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穎
摘 要:根據2011—2015年度丹東市區大氣降塵監測數據,對近五年來丹東市區大氣降塵分布特點及變化趨勢進行分析總結。結果表明丹東市區近五年來各功能區各季節降塵量基本保持平穩,部分穩中有降,年差異不大,各年度均能達到省推薦標準。
關鍵詞:丹東市區;降塵;監測結果;變化趨勢
大氣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要素,隨著城市建設的日新月異、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交通道路的日益擁堵以及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大氣污染已經成為當前世界各國面臨的重大環境挑戰之一。大氣降塵是指以自身重力作用自然沉降于地面的顆粒物,粒徑一般大于10 ?m,小于100 ?m,對大氣、土壤、水體、植物和人體都有一定的危害。環境監測意義上的降塵是指在空氣環境條件下,依靠重力自然沉降在集塵缸中的顆粒物,是城市大氣環境監測的重要內容之一。大氣降塵量是指單位面積、單位時間內大氣沉降的顆粒物的質量,其結果以每平方千米面積每月測定沉降的顆粒物的噸數表示,即t/(km2·30天)。
丹東市位于遼寧省東南部、鴨綠江下游的右岸及鴨綠江與北黃海的匯合處,與朝鮮隔江相望,處于東北亞的中心地帶,是東北亞經濟圈、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交匯點,是連接朝鮮半島與中國及歐亞大陸的主要陸路通道,是中國萬里海疆的最北端起點,具有沿海、沿江、沿邊的地理特征。鑒于丹東市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其環境質量的好壞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而大氣降塵作為大氣環境的重要指標之一,研究近年來丹東市區大氣降塵監測結果以及變化趨勢,對丹東市區的環境質量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1 監測方法
丹東市降塵監測采用國家標準GB/T 15265—1994《環境空氣 降塵的監測 重量法》,市區設有4個功能區,共4個監測點位,分別為工業區——工業園,清潔區——元寶水源,交通區——射線集團和居民區——二排泵站,詳見表1。集塵缸按月定期更換,更換時間為每月月底5天內,更換間隔為(30±2)天。降塵標準采用省推薦標準8 t/km2·月。
2 監測結果
3 結果分析
由表1可看出,除2011~2013年交通區降塵量超標外,其余各功能區各年份均達標;除2011~2013年春季降塵量超標外,其余各季節各年份均達標;各功能區各季節降塵量近五年來基本保持平穩,部分穩中有降。
4 結果討論
(1)從功能區來看,丹東市區降塵污染交通區最為嚴重,工業區、清潔區以及居民區大致相當。丹東市區以輕工業和服務業為主,重工業較少,因此工業區降塵量較低。而隨著近年來汽車保有量的持續上升,道路交通所產生的揚塵影響較大。但在市政、環衛以及環保等部門努力下,交通區降塵污染改善明顯,正逐年下降至與其他各功能區相當的水平。
(2)從季節來看,丹東市區降塵污染春季最為嚴重,冬季次之,夏秋季節較好。原因可能是,丹東市取暖季為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3月末,并且沙塵天氣集中于春季出現,受外來污染影響較大。
(3)從年均值來看,丹東市區降塵量保持平穩,年差異不大,各年度均能達到省推薦標準。
5 污染原因及防治建議
2011~2015年,丹東市降塵污染的來源主要有:本地城市建設、市區道路拓寬改造等工程產生的揚塵,道路交通產生的揚塵,外來沙塵暴遠程遷移以及生產、生活中的燃煤、秸稈燃燒等造成的煙粉塵等。降塵污染會顯著增加區域顆粒物污染濃度,造成環境空氣質量惡化,為此,積極做好降塵污染防治是很必要的。具體防治建議主要有:(1)加強施工工地等揚塵的監控;(2)做好城市環衛工作,加強路面清掃、灑水;(3)加強城市防風綠化,植樹造林,降低外來污染;(4)推行集中供暖,推進新能源使用,淘汰落后產能,減少工農業生產中的煙粉塵排放。
參考文獻
[1]余中平.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大氣降塵特征分析與污染防治對策研究[D].浙江工業大學,2011.
[2]蔡若松.積分法在計算丹東市大氣降塵上的應用[J].遼寧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9(2):180-183.
(作者單位:遼寧省丹東市環境監測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