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順 王一娜
【摘要】 如今,移動通信網絡中的室內覆蓋系統已經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在無線寬帶技術的發展中,TD-LTE與WLAN系統為其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但考慮到兩個系統之間的某些頻段較為接近,對兩個系統進行共同建設時,必須處理好兩者之間的干擾和控制等問題。本文就TD-LTE與WLAN系統在室內環境中的共存場景進行相關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 TD-LTE WLAN 共建共存 干擾分析
引言:隨著社會的進步,無線通信技術也在不斷向前發展。3GPP組織在其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它不僅推動了移動通信技術的標準化,而且在R8標準中推出了LTE,即長期演進技術,旨在進一步加強無線空中接口的傳輸效率。09年3月份,3GPP組織為完成LTE的商業化部署,正式凍結LTE版本R9,此舉為其部署創造了條件。接下來,在13年12月份,我國開始了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即4G時代,表明4G在中國正式商用的大門已經打開,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及中國電信均被官方授權,并發放TD-LTE牌照,表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TD-LTE已經隨處可見了,我國無線寬帶技術也得到極大的刺激和促進。
眾所周知,2350~2370MHz是TD-LTE在室內的工作頻段,而WLAN系統的頻段為2400~2483MHz,即室內分布系統中兩者可能存在鄰頻共存干擾的問題。建立室內覆蓋系統雖可有效改善這一問題,但其較大的維護難度及總體投資的經費均有較大提升。所以,對TD-LTE與WLAN兩系統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TD-LTE室分系統的設計思路
TD-LTE室分系統具體設計思路如下圖所示。
二、WLAN系統與TD-LTE系統的干擾分析2.1系統干擾的主要模式
首先,TD-LTE與其他系統的干擾模式主要從兩個角度說明,即其他系統與TD-LTE系統的干擾及TD-LTE與其他系統的干擾。其中,其他系統與TD-LTE系統的干擾主要有以下四種:①外部系統基站與TD-LTE移動臺的干擾;②外部系統基站與TD-LTE的干擾;③外部系統移動臺與TDLTE移動臺的干擾;④外部系統移動臺與TD-LTE基站的干擾。類似地,TD-LTE與外部系統的干擾也主要有以下四種:①外部系統基站與TD-LTE移動臺的干擾;②外部系統基站與TD-LTE基站的干擾;③外部系統移動臺與TD-LTE移動臺的干擾;④外部系統移動臺與TD-LTE基站的干擾。
2.2干擾分析
本次分析運用最小允許耦合損耗計算方法(又稱確定性分析),來確定干擾的具體參數,即得出各系統間干擾的影響減少到合適程度所需的隔離要求。系統之間隔離度的具體要求為,共同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系統時,各系統均能在互不干擾的前提下進行可靠的工作,且能滿足各自所需的技術指標時所需采取的防護程度。
2.2.1雜散干擾分析
雜散干擾,即一個系統頻段外的雜散輻射落入到另外一個系統的接受頻段內造成的干擾。雜散發射主要包含四種,寄生發射、諧波發射、變頻產物及互調產物。假設出現干擾基站沒有提供足夠的帶外衰減,或者兩基站之間缺少合適的隔離,可能直接導致接收機靈敏度減弱、造成一定的性能損失或者增加接收機噪聲門限。因此,在解決雜散干擾中,我們主要保證各個接收系統與發射系統的雜散干擾在一個恰當的范圍內。對雜散干擾進行分析時,主要考慮本系統帶寬內的空間噪聲功率與外部系統的帶外雜散落到該系統帶寬內的功率,空間熱噪聲功率與雜散功率越接近,對系統靈敏度有著越大的影響。
2.2.2阻塞干擾分析
眾所周知,任意一臺接收機均存在一個特定的接收范圍,當接收功率超過該接收機所能承受的最大功率時,必然使得接收機產生飽和阻塞。阻塞干擾是指當強的干擾信號與有用信號同時加入接收機時,強干擾會使接收機鏈路的非線性器件飽和,產生非線性失真。只有有用信號,在信號過強時,也會產生振幅壓縮現象,嚴重時會阻塞。產生阻塞的主要原因是器件的非線性,特別是引起互調、交調的多階產物,同時接收機的動態范圍受限也會引起阻塞干擾。
總結:為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在提高WLAN與TD-LTE網絡建設質量的同時必須嚴格控制兩系統共存共建時的互相干擾。筆者主要結合不同的室內場景,分析了WLAN與TD-LTE之間的干擾問題,并針對這類問題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為提升網絡建設質量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 考 文 獻
[1]高峰,高澤華等.《TD-LTE技術標準與實踐》.人民郵電出版社,2012.01.
[2]史東. TD-LTE室內分布系統建設方案研究. TD-LTE網絡創新研討會,2011.
[3]中移動 TD-LTE組網技術交流.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