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希望通過鞋還原女性原本的生理美。文藝復興時期很多裸體雕塑,但人們看到它們時產生的不是色欲。“燙”希望通過鞋,修飾女性身體線條,把女性的線條美展示得更立體,鞋并非關注點本身。
紐約的午夜,北京的正午。孔靖夫備好一杯水,準備毫無間斷地接受采訪。面對一個22歲的少年,難免對其學生、CEO的雙重身份產生好奇。比如:為什么高中畢業就成立了女鞋品牌——燙?如何在當好學生的同時當好一名CEO?每天只睡5個小時夠嗎……
眾多看似相互矛盾的問題,其實只是在困惑——這么年輕,你怎么能什么都做得這么好?
2個小時的交談給了我答案——自信且熱愛。孔靖夫說:“我們公司的員工對我有很多真真假假的評價,但有一個評價我相信肯定是真的——老板真帥!”
正在紐約大學念Fashion and Business專業的孔靖夫,本身是個時尚達人,身處時尚之都,學習的也是時尚管理相關的專業,種種條件加起來不禁讓人覺得,成立“燙”似乎是順利成章到不該問為什么的事。或許正如他所說:“高中畢業之后,有幾個月不知道該干什么,就做這個了。”
BM:品牌為什么叫“燙”?為何定義為社交女鞋?
K:漂亮女孩本身就是“燙”的,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品牌傳遞自信、優雅的態度,讓女性可以從人群中脫穎而出。人類是群居動物,社交行為無時無刻不存在著,發朋友圈、見老板、見前任、見現任、見同學……社交是一種狀態,時時刻刻準備好優雅和自信的狀態。現在很多鞋的定位和分類都是按功能和外形。比如運動鞋、登山鞋是按功能分的,高跟鞋、平底鞋是按外形定義的。社交女鞋的定義是從體驗型的角度,希望女性能在各種場合都保持自信的姿態。
BM:燙的風格和核心理念是什么?
K:“燙”希望通過鞋還原女性原本的生理美。文藝復興時期很多裸體雕塑,但人們看到它們時產生的不是色欲。比如
“大衛”,雕塑的肌肉和人體的線條讓人贊嘆。我們希望通過鞋,修飾女性身體線條,把女性的線條美展示得更立體,鞋并非關注點本身。
我們追求簡約,不喜繁復。設計團隊的頭兒是一個意大利制鞋世家的設計師,有深厚的制造工藝、悠久的制鞋歷史和文化積累,也很了解中國市場。東方審美偏愛穿鞋子讓自己的腳看起來短一點、小一點。所以我們會在三維設計上考量如何在盡量舒服同時,把鞋子做得好看。另外,我們還有專業的技術設計師團隊致力于解決鞋子舒適度的問題。
BM:創業對你來說最刺激和難忘的事情是什么?
K:每一次碰到的新難題對我來說都是刺激和難忘的。第一次去找投資人,第一次確定辦公室,第一次簽合同,第一次買東西被別人騙,第一次找合作伙伴,第一次體會要為整個團隊創造更好的生活的壓力……原來不只是我要吃飯。不過很開心,經歷了這么多,我還是我。
BM:未來,希望把燙做成一個怎樣的品牌?
K:我們現在的團隊以85后、90后為主體,我們一直在通過“燙”表達我們對時尚的態度。覺得鉆太俗了,我們就不在鞋上鑲鉆;覺得鞋跟太矮了,就把鞋跟做得足夠高;覺得鞋跟高不舒服,我們就把鞋子做到盡量舒服……我們希望通過鞋傳遞我們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傳遞價值觀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電影、詩,只不過我們通過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