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剛
摘 要:橋墩在橋梁工程當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合理地選擇橋墩的施工方法,有序地組織施工,對于橋梁工程的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從支架及模板安裝、鋼筋的施工、混凝土的澆注、拆模及養護等方面闡述了榆樹溝大橋實體橋墩的施工工藝及方法,也說明了墩身施工的注意事項,確保了橋墩的施工質量。
關鍵詞:實體橋墩;工藝;方法
0 引言
隨著橋梁建設的不斷發展,橋墩也有了各種各樣的型式,各自有各自的特點和適用情況。田家琳、侯德群、李水明(2008)說明了高橋墩的施工工藝,李新芳(2010)對薄壁空心橋墩的施工工藝及方法進行了研究,何其剛、尚文(2012)對京滬高鐵雙線圓端形空心橋墩施工工藝進行了闡述,這些研究都對橋梁建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 總體方案
在15m以下的實體橋墩墩身,使用一次性整體澆筑成型的大塊的鋼模板,同時,大于15m時采用分節澆筑的方法。混凝土泵送入模,鋼筋和模板利用汽車起重機進行吊裝來施工。墩身混凝土澆筑之后,帶模澆水進行養生,然后拆模覆蓋塑料膜養生。
2 施工工藝及方法
2.1 模板
模板制作:模板采用的是大塊的整體定型的鋼模板,選用的是厚為6mm鋼板為面板,∠75角鋼為框架,120型槽鋼為加勁肋。模板的尺寸偏差符合設計相關規定及要求,表面要平整,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穩定性,同時,拆裝方便且接縫嚴密。
2.2 支架及模板安裝
模板安裝好之后,進行加固之前要檢查高程、軸線使其符合設計要求,保證模板能夠承受灌注混凝土的壓力,并且不移位、不變形。模板拼合要平整嚴密,模內要干凈。支架安裝要牢固,并能夠抵擋灌注混凝土振動時的撞擊。支架的立柱在相互垂直的兩個方向上進行固定,支承的部分安放在可靠地基之上。
2.3 鋼筋的施工
鋼筋基本要求:運送至施工現場的鋼筋應該有出廠合格證。鋼筋沒有局部彎折的情況,即要平直,下料尺寸符合規范及設計的相關要求和規定。
成型安裝要求:墩、臺基礎或承臺錨固的鋼筋和樁頂錨固的鋼筋按照設計和規范的要求進行連接,并且要牢固;基底預埋鋼筋要滿足保護層厚度的要求,位置應準確;為保證保護層厚度和鋼筋在模板中位置的準確,鋼筋骨架要綁扎適量墊塊。
2.4 混凝土的澆注
混凝土通過泵送入模,拌和采用的是自動計量集中拌和站,運輸采用的是混凝土輸送車。
澆注前要清理鋼筋表面的污垢和模板內的積水、雜物,并檢查模板、支架、鋼筋和預埋件;填塞模板的縫隙,內側要涂脫模劑。澆筑的時候要對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均勻性進行檢查。澆筑的分層厚度不應超過30cm,并用插入式振搗器進行振搗。
混凝土澆筑應不間斷地連續進行,特殊情況下,需間斷的時候,間斷的時間不應超過前層混凝土能重塑的時間或者初凝時間,并進行試驗,如果超過了允許的時間,應按工作縫處理或采取相應質量保證措施。
澆筑完成以后,應定期灑水進行養護并及時用塑料薄膜覆蓋,以減少水分的蒸發。
2.5 拆模
墩身混凝土強度在達到2.5MPa以上的時候,就可以拆除墩身模板,拆模需按立模順序逆向進行,不得損傷混凝土,并減少模板破損。當模板與混凝土脫離后,方可拆卸、吊運。
2.6 養護
混凝土在澆筑完成以后,12h之內便開始灑水養護,養生期應不少于規范規定的天數。拆除墩身模板時,在混凝土的表面覆蓋上塑料薄膜等能夠延續保持濕潤的材料,養護材料及水不能使混凝土產生不良的外觀。墩身混凝土養護派專人負責。
3 墩身施工注意事項
3.1 施工縫設置
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墩身盡可能不設置施工縫,如根據施工需要設置施工縫則必須避開變截面處。對于工作縫來說,周邊應該預埋直徑大于16mm的鐵件或者鋼筋,露出和埋入的長度應不小于30倍的鋼筋直徑,間距應不大于20倍的鋼筋直徑。上層混凝土澆筑前應對下層混凝土進行鑿毛,鑿毛以露出新鮮的混凝土石子面為準,鑿毛后用清水沖洗干凈,方可澆筑上層混凝土,澆筑時先澆筑5cm砂漿,以利于上下兩層混凝土連接。
3.2 起重吊裝作業、高空作業安全要求及保證措施
(1)進入施工現場須戴安全帽,并系好帽帶,能夠正確使用勞動防護用具;高空作業應該有牢靠的立足點,并根據具體情況設置欄桿、防護網和其他相關安全設施。
(2)高空作業所用的平臺、索具、腳手架等相關設備,需要經過檢證或技術鑒定后才能夠使用。
(3)進行高處作業前,應該對安全防護設施進行檢查和驗收。驗收合格以后,才能夠進行作業。
(4)高空作業所用的物料工具,均應堆放平穩,有可能墜落的物件,應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嚴禁拋擲傳遞物件。
(5)懸空高處、露天攀登和起重等作業,不得在濃霧和6級以上大風等惡劣的天氣中進行。
(6)雨天進行高空作業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作業處和構件上有水、霜時應及時清理。暴雨臺風過后,應該檢查高處作業的安全設施,發現有變形、損壞或松動等情況,應馬上更換或維修。
(7)起重機作業時,起重臂和吊物下方嚴禁有人工作或停留。重物調運時,嚴禁人從下方通過。嚴禁用起重機載運人員。
(8)腳手架上墜落事故控制、預防要點:要按照規定搭設腳手架;要牢固綁扎防護欄桿,安全網要掛好;當腳手架距離墻面過遠的時候,應該加設安全防護;并安照要求進行腳手架搭設的驗收和使用檢查的制度,如果發現問題應馬上進行解決。
(9)上、下立體交叉作業的時候,下層作業的位置,要處在上層的高度確定的可能墜落范圍半徑之外,不應該在同一個垂直方向上進行;如果不能滿足要求,要設安全防護層進行防護。
(10)拆除作業時,上邊進行的時候,下邊不應該同時進行;物料臨時堆放的地方應離邊沿不小于1m。
(11)拆除的腳手桿、鋼模板等不得堆放高處,隨拆隨運走。
(12)高處作業點下方必須設掛安全網。
4 結束語
實踐證明,上述的施工方法能夠保證實體橋墩的施工質量,同時,制定合理的、保證施工安全的相關措施也是施工成功的關鍵。
參考文獻
[1]田家琳,侯德群,李水明.滑模工藝在高橋墩施工中的應用[J].施工技術,2008,(6):46-48.
[2]李新芳.薄壁空心橋墩封頂施工工藝及受力分析[J].鐵道建筑技術,2010,(8):9-11.
[3]何其剛,尚文.京滬高鐵雙線圓端形空心橋墩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要點[J].四川水力發電,2012,(8):5-8.
(作者單位:哈爾濱鐵道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