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繼先
摘 要:本文通過采用現代先進的信息技術,以排污許可證制度為核心,基于B/S體系架構,建立一套刷卡排污總量控制信息體系,實現企業實時排放總量監測、總量核算、總量分配等功能,為實現對企業點源的環境監管制度從濃度控制向濃度、總量雙控制的轉變提供技術支撐。
關鍵詞:刷卡排污;總量控制;平臺
1 前言
排污許可證制度是我國環境管理基本制度之一,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污染物總量控制為基礎,規定排污單位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數量等,是對重點區域、重點排污單位主要污染物排放實行定量化管理的手段。刷卡排污作為一種創新的管理技術手段,集成了排污許可證、排污權交易、總量控制等多種監管形式,是有效發揮政府政策宏觀導向作用的技術載體,其主要模式是應用排污許可證IC卡電子證照,建立一套企業環保身份驗證體系,將涉污企業的排污許可證信息通過電子證件管理起來,做到“一企一證一卡”,從而實現對企業電源的環境管理制度從濃度控制向濃度、總量雙控制的轉變。
2 總體架構設計
刷卡排污總量控制平臺的總體目標是采用非結構化設計理念,結合在企業端部署刷卡排污控制設備,以發放的排污許可證數據為基礎,利用污染源在線監測系統采集的監測數據為依據,將污染物濃度和排放量折算成總量,在現場進行總量顯示、結算,對污染物排放量進行監控。同時監測污染排放企業污染治理全過程的三大環節的(污染產生環節、污染治理環節和污染排放環節)生產過程工況數據,對比企業排污治理設施運行工況與污染排放總量之間的關系數據,體現出企業污染物排放數值與排污處理設施運行工況之間的邏輯關系。當排放量到達分配額度時,實施總量控制措施,包括超標預警與建議企業深度開啟污染治理設施。平臺采用B/S結構(Browser/Server,瀏覽器/服務器模式)分層部署,支持省、市、縣3級異地辦公模式。
3 系統功能設計
刷卡排污總量控制平臺通過建立排污許可證IC卡電子證照管理體系,實現排污許可證的電子化管理,在IC卡中記錄企業的相關排污總量信息,主要有排污許可證登記、刷卡排污總量控制等個功能。
3.1 排污許可證登記
排污許可證登記是整個平臺的基礎,根據排污許可證發放流程,將發放的排污許可證內容,在平臺上進行登記,實現排污許可證新辦、變更、年度檢查、換證、注銷等管理流程,建立排污許可證電子臺賬。
3.2 刷卡排污總量控制
進行刷卡排污總量自動控制業務的管理,可以根據企業名稱、行政區域、所屬行業、所在流域、污染類別、聯網情況等組合條件來查詢污染物排放數據。
3.2.1 企業信息模塊
可以添加、刪除、修改及查詢污染源基本信息。具體信息內容可按照管理部門要求定制,如污染源名稱、行政區劃、行業類別、流域等信息。
3.2.2 總量分配計劃
企業根據排污許可證年度允許量和自身年度生產計劃,制定年度污染物排放計劃,向環保主管提交污染物排放總量年度排放申請。環保部門對企業提交的申請進行審核,通過后,可按照年度、季度或月度進行分配,并設置企業允許排放污染物總量值。
3.2.3 排放數據監控
廢氣污染源監控指標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包括排放量、濃度、允許排放量、實時排放量等;廢水污染源監控指標為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包括排放量、濃度、允許排放量、實時排放量等。日常監控過程中,企業排放總量以設定的總量為基準,超出顯示報警或強制閥門關閉。
3.2.4 遠程設置與控制
管理部門按照實際管理需求設置各企業報警信息發送號碼及報警限值,當排污總量達到報警限值系統自動發送短信到設置報警信息發送號碼。
4 刷卡排污業務流程設計
4.1 下發IC卡電子證照
省級環保部門負責制作完成的空白卡片下發到各市、縣環保部門,市、縣環保部門在管理平臺上對IC卡進行信息錄入,設置年度允許排放總量和月度排放最高限值等信息,發放IC卡至相關企業,各級環保部門可以根據企業特點,增加設置不同單位時間的最高排放限值。
4.2 制定排放計劃
企業用戶根據自身生產狀況和年度允許排放總量,制定月度排放計劃,月度排放量不得超出月度排放最高限值(單位時間內最高排放總量不得超出限值),由平臺自動監控,向環保部門申報排放計劃,經環保部門同意后生效。企業根據自身生產狀況,可重新調整排放計劃,并新申報進行修改。
4.3 刷卡排污結算
企業用戶持排污許可證IC卡,根據每月排放計劃在環保部門管理平臺進行充值,在總量控制器進行刷卡轉儲操作,轉儲成功后自動更新IC卡中的數值。月度排放有余量,可自動返回年度總量;月度余量不夠的,在年度總量剩余的情況前提下,企業可向環保部門申請增加,但月度排放量不得突破月度最高排放限值。
4.4 總量控制預警
企業端總量控制器根據年度排放計劃監控企業污染物排放,對于已排放量達到允許排放總量80%的企業發送提醒;對于已排放量達到允許排放總量90%的企業發送預警。管理平臺可調整設置比例。企業排放總量達到100%時,進行相應處理,并將相關信息發送到環境監察部門。
5 展望
(1)以刷卡排污總量控制平臺為抓手促進各項環境管理制度融合。刷卡排污系統可從技術上實現對長期超標排放或超標嚴重的企業進行總量控制,并及時通知環境監察執法部門進行查處,實現總量監管與環境執法聯動,成為環境系統內部的交流平臺。
(2)降低監管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刷卡排污系統可解決環保執法隊伍人員不足的實際困難,初期一次性投入可帶來長期的監管成本下降,并強化倒逼企業轉型升級,主動轉變生產方式,減少單位產量內的用水量、耗能、排污量,實現精細化管理,進一步提高企業的競爭實力。
參考文獻
[1]盧瑛瑩.浙江省排污許可證制度實踐與思考[J].環境保護,2014,(14):30-32.
[2]邢雅囡.江蘇省污染物排放許可管理與區域總量控制制度研究[J].環境保護科學,2015,(5):86-89.
[3]曹金山,張澤濱.非結構化數據的ETL設計[J].現代電子技術,2011,34(10):48-50.
[4]李云云.淺析B/S和C/S體系結構[J].科學之友,2011,(1):6-8.
(作者單位:杭州環量環保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