,遇到更大的挫折,又會如何?而造成他們這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其原因和父母在家的疼愛,和老師在校的庇護是否又有某些聯系呢?我們這些園丁是否應該在給予孩子們關懷、表揚的同時,還應該對我們的孩子們進行一些挫折教育呢?
一、在課堂教學中開展挫折教育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挖掘教材中有關不怕吃苦、不畏挫折的內容,采用“明晰道理、換位思考、滲透熏陶、付諸行動”等方法,教育孩子不畏艱難,以信心和勇氣面對困難、面對人生,為實現自己的奮斗目標而孜孜以求、努力奮進。例如,學習《海倫凱勒》時,從學生課外搜集到的材料中,知道海倫凱勒是美國盲聾女作家、教育家,一歲半時因病喪失了視覺和聽力,憑堅強的毅力戰勝了病殘,學會了講話,用手指“聽話”并掌握了五種文字。24歲時,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于著名的哈佛大學拉德克利夫女子學院。以后她把畢生的精力投入到為世界盲人、聾人謀利益的事業中,自傳作品《我生活的故事》成為文學的經典作品,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廣泛發行。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現成的教材或教師自己研發的教材都可滲透挫折教育,從人物中、事件中讓孩子懂得,面對挫折不是怨天尤人,灰心失望,而是把失敗的痛苦轉化為再奮斗的動力,鼓起勇氣,加倍努力,愈挫愈勇,最終成功。
二、在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強化挫折教育
1.創設挫折情境,提高孩子的挫折耐受力
挫折非人所趨,但人無法逃避。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挫折本身有很大的教育價值?!捌D難困苦,玉汝于成”。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適當的困難和挫折對于孩子健康心理的形成大有裨益。我們可專門設計一些越野、遠足等活動,讓學生感受痛苦,磨煉意志,“增益其所不能”?!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孩子承擔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務勞動和參與義務勞動中,克服對成人的依賴性,提高面對困難的承受力和解決困難的能力,逐步培養孩子吃苦耐勞、勇敢頑強的精神。
2.開展“我心目中的英雄”活動,進行榜樣示范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榜樣的感染下,學生能加深對挫折的認識,激起內在的上進熱情??蛇x取的榜樣有中外著名人物、有全國著名的少年英雄等,如現實中自造逆境、鍛煉自己的賴寧;失去雙臂、自強不息的成潔;身有殘疾、卓有成就的張海迪;少年失學、奮學成才的愛迪生、高爾基;忍辱負重、發奮著書的司馬遷……這是遠的榜樣,令人心靈震撼。同時身邊的先進,學起來更親切,如,下崗工人重新就業、創業等。
三、利用各種挫折事件,深化挫折教育
1.利用環境挫折,加強教育
由于某些條件的限制,人的某些需要、動機可能無法實現,對此準備不足,就可能導致心理失衡。每當班中班干部改選或大隊中隊干部調整時,人員變動總會較大,有些同學會因未選上,而導致心理失衡。針對這一情況,我總會在選舉之前,搞些“假如我落選”“為啥別人不投我的票”的小型討論,就可以防患于未然。
2.利用個體挫折,深化教育
當一個人的自我實現不能滿足時,就會產生挫折感。教師以敏銳的職業目光,及時捕捉孩子們身上的挫折事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進行教育,從而培養孩子們堅忍不拔的毅力、開朗坦誠的性格,以及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等。
但凡最終成就事業的人都是從挫折中鍛煉出來的。讓我們學校、家庭、社會齊努力,形成教育合力,科學地實施挫折教育,以培養孩子堅韌的意志力、克服困難的能力、奮發進編輯 楊 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