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彈指一揮間的18年。我從一個化妝師,到講師,最后成為一名真正的從業者。也許有人會說我錯了,應該從成為化妝師的第一天開始,就算從業者了。而我認為不是,為什么呢?我這里的“業”指的是行業,是美妝行業。以往,一談到化妝,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美容美發行業。而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原來美妝也是一個獨立的產業了。如今,這里有一大批從業者,這里有不斷創造出來的美學經典,這里有著勢頭迅猛的經濟數據,關鍵的是這里孕育著一個又一個最美麗的夢想。
“美是沒有極限的,但作為創造美的人,卻一定要做到極致。”這是我從開始做化妝師的第一天,就對自己提出的要求。18年過去了,這句話始終還在鞭策著我。我也經常拿它來要求我的學員和員工。匠心精神,是我們這些人的從業根本,如果缺少了這種極致的態度,很難想象造就出來的美會是什么樣子。也許就是因為這種匠心精神的存在,無論身份如何變幻,我總是試圖把任何事情都做到最好,如果說成功是機遇與努力的共同體的話,就我而言,我的成功幾乎全部來自于這種對于美的匠心。
記得有一次我和一個朋友說過,我欣賞的美很多樣,很多層。現在想想,其實美如是,人更如是。當我看到自己雙手創造出來越來越多的美麗,當我能夠作為一個講師,把自己所知所會傾囊傳授的時候,我自己也發生了很多變化,尤其是看到從事的事業正在逐步成為一個行業,并不斷擴展的時候,我開始意識到了一種責任,創造美麗已經遠遠不能夠滿足我們這一代人的夢想和追求了,我們需要的是經營美麗,這不單單是責任,也是時代和趨勢賦予我們的使命。
我感覺使命其實就是一種責任,這種責任與其說來源于社會,不如說來源于內心。擁有了匠心和使命感,其實創業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從最簡單的工作開始,我始終投注著自己最大的能量,正是這種不計較的付出,讓我在技術上得到了長足的進步,而關鍵的是,我在工作中不斷明確了自己的方向,不單單是事業上的,可以說是人生上的。那就是不僅要創造美,更要去經營美,要用美去回報社會,這就是我的使命。
使命永遠都不是夸夸其談,空泛的使命就好像白日做夢,又好比癡人說夢。一個真正有匠心的工作態度,有責任心的人生精神的人,不會把使命永遠掛在嘴邊,而是會用自己點點滴滴的行動去履行自己的使命。和我周圍的很多朋友一樣,我們都在為各自的使命而忙綠著。以我開創的岳曉琳文化傳播公司為例,從開始創立,我就希望可以通過這種全新的商業模式,給這個行業帶入一些新鮮的血液。十幾年的實踐經驗讓我明白,這個行業如果需要繼續健康發展,不僅僅需要越來越多的人才,更需要更為先進的商業模式。只有正確的商業化經營,才能留住現有的人才,才能挖掘和培養未來的市場,才能讓行業有序并且快速發展。而這些,都是我們的責任,更是我們的使命必然。
時至今日,我非常高興有越來越多的人才投身于這個行業,他們正在通過自己的匠心,付諸各自的責任,而完成自己的使命。我也希望可以繼續這種全新的商業模式的創新和經營,為更多有志向的朋友提供一個不斷發展的平臺,為我們的行業,也為我們的使命,繼續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