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碩 齊超 劉曉勝 趙猛 丁慧敏 劉曉芳
【摘要】 研究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是研究生教育培養的重要課題,也是研究生教育培養的難點問題。工科研究生作為全國研究生的重要分支,有其自身的顯著特點。研究生通過助教工作既可以提高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又可以通過助教工作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雖然研究生助教工作進行較為完備,但是研究生個體和群體的差異性使得研究生助教工作必須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發展,不斷創新。本文認為應結合工科研究生的特點,分析工科研究生助教工作模式,探索新時期工科研究生助教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關鍵詞】 研究生 工科研究生 助教 工作模式
一、引言
研究生助教是高校教學的輔助力量,是研究生教學的重要輔助系統,是研究生實現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重要平臺和重要載體。研究生助教工作模式的分析和探索是研究生教育培養的重要課題,也是高等學校研究生教育培養的難點問題。1988年國家教育委員會頒發了《高等學校聘用研究生擔任助教工作的試行辦法》,主要意圖是為了適應師資隊伍的建設需要,加強研究生的實際工作能力。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不斷進行,研究生助教已經成為本科生實驗教學的重要環節,緩解了高校的師資壓力和繁重的教學壓力,豐富了實驗教學手段,促進了本科生實驗教學模式的改革。對于研究生來說,助教工作不僅是研究生培養階段的實踐環節,也是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對自身的工作能力及溝通能力的提高。
近年來,研究生助教管理工作日臻完善,已經具備完整的工作體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高等學校的不斷增多和壯大,教學模式的不斷改革和創新,研究生個體和群體的差異性等等,使得研究生助教工作必須緊跟時代的節奏,不斷發展,不斷創新。目前,在崗位設置及工作模式方面,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生還沒有明顯的工作模式區分,崗位設置主要圍繞本科生的實驗及基礎教學,聘任方法及工作模式比較單一。因此,助教工作在配合教學工作的基礎上,也應適應高校教育改革的發展,使其更加多元化和規范化。
二、研究生助教工作的內容及現狀分析
2.1助教崗位聘任原則
研究生助教主要協助本科生主講教師完成教學中的課堂實驗指導或承擔理論課授課以外的部分工作,可分為:實驗課助教和理論課助教,目前以實驗課助教為主。助教崗位根據課程的類型、選課的人數、課程學分來設置,課程主要為:本科生公共基礎課、公共實驗課、專業基礎課,以及研究生的實踐課。聘任崗位先由相關部門根據課程類型、教學內容及選課人數進行審批,崗位名額確定后,向研究生公示崗位信息。學生一般根據自己的專業方向、個人時間、對課程內容熟悉程度、主講教師是否熟悉等因素確定申請的崗位類型,主講教師在聘任前先對申請者進行簡單的面試考核,并向申請者說明崗位職責,聘任學生和主講教師進行雙選后確定受聘者,受聘學生根據學校要求提交聘任申請表等材料。研究生受聘后,根據學校要求,主講教師應對受聘學生進行崗前培訓,培訓合格后方能上崗。崗前培訓是研究生能否勝任助教工作的關鍵,通過崗前培訓,受聘學生能清晰的了解課程安排、課程內容、工作內容及管理要求等。
2.2助教工作的內容
研究生助教根據主講教師的要求協助完成教學工作,工作可分為課內協助和課外協助兩部分,無論是實驗課助教還是理論課助教,一般都會涉及到兩方面的工作內容。課內協助是指課堂上協助任課教師完成教學工作,主要包括:隨堂聽課,維護課堂教學秩序、課堂考勤記錄,協助答疑及實驗指導等工作。課外協助是指協助完成課堂外的其他事務性工作,主要包括:課前準備工作、批改作業、課外答疑、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等工作。從工作內容上來說,研究生助教是任課教師的助手,為教學工作做了大量的輔助工作。一個良好的助教,不僅可以完成任課教師分配的簡單事務,還可以協助任課教師做好資料搜集工作,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甚至向任課教師提出一些授課建議。并且,任課教師可根據助教反饋了解課堂教學效果,改進教學方法。也就是說,良好的研究生助教在協助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2.3助教工作的認識
