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正水
摘 要:本文主要闡述了受控定向鉆探技術在科鉆施工中的應用,結合工程實例,重點介紹了人工孔底的建造方法、鉆孔側鉆的施工程序,總結了螺桿鉆造斜的技術要點和注意事項。
關鍵詞:受控定向鉆探;封孔;側鉆;螺桿
目前,鉆探技術仍是地殼探測工程唯一有效的證實手段。我國科學鉆探與固體礦床勘探孔深很多已超過3000m。隨著鉆孔深度的增加,出現了一系列難以預料的孔內施工難題。孔內事故的處理(繞障)、鉆孔軌跡的控制、油氣田的增產以及危機礦山的救治都離不開受控定向鉆探技術。
本文著重介紹封孔側鉆技術在南嶺NLSD-1科鉆孔中的實際應用。由于該孔地層強促斜,鉆孔頂角自然上漂造斜率5~8°/100m,為滿足科鉆質量要求,必須采取糾偏措施,以及為保證特殊地層巖心采取率,某些孔段采取被迫先取心后封孔側鉆糾正鉆孔軌跡的方法。本科鉆孔利用了5LZ73、YL65、YL54系列螺桿鉆、LHE-2000隨鉆定向儀、FYD-2200全液壓動力頭式鉆機等機具。在南嶺NLSD-1科鉆孔中,共進行了三次側鉆及96次造斜(糾偏),收到滿意效果,在地層極其復雜的情況下鉆孔能夠保持正常施工。可以說,受控定向鉆探是大陸深部探測不可缺少的輔助手段之一。
1 受控定向鉆探在南嶺NLSD-1科鉆孔中的應用
南嶺NLSD-1科鉆孔位于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銀坑鎮銀坑礦田內,是由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13地質隊承擔的《華南于都?—贛縣礦集區科學鉆探選址預研究》3000m科學鉆探工程任務。
該孔設計孔深3000m;鉆孔設計開孔頂角0°;鉆孔終孔直徑≥Φ76mm(實際終孔口徑Φ97mm);鉆孔彎曲度﹤1°/100m。該孔共進行了三次側鉆,本文以第三次側鉆為例詳細介紹封孔側鉆的施工工藝、特點及注意事項。
1.1 封孔側鉆主要原因
1683.34~1764.36m孔段,為長孔段連續煤系地層。由于該孔段地層膠結性差,軟、硬互層,構造破碎,且鉆遇大量煤線,因而地層穩定性較差,鉆孔易產生坍塌、縮徑、巖層錯動、孔斜超差等情況。因地層原因而造成如下問題:
(1)鉆孔頂角上漂而需造斜糾偏;
(2)為保證重要孔段巖心采取率造成的鉆孔軌跡的嚴重偏離,需封孔側鉆。
為此,經項目部研究決定封孔側鉆,得到課題組批準后,開始具體實施。
1.2 封孔側鉆施工工藝流程
封孔→(透)清孔→磨平孔底→校正孔深→孔斜測量→定向安裝角確定→造斜鉆頭選擇及螺桿鉆地面試驗→地面定向→消除裝和差→下鉆至預定孔深位置→孔底定向→安裝反扭矩裝置→螺桿鉆啟動→造斜鉆進→隨鉆監測→造斜段延伸→提鉆→穩斜鉆進→擴孔。
1.3 建造人工孔底(封孔)
人工孔底的建造質量關系到側鉆成敗,必須十分重視。
根據地層巖性及孔斜情況,側鉆起始點最佳位置在孔深1580.00~1584.00m孔段。因此計劃水泥封灌孔段:1570.00~1750.00m,計180m。
1.3.1 灌漿前準備工作
(1)干水泥用量計算
灌注前Φ97mm口徑孔深1750.89m,超徑系數選1.2,水灰比按0.45;需灌注孔段水泥漿體積計算:0.785*0.097*0.097*180*1.2≈1.59538m3;干水泥用量為:1.59538/0.83≈1.922(噸),實際采購2.0噸干水泥。
