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中委 師光華
摘 要:隨著煤礦機械化進程的推進,煤礦生產環節和生產環境的復雜性,造成機電設備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因此加強對其管理及維護是非常有必要的。在此環境下,本文首先介紹了加強機電設備管理和維護的重要性,然后從整體系統、不同階段以及馬達三方面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究,旨在為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提供幫助。
關鍵詞:措施;管理及維護;機電設備;煤礦
0 引言
眾所周知,大部分的煤礦施工作業和開采作業都是在地面以下進行的,完全依靠人工完成是很困難的,必須借助煤礦機設備。數據表明,機電設備的資產值占我國煤礦固定資產總值的55%~65%,并且其運行、維護成本超過了我國煤炭生產成本的40%。因此,加強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具有較強的時代緊迫性和現實意義。
1 煤礦機電設備管理與維護的重要意義
1.1 提高生產效率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推動下,我國機電設備正朝著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傳統的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護方法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機電設備發展的需要,如今逐漸被高技術手段所取代,極大地提高了煤礦生產效率??梢赃@樣說,煤礦企業現代化的標志就是機電設備的現代化,同時也直接決定著煤礦企業的生產質量。此外,煤礦企業的發展也對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精度更準、功能更強、性能更高等。加強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護能夠有效地節約了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使企業生產成本得到降低,同時使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產品的品質得到極大的提高。
1.2 保障安全生產
對于任何一個生產型的企業而言,安全生產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再加上煤礦施工作業和開采作業具有高危性和復雜性,因此,對煤礦企業而言,安全生產始終是強調的重點。調查研究顯示,每年煤礦企業所發生的事故中因機電設備故障引起的就占到了60%以上。機電設備一旦出現問題不單單是會對煤礦企業的生產運行產生影響,更重要的是會對工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威脅。所以說,煤礦企業加強對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護是企業安全生產運行和人員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的必然需求。
2 機電設備的管理及維護措施
2.1 加強對煤礦機電設備系統的管理和維護
在實際工作中,堅持“預防重于防治”的理念,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1)對機電設備的正常運行狀態進行全面的掌握,加強對機電設備正常運行時的各項檢查;(2)針對設備異常的預兆現象做到提前發現,對設備的狀況進行掌握,避免異?,F象的發生;(3)對供電設備的可靠性進行全面地掌握,為操作人員的安全提供保障。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送電前的檢查工作:對配電盤內部進行清潔,尤其是要擦拭干凈絕緣材料的表面;對配電盤內的PT的TAP及CT比值的正確性進行確認;在送電前用白熾燈或者電熱器進行加熱烘干,并且要在24h以上;對全部的螺絲是否鎖緊進行檢查;對全部的器材是否存在變形或損壞進行檢查。
保養分為臨時、定期和日常巡視保養3種。日常巡視保養主要指的是以目視的方式自配電盤外部是否存在損傷、異色、異味、異音、異臭等現象進行檢查,并通過配電盤箱門上各種電表的數值來對電力系統的運轉狀態進行判斷及管理,一旦發現現象異常,第一步打開表箱門;第二步確認異常部位的異常狀況,并對其進行維修;第三步將異常情況和維修狀況詳盡地填入表中,以便為精密保養和定期保養提供參考資料。定期保養指的是在全部停電狀況下進行的保養,在不存在電壓的情況下,卸下配電盤內部蓋板,采用目視的方式對機械的外部進行檢查,并通過手觸摸的方式對是否存在異?,F象進行檢查。除此之外,在匯流排停電的情況下進行檢查時,一定要注意安全。臨時保養指的是在遇到發生事故的情況下,通過試驗、測試及檢查的手段來對事故原因進行調查。
