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住的胡同,每到夏日蟬鳴,就會有人在樹下的陰涼里擺棋消夏。人小無事,每每看人對弈,總禁不住要問,車馬炮兵,哪個子比較厲害。后來看多了,發現其實每個子各有各的厲害。換言之,棋盤之上,每個子的價值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價值體現在它在棋盤中的位置以及它與其他子所構成的關系。再后來,自己的專業課中有一門叫做索緒爾語言學,乃現代語言學及結構主義語言學的開山之作,其中亦有“關系決定價值”的論述。事理相通的道理,由此可見一斑。
攝影中關系對于價值的意義亦無處不在。
首先,任何一幅照片的拍攝,都是通過取景框選取的過程。選取既可以使本來關系緊密的因素分立畫幅內外,也可以將原本不相干的事物形成彼此映照。各種攝影技法的運用,也多是通過對比、虛實、明暗等關系的處理達成對畫面形式的潛心營造。所以,構圖的過程實際就是通過對畫面中各種元素的平衡和經營,獲得有趣味的審美結果的過程。單幅如此,組照亦不例外。無論是一個故事或是更加深入的專題,平行并列也好,層層遞進也罷,控制好圖片之間的邏輯關系以及主題與視覺表達之間的節奏關系都至關重要。
但以上種種關系大多關乎實務,如以對弈相比,至多是把棋子擺上了棋盤而已。對認識攝影而言,更重要的關系當是能否在整個藝術發展的大棋盤中定位攝影,包括某個流派、風格、人物、作品的價值所在。
攝影自誕生以來,從描摹繪畫到力求獨立,再到現代、當代性的展現,已經變得十分多元。這也給我們準確閱讀、理解、判斷攝影的價值帶來挑戰。聽過一個故事,有好影者為證明攝影的價值,羅列出世界上拍賣最貴的照片若干。但當人問及這幅作品為何賣出如此高價,答曰此乃大作,作者名彪史冊,作品自是貴的。再問,此君為何如此著名,答曰此乃大家,作品曾拍得世界首貴,自是要名彪史冊。這種羅圈邏輯是典型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我們的攝影實踐與學習中,很多時候對人、對作品的解讀都流于表面。流于表面的原因往往便是因為未能將其置于藝術及社會的發展脈絡之中,未能在其所觸及的上下左右的關系中看到其創作的歷史、人文或藝術價值。
學會在系統之中解讀攝影,對于既往的經典才能準確認識,對于當下的熱點才能理性判斷,對于未來的創作才能突破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