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剛
摘 要:現階段,電梯日益普及,這為日常生活帶來了較大的便利,改善了生活品質。然而,電梯自身相對復雜,極有可能因某些因素作用發生運行故障。因此,一定要結合電梯檢驗工作實施強化處理,這在改善生活、提高生活水平中發揮著巨大意義。本文將圍繞電梯檢驗事故展開探索,首先分析事故原因,然后研究預防方式。
關鍵詞:電梯檢驗;事故原因;預防方式
電梯檢驗具有一定的專業性,且危險系數較高,為規避檢驗事故的出現,檢驗人員不僅要依據檢驗操作規程進行檢驗,而且應明確潛在危險源,進而采取防護舉措,為檢驗過程提供安全保障。
1 電梯檢驗環節現存事故傷害
1.1 機械傷害
電梯時常運動,若在檢驗環節,出現人工失誤,則在實際運行過程,非常容易對檢驗人員產生危害。其中電梯內部需實施檢驗操作的部件一般包含曳引輪以及選層器等。在落實檢驗操作環節,若因操作失誤使得部件出現運轉異?,F象,則非常容易出現安全事故。以盤車操作為例,因操作失誤導致轉速加快問題,則將對檢驗人員的手構成威脅;檢驗安全鉗時,若因限速器的不適宜運行而出現反彈,則一定會對檢驗人員造成傷害。
1.2 電氣傷害
因電氣傷害所引發的人員傷亡偏多,電氣傷害主要涵蓋雷電以及靜電等,產生這一傷害的原因非常多樣,同時,因電能濕度和實際大小等的差異將會帶來不同程度的傷害。其中電擊傷以及電燒傷最為常見,電氣傷害通常體現在下述層面:所用電氣工具不滿足固定標準,引發漏電問題,此種情況一般不會帶來太大損傷;檢修人員違規操作,當與電氣設備接觸引發電擊現象;轎頂作業過程,因照明燈具長期通電,致使溫度升高,當接觸此類燈具,引發燙傷問題。
1.3 墜落傷害
墜落傷害較為常見。電梯井道相對特殊,在檢修環節一般應實施高空作業,時常出現墜落現象,進而引發墜落事故。在具體的檢修環節,墜落傷害通常包含下述幾種類型:通過爬梯進入機房發生墜落;面向機房作業平臺實施檢驗工作時,非常容易出現因站在平臺邊緣引發墜落的現象;開展上轎頂作業時,應提前打開層門,如果檢修人員自身的開門姿勢不規范,將會造成井道的墜落。
2 電梯溜車原因剖析
2.1 事故描述
對電梯而言,溜車較為常見,非常容易引發剪切以及擠壓等問題。本文主要探討溜車事故,其中溜車具體指代在不具備電力驅動以及控制的條件下,因轎廂和對重這兩者間的質量差形成位勢能,進而引發轎廂異常的現象。
2.2 原因剖析
引發溜車的原因通常包含直接和間接這兩個原因,其中前者是指因曳引輪繩槽自身出現磨損,導致曳引力不足,進而引發溜車現象。當出現磨損時,曳引輪繩槽通常從V型過渡到U型,帶來曳引力大幅下降的問題。但單純依賴曳引力驅使負載的電梯可能因曳引條件不平衡而引發溜車問題。而后者則指代電梯管理。其一,管理制度不完善,在維修保養方面未建立對應的管理體系,司機和維修人員均無證上崗;其二,維修保養不及時,缺少責任心,致使電梯運行時伴有故障;其三,維修人員自身的素質不高,當出現異?,F象時不能有效處理。
3 預防方式
3.1 改善電梯檢驗環境
若檢驗環境不理想,則不可避免地會出現跌倒以及撞擊等不良現象,因此,一定要重視電梯檢驗環境,以此來增加檢驗安全性。當檢驗人員實施檢驗操作時,通常從層門著手,逐步拓展到轎頂,以此來完成檢驗,在這一環節若環境較為昏暗,且視線不清晰,當打開廳門后很有可能因視線不清晰引發墜落事故。因此,現有規定面向現場檢驗提出了具體的規定,換而言之,確?,F場潔凈,禁止將無關設備堆放在底坑和機房。不符合檢驗條件的電梯則無需開展檢驗工作,待滿足安全標準方可著手檢驗,切實保障合法權益。
3.2 提高思想素養
檢驗人員自身的思想素養決定著工作重視度,因不同因素的作用,在檢驗環節,總會有部分檢驗人員心存僥幸,投機取巧,違規操作,尤其在特殊任務中,因時間、環境條件等的制約,許多檢驗人員不依據檢驗步驟便開展檢驗操作,這制約了檢測目的的實現,且阻礙隱患消除,特定條件下,還會危及檢驗人員。
3.3 增強心理素質
電梯檢驗要求檢驗人員除擁有較強的技術能力外,還應具備優良的心理素質。因心理素質存在差異,當面對不同情況將展示不同的反應。對于心理素質優良的人員通??沙林鴳獙ν话l情況,統一思量各檢驗因素。然而,心理素質不良者,若遇到危急狀況,則將失去判斷力。由此可知,一定要圍繞電梯檢驗人員開展培訓活動,確保培訓內容合理、有效。
3.4 強化專業技能
檢驗人員的實際專業水平關乎著檢驗能力,影響著安全意識,由此可知,開展日常工作時,一定要加強專業技能,提高專業水平,增加檢驗熟練性。同時,檢驗人員一定要依照檢驗步驟規范開展,認真遵守規范體系,全面防范安全事故。
4 結語
電梯檢驗工作關乎著電梯的實際運行情況,因此,要求檢驗人員應明確檢測環節可能出現的問題,認真遵守安全規范,逐步落實事故隱患,從源頭上防范各種事故,保障正常運行,構建優質、安全的生活。綜合來說,本文有關電梯檢驗問題的探索具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易風華,徐義.電梯事故原因分析與預防措施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5,(6):116.
[2]陳龐淵.闡述電梯事故原因和有效預防措施[J].科技風,2015,(10):255.
[3]莊巖.電梯檢驗事故原因及預防措施探索[J].廣東科技,2016,(10):194-195.
(作者單位:哈密地區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