保養方法包含的內容主要分為5個方面:(1)在對接近電壓部分進行檢查時,一定要注意保持距離,切忌用手觸摸;(2)依照各個檢查項目中重點所說明的現象進行逐個檢查;(3)對檢查結果進行判定,并記錄判定結果;(4)在備注欄內填入需要特別記載的事項或者已經處理的事項;(5)在保養記錄中要詳細記載故障發生的具體時間、情景以及下次保養的有關注意事項和具體時間。
2.2 加強煤礦機電設備啟動和停轉階段的管理及維護
(1)啟動時的管理和維護
在對機電設備進行啟動之前應該做的檢查項目和準備工作主要包括對電瓶液是否蓄電及足夠、電瓶接頭是否牢固緊密、燃料油箱柴油存量、潤滑機油平面是否在“刻線”上以及冷卻水箱的水位進行檢查,將自動充電機關閉、將設備所在處通風裝置進行開啟、對發電機電設備附近及其上的雜物進行清理,等到這些檢查項目和準備工作全部完成之后,再啟動引擎。啟動操作注意事項及步驟所包含的內容主要有兩個方面:
一方面,配合ATS將選擇開關置于自動位置或者直接置于手動位置,如果機電設備不能夠在10s之內啟動并達到額定轉,應該立即進行復位操作,進行第二次啟動。如果機電設備連續三次無法正常啟動,那么就應該對機電設備是否存在故障進行檢查,立即排除故障,并在啟動馬達冷卻之后,再次進行啟動。在機電設備正常啟動之后應該通過旋轉測壓開關對儀表控制盤面上的電壓表的電壓值進行檢查,確定其值是否與機電設備銘牌上所示的電壓值相等,頻率表的值是否在60~61Hz之間。另一方面是對機油壓力表所指示的磅數進行檢查,通常情況下,機油壓力表的值應該在30~80PSI之間。如果在30s之內,機油壓表的指針依然沒有顯示任何數值,那么應該立即進行停機檢查,排除故障;通常在機電設備正常運行的情況下,水溫表的溫度值應該在140~200℉之間。
除此之外,在機電設備進行供電之前,要將負載設備線路進行檢查,從而確保供電安全;不能夠超載供電,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如果機電設備在正常運轉的過程中,出現了突然自動停機的狀況,說明該機電設備已經出現了故障,應該立即將故障原因查出來,并在故障排除之后繼續進行使用。
(2)停轉時的管理和維護
在機電設備停轉時應該按照如下操作注意事項及步驟進行:首先進行卸載,同時讓引擎在無載的情況下運轉10min;把選擇開關置于“OFF”停轉位置,使機電設備在30s之內趨于靜止狀態;對是否存在漏水現象進行檢查;對電力系統是否存在異味或者損壞進行檢查;將自動充電打開,使電瓶保持充電狀態;對有關報表和使用記錄進行登記。
2.3 加強煤礦機電設備馬達的管理和維護
由于馬達的應用范圍、型號和大小非常廣泛,故而對馬達保護所考慮的條件沒有統一的標準且非常的廣泛。煤礦機電設備中馬達保護的依據主要是其重要性及其大小,馬達可能出現的故障現象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相見無法同步、失步現象、失磁現象(激磁場不見)、異常狀況、過載(間歇性或連續性)、接地故障等等。導致這些故障出現的原因在于啟動順序不完整、異常的環境或周邊條件(太濕、太熱、太冷)、瞬間復閉、反向、欠壓及過壓、相間不平衡等等。
馬達出現故障的特性主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應用或動作上引起的特性,如搖擺現象;高功率周期,同步問題;(2)系統或電源引起的特性,如失步現象、反相、欠壓、過壓、相故障(相間短路或短路);(3)周圍環境引起的特性,如周邊太濕或太冷、周邊污染嚴重而造成的冷卻系統阻塞、周邊溫度太高;(4)負載引起的特性,如高轉矩、卡住、欠載及過載;(5)馬達引起的特性,如同步馬達的失磁現象、機械性故障、軸承故障、絕緣故障。在對馬達進行保護時應該對其特性進行考慮,啟動電流曲線,此外,馬達保護措施中一定要包括積熱容曲線,并對常熟K值進行考慮。值得注意的是,在額定電壓時最大地啟動電流曲線,啟動電流在其左邊是在降壓的時候,而其膝點在更高的時間準位。
3 結語
總而言之,機電設備在煤礦企業安全生產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在煤礦企業不斷發展的情況下,這種作用越來越大。在實際生產中,機電設備管理和維護工作人員應該恪盡職守、做好機電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從而為煤礦企業的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要華安.煤炭企業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4):33-34.
[2]張守軍.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的維護與維修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0,(3):15-16.
[3]艾軍.加強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預防煤礦機電事故發生[J].科技創新導報,2013,(12):81.
[4]賈文藝.淺談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及維護措施[J].裝備制造技術,2010,(8):101-102.
(作者單位:1.中國平煤神馬集團鳳翅山礦;2.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平頂山信息通信技術開發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