(2)替漿水計算
為保證灌漿質量及鉆桿安全,采用兩段式灌漿方法,替漿水分段計算。
第一次替漿水計算:必須能完全排空Φ71mm繩取鉆桿內容積,Φ71m鉆桿內徑0.058m,總長度1558m(1750-Φ50mm鉆桿192m=1558m)--0.785*0.058*0.058*1558+0.1(地面管線損失)=4.21m3;
第二次替漿水計算:0.785*0.058*0.058*(1558-90)+0.1=3.98m3;
(3)水泥及處理劑準備
干水泥用量: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2.0噸;
三乙醇胺用量(0.1℅):2.0kg;
NaCl用量(1℅):20.0kg;
清水用量:900kg(0.45*2.0=0.9噸);
早強劑用量(3℅):60kg;
性能:水灰比0.45,水泥漿比重1.83g/m3。
(4)設備、機具準備
鉆機、水泵檢查及更換易損件:鉆機性能狀態保持良好;更換水泵皮碗、封水圈等;準備灌漿器具、灌漿鉆桿、工具、接頭;水泥漿攪拌設備檢查及清理;泥漿池、灌漿池清理;清水供應系統檢查等。
1.3.2 水泥漿配制方法
材料基本加入次序:清水—干水泥—早強劑—食鹽溶液—三乙醇胺。
向攪拌桶內加入225.00kg清水(每次加量由攪拌桶容積決定)—均勻倒入0.5噸干水泥—加入15kg早強劑—(水泥攪勻無團塊后)加入5kg食鹽融化的溶液—加入0.5kg三乙醇胺—攪勻后放入灌漿池—重復以上程序再配一攪拌桶放入灌漿池—等待灌注。
1.3.3 水泥漿灌注
操作人員分工及崗位安排:分供水崗、統計測量崗、水泥漿配制崗、泥漿泵崗、司鉆崗、孔口崗、塔上崗等,并有專人指揮。
(1)漿管線級配(自下而上)
螺旋側噴式孔底灌漿器長度0.80m—Φ50mm鉆桿10立根計191.20m—Φ71mm繩取鉆桿—主桿—水龍頭—2.0吋高壓膠管—泥漿泵。
(2)水泥漿灌注方法及過程
第一次灌漿:
①灌漿器下至孔深1750m處,泵入前置液2.0方(用清水);
②泵送由1.0噸干水泥配制的水灰比0.45的水泥漿;
③泵入后置液0.1方(用清水);
④泵入替漿水(用稀泥漿)4.21方;
⑤替漿完畢,提5立根Φ71mm鉆桿,至孔深1658米處,用稀泥漿沖鉆桿內壁。
第二次灌漿,重復以上程序,替漿完畢,再提6立根,沖孔,提大鉆。
1.3.4 水泥候凝及封孔質量檢查
灌注8h后即可沖浮灰,配Φ97mm透孔鉆具下鉆沖掃浮灰至孔深1570.12m處,水泥能承受鉆具重量,但回轉進尺較快,沖孔換漿除渣,有水泥渣返出,確定水泥已凝固,但結石強度太低,提鉆候凝。48h后下Φ97mm取心具,取水泥心檢驗水泥結石情況,以便確定側鉆時間。經對取出水泥心分析,可以開始進行側鉆工作。因1580~1584m為較佳側鉆地層,決定在此孔段側鉆。Φ97mm取心鉆進至1579.44米后,提鉆,下Φ97mm磨孔鉆具沖掃孔,孔底磨平干凈后提鉆,準備造斜。
1.4 螺桿鉆側鉆施工
側鉆鉆具級配(自下至上):造斜鉆頭—螺桿鉆配1.0度彎外管—1.0度彎接頭—Φ71mm無磁鉆桿3.0m—Φ71mm繩取鉆桿—Φ89mm主動鉆桿—水龍頭—地面管線。
1.4.1 定向方法
①地面定向,消除裝和差。
②孔內定向:螺桿鉆定向安裝角以糾方位為主兼降頂角,定向儀器反復提放三次,誤差小于2度,記錄有關數據及現象,安裝反扭裝置,準備側鉆鉆進。
