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碩
非洲大陸是所有攝影人向往的地方,
因為那里的狂野與神秘是常人難以想象的。而非洲的納米比亞剛好囊括了這兩個特點。我帶著佳能最新旗艦單反
EOS-1D X Mark II
和眾多專業的EF鏡頭,
前往非洲的納米比亞,
去嘗試記錄并表現其中的美與力量。

從農場拍起
從中國到非洲,是一段漫長卻不乏味的旅程。我們先從北京來到香港,然后乘坐南非航空飛到約翰內斯堡轉機。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包括夜航,可以拍攝天上的銀河。而最后飛往納米比亞首都溫得和克的途中,則可航拍這片荒涼而宏偉的大地。
來到非洲,我們自然少不了拍攝動物。如果你對野外拍攝信心不足,那么可以先從一些動物農場開始。比如我們所游覽的獵豹農場。這里不光可以近距離拍攝獵豹捕食,還可以欣賞到難得一見的花豹。

在這里,你不用費力氣尋找動物,而是可以專心熟悉平時不那么常用的人工智能伺服自動對焦模式,以及高達14張/秒的極速連拍。在動物農場里,你還能弄清楚中焦、長焦和超長焦鏡頭分別能拍到怎樣的效果,并磨煉捕捉動物最佳瞬間的功夫,為真正的野外拍攝打基礎。
野性埃托沙

在納米比亞,最值得去的野生動物園當屬埃托沙,這是納米比亞最大也最知名的國家公園。它擁有超過 2.2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這里的地貌多為稀樹草原和鹽堿地,棲息著各種珍禽異獸。
清晨五點,我們就坐著吉普車從營地出發拍攝。此時四周十分昏暗,但是越野車的司機眼神十分犀利。一點手電的微光,就能讓他發現一棵灌木上的貓頭鷹。而此時,我也就借助這一點微光,用相機連拍下了一系列照片。此時感光度已經達到 ISO10000,但圖像細節依然十分精細。
結束早上的拍攝,我們稍作休整,在下午出發。非常幸運地,我們遇到了兩個象群和斑馬、犀牛、直角羚羊這樣的大型食草動物,也有像豺這樣的小型肉食動物。在眾多優美的動物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一次偶然遇到的孤象。我在400mm鏡頭上,又安裝了2X增倍鏡,將焦距增至800mm來拍攝象頭的特寫。此時光圈從F4縮小到F8,但佳能EOS-1D X Mark II依然有21個自動對焦點可以工作,并且對焦速度很快。有了超長焦距,你才能在畫面中看到這只孤象臉上那一道長長的疤痕,那應該是它被趕下象群領袖寶座時留下的印記。
奇妙紅沙漠

除了各種動物,納米比亞還有一個不能錯過的景致,那就是紅沙漠中的死亡谷。紅沙漠本身就已經足夠吸引人,因為這里的沙子不是金黃色,而是血紅色。暗藏其中的死亡谷更是奇妙。在紅沙丘環繞下,一塊白色鹽堿地中,星羅棋布著一些黝黑的枯樹。這就是死亡谷。這里似乎是一切生命的禁地,但卻是攝影人的天堂。
我們同樣在五點多從營地出發,趕在日出前來到這里,等待最佳光線的來臨。所謂最佳光線,就是太陽從死亡谷一側的沙丘背后生氣,光線慢慢照亮整個谷底的這段時間。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很多樹木是樹梢先被照亮,而樹干和底部還處于陰影當中。此時的光影交界也十分明顯,畫面可以被分為簡潔的幾層。
在沙漠里拍攝,對機身的耐用度要求極高,因為每一陣風中都夾帶著細沙。只有像佳能EOS-1D X Mark II這樣的頂級單反和帶有防塵圈的專業級EF鏡頭,才可以放心使用。

飛機上拍銀河
結束非洲大陸的旅程,并不意味著拍攝的終結。趁著行攝的熱情還未降溫,我在返程的飛機上用佳能EOS-1D X Mark II配合EF 24mm f/1.4L II USM拍攝了飛機上的銀河。此時我們正位于馬達加斯加東側的印度洋上空,正是這臺頂級單反超強的高感畫質,成就了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也為非洲之行畫上了完美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