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布
?
旅游業
——“十三五”時期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文/子布
日前社會,發《遼展寧第省十國三民個經五濟年和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已正式印發實施。《綱要》提出,“十三五”時期要優化旅游產品結構,培育旅游發展新業態,推進旅游資源市場化配置,培育壯大旅游市場主體,全面建設旅游經濟強省。到2020年,旅游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將達7%。
近年來,遼寧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旅游業發展,全省旅游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笆濉睍r期,旅游業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約為5.5%。旅游產業作為綜合性產業,關聯度大、帶動性強等協調作用正在逐步釋放,旅游逐步從邊緣部門進入經濟主戰場,正在成長為全省國民經濟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和新的增長點。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這一重要判斷指明了工作上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的根本出路,就在于發掘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打造新引擎,培育新的增長點,特別是培育具有戰略意義的新增長點。發展旅游業,可以同步拉動投資與消費,統籌城市與農村,聯通國內與國際市場,產業鏈條長、帶動面廣,只要把規劃做好,思路理清,工作對路、措施得力,完全可以培育成為新常態下遼寧的一個戰略性新增長點和重要支柱產業。
當前,我省正處在調整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近年來,我省經濟下行的壓力持續加大,這是老工業基地尚未根本解決的一些體制性、結構性矛盾的集中爆發,是長期積累的產業結構、經濟結構問題的集中顯現。與發達省份相比,我省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后,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必須把發展現代服務業作為重點,實現發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旅游業作為服務業的龍頭產業,其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約為10%,旅游服務貿易約占服務業進出口貿易額的30%。大力發展旅游業既可以做實、做強現代服務業,又可以與一產、二產融合發展,與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就是新型四化相結合,助推我省經濟結構優化,推動產業結構不斷改善。
發展旅游產業,就業容量大、產業受惠面廣,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廣大人民群眾。目前,我省旅游直接從業人數超過150萬人,帶動相關就業人數達550萬人。其中,9500多家農家樂,帶動超過50萬農民受益。旅游既是現代產業,又是民生事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對人民群眾來說,美好的生活、幸福的生活,既要有體面的工作、勞動,有可靠的社會保障,也要享受優美的環境,能夠舒適地休息、休閑,有張有弛、勞逸結合,這才是人的全面發展。所以說旅游產業是人的全面發展,也是民生的一個重大工程。
投資這駕“馬車”一直是我省經濟增長的主要拉動力,但是在新常態下,傳統產業的投資已經趨于飽和。從出口這駕“馬車”來看,遼寧的出口總量相對較小,拉動力也是有限的,而且受國際市場的影響較大,不確定性因素較多。當前,遼寧要穩定增長,擴大內需、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尤為重要。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大眾消費、個性化消費蓬勃興起,旅游消費的特征與這一趨勢高度契合,必將更加有力地促進社會消費,進而更好發揮消費在穩增長中的基礎性作用。旅游屬于“大消費產業”,不僅僅是傳統意義上的門票經濟。旅游產業發展拉動的是“吃住行游購娛”和我們的新型四化全產業鏈的消費升級。要因勢利導、完善政策、激發活力,把旅游產業全產業鏈各個環節的消費潛力都充分挖掘出來、釋放出來,把旅游業打造成為擴大內需的重點產業,使之成為全省穩增長的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