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花
【摘要】 先進網絡技術和Internet的有效整合,促使4G移動通信系統得以蓬勃發展,而且因具備高速率、高兼容性、高靈活性以及低成本等顯著優勢能夠滿足現實所需的多種功能。對此,筆者就4G移動通信系統的網絡接入技術作了重點分析,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 4G移動通信系統 網絡接入技術 3G網絡
不可否認,2G網絡到3G網絡的發展和轉變為社會生活和生產活動提供的服務更為便捷而快速,可是隨著人們需求的不斷增多和要求的提高,3G網絡的不足逐漸暴露,此時4G移動通信系統應運而生,極大的改善了現狀,很好的適應了高速多媒體快速增長的業務需求,進而促進了移動通信系統的健康發展。
一、4G移動通信系統概述
4G移動通信系統并非一種新興技術,而是以傳統的通信技術為基礎,結合利用一些更為先進可靠的通信技術,來實現無線通信網絡效率和性能功能的提高,若3G技術可以營造一個高速傳輸的無線通信環境,那么4G網絡便屬于無需電纜的超高速無線網絡。可見,較之3G網絡,4G移動通信系統更能適應復雜多變的通信環境和社會需求。
具體而言,4G移動通信系統是一個高度自組織、自適應的網絡,對結構可進行自我管理,通過應用調制調解、軟件無線電、智能天線、多址接入等多種突破性技術,可以支持更為豐富的移動業務,如會議電視、虛擬現實、高清晰度圖像等等,即經信息系統、娛樂、個人通信、廣播等之間的組合,為用戶提供廣泛、安全、便捷的多種業務;同時數字寬帶技術的應用,使得用戶容量和數據傳輸速率得到了提升,且具有優良的網絡兼容性和靈活性,從而可以滿足不同類型用戶的需求[1]。如此一來,在復雜多樣的環境中應用4G移動通信系統,均可實現信號的正常接收和發送,可見其適應性、靈活性、智能性優勢顯著。
二、4G移動通信系統的網絡接入技術分析
2.1主要技術分析
為進一步適應和滿足不斷增長的移動網絡應用需求,4G移動通信系統納入了諸多關鍵性技術,如上述提及的抗信道干擾、抗噪聲性能良好的OFDM技術,更為靈活便捷、選址空間更大、安全性能更高的IPV6技術,分集和發射性能更加優良的無線鏈路增強技術,有助于減少無線信道衰落、提高系統容量的MIMO技術,利于容量限制減少、防止用戶相互干擾的多用戶檢測技術,提高通信容量、可快速定位移動臺的智能天線技術,以及可高效傳輸數據、保障信息質量的空分多址技術等等,這些技術的綜合應用,通過極大的改善4G網絡的性能,為用戶提供了更加靈活智能、安全高效的移動網絡服務體驗[2]。
2.2接入技術分析
建立在全IP的開放式移動網絡是4G移動通信系統的核心網,因其對多種無線接入協議具有兼容性,故可對核心網絡進行靈活設計,從而無縫互聯不同的網絡,允許接入各種空中接口,且無需考慮無線接入到底采用何種協議和方式便能夠實現IP業務的提供。
與2G網絡或3G網絡相比,4G移動通信系統的設計架構有一定程度的簡化,具體來說支持基于IP網絡寬帶無線接入的架構基礎有全網和子網之分。其中全IP網絡架構中的基站不僅可以傳輸物理信號,而且可對無線資源加以有效管理,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接入路由器的作用和功能。美中不足的是該種架構設計形式成本較高,且在移動終端切換和IP地址配置過程中需要耗費較大的資金、物力和人力,故需要綜合多方因素合理應用。而建立在子網基礎之上的IP架構可利用相鄰的結構基站經IP接入網中的路由器完成接入過程,且基站和接入的路由器分別負責管理第二層協議和第三層協議,若在相鄰基站之間的用戶需要切換操作,只需調整第二層切換協議即可,與第三層的移動IP地址無關。其實在4G移動通信系統網絡接入環節中,OFDM技術發揮了很大作用,即其作為一種多載波高速率調制技術,可對傳統的通信系統進行信道劃分,使其成為多個互不相干的正交子信道,使得較高傳輸速度的串行數據庫轉化為多個較低傳輸速度的并行數據流,以此降低信號干擾,提高信息傳輸效率和質量,而且性價比較高,可為4G移動通信系統提供更好的方案[3]。雖然4G移動通信系統彌補了3G網絡的缺點和不足,有助于網絡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極大提高,不過也面臨著一定的難題,如難以統一標準,理論速度不易實現,設施難以更新,受障礙物影響地區信號較弱等等,這些均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4G移動通信系統的順利發展和廣泛應用。因此我們在展望其美好未來的同時更應加大技術研究和創新力度,使其更好的服務于移動通信市場。
結束語:綜上所述,4G移動通信系統作為一種多功能集成的寬帶移動通信系統,其自身的出現和發展對于滿足市場需求、提高網絡服務質量意義重大。不過雖然其優點突出,效果可觀,但畢竟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故為長遠發展,我們還必須強化4G移動通信系統在設計、安裝、運行以及維護等方面的研究和實踐。
參 考 文 獻
[1] 郭晶宇. 4G移動通信系統的網絡接入技術研究[J]. 信息通信,2015,10:235-236.
[2] 史君霞. 關于4G 移動通信系統的特點及技術分析[J].新技術,2014,09:50-51.
[3] 徐儉. 淺議4G 移動通信技術[J]. 技術前沿,2014,13: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