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巖
?
深深打牢共產主義信仰這個魂魄
◎文/王巖
1848年2月,兩個意氣風發、志同道合的年輕人——馬克思和恩格斯,一同在布魯塞爾一個名為“白天鵝咖啡館”的地方,創作出了改變人類歷史格局的《共產黨宣言》(以下簡稱《宣言》)。這一年,馬克思還不滿30歲,恩格斯才28歲。如果從1516年托馬斯·莫爾寫作《烏托邦》創建空想社會主義學說算起,人們在歷史的迷途中艱難跋涉332年后,終于找到了一條通往理想社會的科學道路,描繪出了“共產主義”的宏偉藍圖?!缎浴钒l表160多年來,已經被翻譯成200多種文字,印刷1000多次。這部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部綱領性文獻,毛澤東同志曾經讀了一百多遍,斯大林曾將其譽為“工人階級的《圣經》”。
1848年,第一個德文單行本在倫敦出版,引言和正文一共23頁,共計兩萬多字。字數不多,但在今天仍廣泛使用的如階級斗爭、資本、世界市場、生產力、剩余價值、資本家、無產階級、共產黨、統一戰線等概念都是從《宣言》中發展演變而來。我們今天仍以《宣言》基本原理為指導,通過自身的實踐,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知。
“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大陸徘徊。”《宣言》的開頭語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世界。幽靈這個詞,把舊勢力對共產主義的恐懼刻畫得貼切傳神。在資本主義社會里,資本家生產的唯一目的,就是生產并占有剩余價值。這種利潤最大化的追求必然導致資本家之間無序競爭,使得整個社會陷入無政府狀態,從而導致社會再生產比例關系失調,造成生產過剩與工人無力購買之間的矛盾,帶來資本主義不可避免的經濟危機。今天的資本主義受到共產主義理論的警示,借鑒學習了共產主義的實踐方案,從而不斷延遲它必然滅亡的時間,但是,資本主義總是通過制造危機來解決危機,注定了本身的危機絕對不能由其自身克服。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深刻變革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的滅亡。資產階級在大工業的發展下,創造出了自身的掘墓人——無產階級。“共產黨人不屑于隱瞞自己的觀點和意圖?!蔽覀兊哪康木褪峭品Y產階級,努力去實現共產主義。革命,只有革命,才能砸斷束縛在自身上的鎖鏈;聯合,只有聯合,才能獲得整個世界!我們深信:“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p>
馬克思恩格斯/著中央編譯出版社出版
讀罷《宣言》,我們不應只為馬克思、恩格斯激情四射的語言、雄辯縝密的邏輯、嚴謹科學的推理和獻身實踐的無畏精神所折服,更應深深地打牢共產主義信仰這個魂魄。共產黨人懂得共產主義既是“理想中應當確立的未來社會的狀況”,也是“現實中應當確立的實踐運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屬于共產主義這個總過程的一個階段。我們所強調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脫貧、共同富裕目標、公有制的主體地位,等等,都是蘊藏在社會主義母體中的共產主義因子。量的積累終會帶來質的躍升,共產主義因素的累積終會向著共產主義社會過渡。同時,我們也懂得馬克思所指出的:“無論哪一個社會形態,在它所能容納的全部生產力發揮出來以前,是決不會滅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產關系,在它的物質存在條件在舊社會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決不會出現的。”今天,我們距離共產主義還遙遠,但遙遠不等于不能,我們不能因為自己的生命短暫而去否認人類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
160多年前,《宣言》為我們帶來了共產主義的幽靈。160多年后的今天,曾經的幽靈,已經結束了其漂泊的歷史,擁有了屬于自己的現實存在。
讓我們再次重讀《宣言》,堅定地向著“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的光明未來努力前行吧!
□本欄編輯/厲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