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喵
無意中發現,連翹不知什么時候退出了高中同學的微信群。我和連翹,除了同學情誼,更是多年好友,故此,發覺她退出后,便詢問她為何。
她亦答得直截了當,因為不喜歡。隨后補充道,每天發的消息亂七八糟,八卦,負能量,實在沒有什么可汲取,這種毫無益處的群聊方式,非我所好,所以退了。
她所言非虛,其實所有微信群,無論哪種名目建立,也多是同樣的情形,大家七嘴八舌聊各種八卦,開各種玩笑,發發牢騷……無非如此。
這位中醫世家的女子,名字亦取了一種中藥材名,如今是中醫院一位小有名氣的專家。在大多數人的感覺中,她話不多,溫和有禮,愛笑包容,但是我知道,她也有個性,確切說,她的小任性。比如,她看不慣之事,絕不容忍;她不喜歡之人,絕不接近。尋常的生活和人際交往中,她也會收斂了個性。可是一旦某些事物碰觸到她的底線,那種個性,又會立刻顯露出來。記得也曾說過她,何必呢?有些事,不在意就是了,比如這個群,我也不太喜歡,所以關閉了提示,屏蔽了消息,但是也沒想過要態度鮮明地退出,總歸都是同學,這也是一個中年女子該有的成熟吧……便笑她,還是那么任性。
她卻也笑起來,是啊,任性。我知道的。可我愿意保留這點任性,不喜歡看的不看,不喜歡聽的不聽,不美好的,不茍同。否則,我們活到中年,也只剩圓滑了,多沒意思。
本想勸她的,聽她說完,卻忽然無語。
是啊,在光陰中,我們都消磨了棱角,學會了圓滑,收斂個性,要求自己接受和包容一切……把這叫作成熟、修養。可是,心里真的歡喜嗎?未必,當那些不美好的事物纏煩于心,為了所謂的“修養”,選擇沉默不語,甚至微笑面對,心底卻是忍了又忍的艱澀。做到了不再任性,不再愛憎分明,說是成熟,其實,也是一種刻意的虛偽。倒不如連翹所說,何不保留那一點任性?更何況,是摒棄不美好事物的任性。
想起去年流行于網絡的那封辭職信: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那個為了“看看世界”而放棄職業的女子,她亦是任性的吧?未見得富有,也未見得去看看世界的人生會更順暢,可是,心有所愿而遵從,于她而言,已心滿意足吧。
原來,留點任性方是美好,而不是把生命賦予我們的個性全部磨平,凡事委曲求全。
(摘自《人生與伴侶》2016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