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王海 孫衛赤 本報記者 夏穎

有人戲言,一名作者要想在美國成為暢銷書作家有3種途徑:第一,讓奧普拉在她的脫口秀節目中推薦作品;第二,讓斯皮爾伯格買下電影改編權;第三,出現在《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上。在美國,沒有監管機構對圖書排行榜進行監督,完全是靠榜單制作方的信譽和高水平品鑒積累影響力。
時至今日,《紐約時報》在暢銷書排行榜方面已經不再獨占鰲頭,《今日美國》《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以及在線圖書零售商亞馬遜和線下最大圖書零售商巴諾書店的圖書榜單,都有各自的排名方式和忠實擁躉。他們制作榜單的依據是什么?為權威榜單提供數據的美國尼爾森圖書監測公司稱,銷售數據直接來自全美4500多個零售店的收款機記錄。巴諾書店以及其他大型連鎖零售商則是根據零售點和銷售網站的銷售額確定暢銷書排行名單。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各家榜單排名的具體算法并不公開,選擇的書店和經銷商源頭也有區別,各大暢銷書排行榜的結果往往有著很大不同。有時,在《紐約時報》排行榜上擠入“十大”的書籍,未必能夠進入《今日美國》排行榜的名單。
除了按銷量排名的榜單外,“最佳圖書榜單”在美國也很常見。這類榜單大多是由專家評選出來。美國現代文庫曾評選20世紀100部最佳英文小說,評選方式是由他們提出初步的候選名單,再由專家組成的編審委員會就這份名單提出各自意見,從而產生最后的排名。亞馬遜美國的編輯部主任莎蘭娜·納爾遜曾表示,推選最佳圖書時也會考量各大文學刊物的書評,操作過程中盡量遠離政治和商業因素。
如何防止出版商刷單等作弊行為?《紐約時報》的對策之一是,一旦發現有批量購買的數據,就會在這本書后面打上星號標記,告訴讀者這一數據或有水分。即便如此,一些市場營銷公司往往能夠“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比如雇人在全國各大經銷商處刷不同的卡、用不同的寄送地址買書,使得銷售記錄上顯示的數據不是“批發”而是“單筆消費”。另外,也可借助不同的圖書分類榜單作弊。比如挑選一個冷門類別,不用銷量很高便有機會讓自家的書沖上“暢銷榜單”。
事實上,很難有一份絕對意義上準確的榜單,所以美國民眾的做法是“兼聽則明”,參考多家不同榜單。一般來說,主流報紙的暢銷書排行榜每周會更新一次,而像亞馬遜這樣的大型在線圖書零售商,其數據更是實現了實時更新,且會在年中和年末兩個時間點給出更為全面的年度排行榜。這種排行榜比每周的排名更能反映長期趨勢。
與美國相比,中國本土的圖書榜單是如何出爐的呢?亞馬遜中國的相關人士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該公司既有每月更新一次的月度榜,也有每小時實時更新的“小時榜單”。所有榜單均依據電腦系統提供的銷售數據自動生成,這一點與亞馬遜美國保持一致。而“亞馬遜編輯推薦”書單則由十人組成的專業編輯團隊投票產生。
針對國內一些年度榜單前后變化不大的現象,有業內人士對記者分析說,左右圖書人氣的因素很多,其中作者的聲望和作品本身的魅力不可小覷,有時確實能使一本著作的暢銷熱度維持數年之久。這種情況尤其會體現在年度榜這類反映中長期銷售數據的統計中。而在月度榜等短期排行中,圖書的排名更新往往更容易得到體現。▲
環球時報2016-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