在助教工作中,研究生助教和任課教師對工作的本身有著不同的認識。任課教師對能否聘任優秀的研究生助教比較重視,除了希望助教具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時也希望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協調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能自覺主動的融入到課程教學中。任課教師認為,一個優秀的助教不僅能幫助任課教師緩解教學壓力,對課程質量的提高也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在聘任初期卻很難判斷學生是否能夠勝任。在聘任初期,任課教師僅通過簡單的面試判斷是否聘任申請崗位的學生,主要通過學生的專業方向、語言表達能力等方面簡單判斷是否聘用。在實際聘用過程中,如果發現學生不能承擔預想的教學工作,也無法將其淘汰,只能降低工作難度,這樣使助教的協助作用大大降低。對于受聘的學生,助教工作除了可以獲得必修的實踐學分,其主要目的是想通過助教工作對專業基礎知識進行鞏固,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及溝通能力。因此,大部分學生側重于聘任本專業方向的基礎課程,并更愿意聘任熟悉的教師,如自己的導師、研究所的老師,這樣更加便于學習和溝通。除此之外,大部分學生非常重視自身工作能力的提高,受聘學生認為,在助教工作中自己不再是學生,而是以教學工作者的身份來完成自己的工作,具有相應的工作職責,工作中需不斷豐富自己的基礎專業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協調能力、溝通能力和總結能力。同時,受聘學生認為這將是未來工作應具備的基本素質和專業能力。
三、研究生助教工作模式的探索
3.1規范性崗位的合理設置
由于課程的差異性,不同課程的助教工作難度也不一致。例如,本科生基礎公共課的教學內容主要為基礎理論,碩士研究生就能滿足課程助教的要求;而個別的本科生專業實驗課、國際共建課、研究生課程,則需要具有較高科研背景和綜合實驗能力的博士研究生。但是,對于助教崗位的具體要求和人員需求,一般不會體現在崗位設置的公示中,也就是說,學生通過公示的崗位設置表無法了解到崗位的實際人才需求、工作內容,無法判斷是否勝任該項工作,更多是通過對課程或任課教師的熟悉程度申請崗位。與此同時,任課教師也無法通過崗位公示體現相應的工作需求,在崗位設置公示后,還要花較多經歷去篩選學生。因此,在助教崗位設置前,應先由任課教師提出崗位需求,需求可包括研究生的年級、專業、應具備的理論基礎、工作時間等,并由任課教師明確崗位具體工作內容。任課教師提出需求后向學院或學校進行申報,審批后由學校統一公布助教崗位設置表、崗位要求、任課教師的聯系方式。學生根據崗位設置的具體情況,判斷自己是否符合崗位聘任標準,并在規定時間和任課教師取得聯系,任課教師根據面試情況確定最終聘任人員,并將最終聘任人員及預計工作量反饋到學院,學院審核通過后將最終結果報到學校。
3.2靈活多樣的助教工作模式的建立
目前,研究生助教的工作內容僅面向實驗課教學和理論課教學。而國際交流活動、高校間的暑期交流活動、開放式的實踐交流平臺等開放式的互動實踐交流模式,也可以設置助教崗位,這種研究生助教形式可以稱為實踐助教。目前,高校實行“三學期制”,鼓勵學生在小學期內積極參與國內外的實踐交流活動,以此來加強學生的科研能力、交流能力和創新能力。因此,很多高校在小學期中組織夏令營、科研交流、國際學生交流、開放重點實驗室等活動,促進國內、國外的學生來本校交流學習。由于實踐交流活動具有時間集中,工作量大,準備性事務較多等特點,且交流活動要提前進行準備,時間上與教師授課、學生畢業的時間相沖突因此,實踐助教可作為一種靈活的方式協助實驗室、學院做好相關工作,以此減輕教師壓力,使交流活動的質量得到明顯提高。
3.3發揮博士研究生的助教作用
博士研究生擔任助教的積極性不高,主要是由于博士生更加關注導師的課題和學術研究,由于在聘任初期的崗位設置不規范,缺乏針對性和崗位說明,博士生往往不愿意承擔較為簡單的教學輔助工作。相對于碩士生來說,博士生具有較強的科研能力,較強的實驗設計能力,并具備理論創新性及專業前沿知識,更加適合設計性較強、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的教學輔助工作,實際上,博士生在教學輔助和實踐交流中具有重要意義,博士生助教有利于精品課程、國際共建課程、研究性課程的開展,并且有利于開放式的實驗教學及學術交流的開展。因此,應明確博士生在助教中的作用,明確崗位設置標準,鼓勵博士生在學術交流、開放式實驗教學、研究性課程中聘任助教,并鼓勵連續聘用博士研究生,良好的運用博士生助教,不僅可以緩解師資壓力,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促進教學方法的創新。
四、結論
研究生助教聘任工作決定了助教工作的好壞,因此,應加強崗位設置的針對性,明確區分博士生和碩士生在助教工作的作用,發揮博士生助教在教學中的促進作用。隨著高校教育改革,研究生工作模式不應局限于協助授課,還應有新的拓展,可發揮研究生助教“教與學”的互動性,讓研究生助教參與到開放式的實踐交流活動、互動式的實踐教學中,提高實踐教學、學術交流質量。
參 考 文 獻
[1] 張利, 耿曄, 邵琳. 研究生助教、助研、助管工作的 探索研究[J]. 中國電力教育. 2009, (7): 191—193.
[2] 房丹, 扈旻. 助教博士生在實驗教學改革中的作用[J]. 實驗基礎與管理. 2006, (9): 127—129.
[3] 陳新忠, 李芳芳. 普林斯頓大學研究生培養模式探析[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 25(2): 85-90.
[4] 梁傳杰, 畢珊珊. 研究生培養模式研究之反思[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5, 25(2): 11- 15, 62.
[5] 吳慧玲, 冷嘉璐. 全面收費政策下研究生資助體系研究[J]. 長春師范大學學報. 2015, 34(3): 145-147, 144.
[6] 楊金華. 新型知識生產模式下研究生導師指導模式探究[J]. 黑龍江教育. 2015, 1134(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