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兆強
什么是教師專業發展?小學教師如何實現專業發展?是許多農村小學教師感到迷茫的話題。不少農村教師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高大上的境界,自己不敢企及,因此只顧埋頭教書,不關注自己的發展。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不僅要熱愛教育,關注學生的成長,也要重視自己的專業發展。俗話說師高弟子強。一個具有高超教學技能和有師德修養的老師,才能更好地教育和感染學生,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不光要埋頭教書,更要抬頭看路,追求專業發展。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在專業思想、專業知識、專業能力等方面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過程。教師專業發展就是從教育新手逐漸成長為一個具有較高教學水平,并形成自己獨特教學風格的教師乃至教育家的成長過程。教師專業發展之路就在我們腳下,就在我們身邊。
堅持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不竭的源泉。人們常說:“教師要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為了使這桶水豐溢而甘甜,滿足學生的需求,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堅持學習,不斷積累。
教師要多讀書。讀書是與智者對話,讀書使人明智。教師要閱讀古今中外的經典文學作品,提高自身文學素養。更要研讀我國的古典詩詞,了解漢字的精妙,體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教學中更好地引領學生走進古詩詞的意境;閱讀科技類書籍,拓寬視野,擴展知識面,滿足不同孩子的需求;還要閱讀童話作品、兒童文學作品、少兒繪本,了解兒童心理,了解兒童看世界的視角,從而更好地引導學生認識世界,學習知識;教師要學習教育教學理論,不斷轉變教學觀念,用教育教學理論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另外教師還要經常讀報、看新聞,關心時事政治,及時了解國家大政方針,明確肩負的歷史使命,跟上時代發展步伐。
教師要學習現代教育技術,整合教學資源,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學習他人先進的教學經驗,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提高教學實效。
苦練教學基本功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礎。教師的主要工作是課堂教學,教學的目的是使學生得到發展,因此教師要苦練教學基本功,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水平。首先要關心愛護學生,尊重學生,做學生的朋友;其次要錘煉教學語言,做到語言規范,精煉準確;再次教師要做好角色定位,做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參與者、引導者。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教師要認真做好備課、上課等教學環節的工作,把握課堂結構,做到條理清晰,重點突出。課堂教學中既要傳授知識,更要注意學法指導和良好習慣的培養,采用多種方式調動學生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教師要大膽創新,勇于實踐,改革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結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助推劑。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學有法,教無定法。因此,教師要經常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總結和反思。通過反思發現與優秀教師的差距,通過反思找到自己教學中的成功和不足之處,從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堅持反思能不斷修正前進的方向,使心中的目標更明確。堅持總結和反思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助推劑,反思一次,進步一小步,不斷反思,就會進步一大步。葉瀾教授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但是寫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教師要經常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作深度反思,并把它寫下來,持之以恒,形成反思的習慣。這樣就會使自己的教學方法日臻完美,并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其實,教師教學的過程就是自己成長的過程,只是許多教師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只憑經驗日復一日地教書,沒有創新,教學效果不佳,也體會不到教學帶來的快樂。教師要成為自己的主人,重視自己的專業發展,要不斷學習,勇于實踐,在學習中成長,在反思中進步。只有這樣才能一步一步走向幸福教育的境界。
編輯 孫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