1.4.2 側鉆鉆進操作
第一次入孔鉆具級配:Φ75mm肋骨式電鍍不取心造斜鉆頭—YL54螺桿鉆配1.0度彎外管—1.0度彎接頭—Φ71mm無磁鉆桿—Φ71mm繩取鉆桿。定向安裝角169.4°。
鉆進參數:鉆壓500~1000kg,泵量194L/Min,泵壓1.6Mpa。首回次側鉆純鉆時間15h,側鉆孔段1579.44~1581.70m,進尺2.26m,鉆頭順老孔孔壁跑,因YL54螺桿鉆具剛性差,首回次側鉆效果不明顯。
第二次入孔鉆具級配:Φ75mm外肋骨式電鍍不取心造斜鉆頭—YL65螺桿鉆(1.0度彎外管)—1.0度彎接頭—Φ71mm無磁鉆桿3.0m—Φ71mm繩取鉆桿。螺桿鉆定向安裝角148°。
鉆進參數:鉆壓1000~1500kg,泵量149L/Min,泵壓2.0Mpa。純鉆時1240min,側鉆孔段1581.70~1584.48m,計2.78m,孔口有巖粉返出,側鉆有效果。余尺鉆完,加桿再定向繼續造斜,定向安裝角148°,進尺0.35m后泵壓高至8Mpa,確認鉆頭損壞,停泵提鉆。側鉆孔段1584.48~1584.83m,純鉆時2h。第三次入孔鉆具級配:Φ75mm電鍍取心式造斜鉆頭—YL65螺桿鉆(1.0度彎外管)—Φ71mm無磁鉆桿3.0m—Φ71mm繩取鉆桿。定向安裝角148°。
鉆進參數:鉆壓1000~1500kg,泵量149L/Min,泵壓2.0Mpa,純鉆時16h,孔段1584.83~1587.68m,計2.85m。余尺鉆完加桿定向繼續造斜。工具面角155.8°,鉆壓、泵量、泵壓同上,進尺至孔深1589.90m時泵壓升至3.5~4.0Mpa,進尺變慢,疑鉆頭損壞,提鉆檢查,有2.0m小巖心,鉆頭內孔堵塞。側鉆孔段1587.68~1589.90m,計2.22m,純鉆時580min。
側鉆有效進尺孔段1582.26~1589.90m,計7.64m,新孔已完全形成。
1.4.3 穩斜鉆進及擴孔
側鉆成功后,用帶三扶正器鉆具進行穩斜鉆進3~5m,以延伸造斜效果,保證鉆孔圓滑。擴孔時擴孔鉆具必須帶下導向的。
2 受控定向鉆探用于側鉆施工的關鍵技術
2.1 造斜工具的選擇
根據孔深、孔徑、巖石硬度、鉆孔傾角大小、孔壁穩定性、鉆桿、設備以及鉆探工藝等條件進行螺桿鉆選擇。深孔造斜需考慮螺桿鉆具的背壓、額定鉆壓及密封。螺桿鉆外徑必須小于兩級鉆孔直徑。視鉆孔傾角及地層促斜情況,使用雙彎螺桿鉆或單彎螺桿鉆。造斜件可以是彎外管或彎接頭,或是兩者組合(雙彎)。為增加造斜強度,可用雙彎組合或彎外管處補焊背板。深孔造斜不提倡單獨使用彎接頭。側鉆施工,通常采用1.5°彎外管或1.0°彎接頭與1.0°彎外管組合。繩索取心鉆孔,彎外管以1.0°為宜。螺桿鉆定向接頭內徑要保證斜口引鞋的順利通過。由于螺桿鉆多與磁性定向儀器配套使用,因此,必須配備3~6m無磁鉆桿用于安裝磁性定向儀。
2.2 造斜鉆頭的選擇
宜選用外刃鋒利的全面或中心孔式電鍍造斜鉆頭。中心孔需加強保徑,鉆頭旁側或分水接頭處對稱打兩個Φ6~8mm向下斜孔,以降低泵壓。鉆頭內有巖心藍裝置。首回次側鉆宜選用鋒利的帶外肋骨的金剛石造斜鉆頭,鉆頭金剛石胎體面積等于鉆頭底面1/4為宜。鉆頭水口布局合理,外側刃圓弧度要小。為檢驗側鉆效果,可選擇中心孔式可取小巖心的造斜鉆頭。
2.3 造斜工具安裝角的確定與調整
