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7月7日文章,原題:在中國懷抱里,老撾小鎮的興衰與未來位于中國與老撾邊界附近的偏遠小鎮磨丁有過5年的繁榮時光。在主街,如今雜草叢生的地方曾經矗立著熱鬧的商店和餐館。以前的夜總會招牌在熱帶氣候條件下變得斑駁破舊。鎮上的酒店已然廢棄,仿佛搖搖欲墜的崗哨,變成叢林昆蟲的棲居地。
大約5年前,磨丁是一個繁榮的賭鎮,當地淘金經濟靠的是中國人開設的賭場,每月有數以千計的人從邊界那邊的云南省慕名而來。
不過,賭博推動了磨丁的興旺,也帶來了它的沒落。2010年末,有報道稱,賭場經營方扣押欠賭債的來客。據中國媒體報道,中國官員親自越境談判釋放被扣人員。不久后,賭場被關閉,中老邊界控制收緊,該鎮電力供應被切。磨丁也很快走上下坡路。
但如今磨丁出現一些復興的小跡象。目前,沿小鎮公路一排排的18層高樓正在建設當中。不遠處,一座曾經的賭場已被改造成一家珠寶店。磨丁的大計劃反映了地處內陸的老撾與鄰近的北方大國的密切關系。本世紀初以來,中國資金大量涌入這個700萬人口的共產黨國家,多數是進入采礦、農業、水電和房地產。泰國東南亞研究所的研究部主任保羅·錢伯斯說,早年磨丁的投資是自由散漫的,現在的焦點是更注重戰略性利益。
盡管前景誘人,但好處卻來得緩慢,這使許多中國店主懷念磨丁的繁榮日子。51歲的張祥勛(音)是來自安徽省的一個店主,于6年前來到磨丁,在主街上經營一家小雜貨店,現在生意不太好。但張先生和妻子決定等下去,因為他們對磨丁的未來感到樂觀。▲
(作者塞巴斯蒂安·斯特蘭焦,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16-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