首回次側鉆時造斜工具安裝角為90°+反扭轉角。有小巖心時,轉為常規定向方式。按計算或畫圖所得結果,適當考慮反扭轉角即可。
表1為該孔中隨鉆實測的不同孔深的反扭轉角。
3 螺桿鉆造斜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3.1 螺桿鉆的操作方法
螺桿鉆造斜鉆進操作方法及程序如下:準備合格的孔底及沖洗介質→選造斜鉆頭→螺桿鉆地面試驗→地面定向→入孔至預定位置→孔底定向→安裝反扭矩裝置→螺桿鉆啟動→螺桿鉆造斜鉆進(可定時錄樣)→造斜結束→提鉆或加桿定向連續造斜→卸鉆頭→檢查彎外管及鉆頭磨損情況→分析小巖心→分析造斜效果→反轉分水接頭,清洗并放凈螺桿鉆內積液→檢查、保存螺桿鉆以備下次使用→造斜回次完畢。
3.2 螺桿鉆側鉆造斜操作注意事項
(1)定向時檢查并記下儀器檢驗數據;
(2)鉆前應掃清孔內障礙物,孔底應用專用磨孔鉆頭修平;
(3)泥漿含砂量小于0.1℅,黏度小于25s;
(4)下鉆時鉆桿絲扣涂抹絲扣油并擰緊絲扣;
(5)下鉆時不要過快,以防因旁通閥堵塞造成內部結構螺紋脫扣和巖粉刺壞發動機,或螺桿鉆搗在鉆孔超徑或探頭石處損壞螺桿鉆及造斜鉆頭;
(6)造斜鉆進中注意觀察泵壓表,壓力不穩時,提起螺桿鉆停泵再次試啟動,無效時提鉆檢查;
(7)螺桿鉆工作正常,泵壓穩定但不進尺或進尺極慢,巖石也無變化,需提鉆換鉆頭,不要盲目加壓;
(8)造斜鉆進時不得隨意提動鉆具,以免改變螺桿鉆工具面向角,如遇特殊情況,處理完畢后重新定向,再進行造斜鉆進;
(9)造斜點、段必須選擇中硬以下巖層,避開失穩孔段及有特殊巖心取心率要求的地層;
(10)側鉆施工必須重視人工孔底的建造質量。
4 結語
受控定向鉆探是保證深孔鉆進成功的重要手段,也是處理孔內復雜事故的有效手段。雖然受控定向鉆探自20世紀30年代即已出現,發展到現在技術及機具已相當完備,但其應用于深孔,特別是小口徑深孔方面,經驗不足,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董樹文,李廷棟,SinoProbe團隊.深部探測技術與實驗研究(SinoProbe)[J].地球學報,2011,32(z1):6-7.
[2]吳翔,楊凱華,蔣國盛.定向鉆進原理及應用[M].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6:210.
[3]楊澤英,蘇長壽,齊立強,等.繩索取心液動錘技術的應用與拓展[J].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2012,(Z2):138-140.
[4]張貴義.綜合地質基礎[M].地質出版社,1992:196.
[5]劉廣志.金剛石鉆探手冊[M].地質出版社,1991:616-621.
[6]固體礦產鉆探工[M].地質出版社,1999:393.
[7]嗚效鳴,胡郁樂,賀冰新,等.鉆井液與巖土工程漿液[M].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6:210.
(作者單位: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313地質隊,探礦工程技術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