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英
【摘 要】 目的:探究強化預防三病(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的干預措施及干預效果。方法:研究對象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之間收治的100例孕產婦,進行三病檢測,包括快速檢測和復檢對比,檢出陽性者實施干預,所有2015年的陽性孕產婦按照標準免疫程序接種,根據時期分組,2014年全年未實施干預者為對照組,2015年陽性病例實施干預者為干預組,對比新生兒阻斷有效率。結果:100例孕產婦中共檢出46例三病陽性,干預組新生兒的阻斷有效率顯著高于未干預組的新生兒,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孕檢產前都進行HBV、HIV和梅毒血清學檢查,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可有效阻斷母嬰傳播。
【關鍵詞】 乙肝; 艾滋; 梅毒; 母嬰傳播; 預防干預
艾滋病、梅毒、乙型肝炎是影響人類健康的最主要的三類傳染病,三者共同特點在于均經過血液、性接觸及母嬰傳播,尤其對于艾滋病、梅毒、乙肝患者而言,如何阻斷母嬰傳播,改善新生兒健康,是目前社會關注的重點[1]。隨著近年來醫療衛生事業的進步,三病的母嬰傳播干預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本文就預防三病傳播的干預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選取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之間收治的100例孕產婦,年齡24~39歲,平均(29.4±2.2)歲,其中艾滋病24例,梅毒32例,乙肝44例,根據時期分組,2014年全年的52例孕產婦未實施干預,為對照組;2015年的48例陽性病例實施干預,為干預組,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包括快速檢測和復檢。陽性者實施干預,乙肝陽性出生24h內注射200IU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時在不同部位注射20μg劑量的乙肝疫苗,間隔1個月及5個月后第2次及第3次注射乙肝疫苗;感染梅毒孕婦用芐星青霉素G240萬IU,分兩側臀部肌肉注射,每周1次,共3次,感染梅毒孕婦所生子女出生后用芐星青霉素G,5萬IU/kg分雙臀肌肉注射10~15d。艾滋病患者應用抗逆轉錄病毒藥物,參照《全國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工作實施方案》[1]中的相關規定用藥。
1.3 觀察指標
HBs≥10mIU/ml視為乙肝阻斷有效;TRUST滴度1:8陰性視為梅毒阻斷有效;新生兒出生48h內HIV-1DNAPCR檢驗結果陰性視為艾滋病阻斷有效。統計對比兩組患者的新生兒阻斷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對比用卡方檢驗,P<0.05視為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干預組包括艾滋病11例,梅毒15例,乙肝22例,其中艾滋病阻斷有效9例,梅毒阻斷有效14例,乙肝阻斷有效20例,總體新生兒阻斷有效率為89.6%;對照組包括艾滋病13例,梅毒17例,乙肝22例,其中艾滋病阻斷有效4例,梅毒阻斷有效6例,乙肝阻斷有效8例,總體新生兒阻斷有效率為34.6%。干預組顯著高于對照組(χ2=22.319,P<0.05)。
3 討論
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嚴重傳染性疾病,均可危及患者生命,由于這三種疾病均具有母嬰垂直傳播的特點,因此同樣可能危及下一代的健康。如何能夠最大限度的減少三病的垂直傳播,改善新生兒的生存質量,是目前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
有流行病學研究顯示[2],21世紀以來我國HIV的發生率呈逐年增長的趨勢,尤其在2010年之前,90%的兒童HIV感染均來自于母親,雖然近年來抗逆轉錄病毒藥物的應用逐漸遏制了HIV的母嬰傳播,但仍缺乏有效的檢測及控制手段[3]。從本次研究情況來看,100例孕產婦中共發現艾滋病24例,干預組在實施干預措施后,艾滋病的新生兒阻斷有效率達到89.6%,說明如果能早期發現孕婦存在HIV感染,則能夠通過早期的干預來避免新生兒出現HIV陽性。
梅毒螺旋體能夠在妊娠期各個時段進入胎兒區域,進而引發流產、死胎或先天性梅毒,并會增加HIV的易感性[4-5]。自2015年起我們對于妊娠期發現梅毒螺旋體陽性的產婦進行干預,經過免費規范治療和安全助產服務,有效地控制了梅毒的垂直傳播,從數據對比來看,干預組梅毒阻斷有效率達到93.3%,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5.3%。干預組1例干預無效患者,考慮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治療過程中孕婦存在未遵醫囑定期到院注射,導致中間出現了長達4周的空檔期,從而影響了干預效果。因此建議加強干預期孕婦的聯系及隨訪,確保孕婦能夠定期進行干預,提高干預效果。
從乙肝病毒的垂直傳播阻斷效果來看,干預組阻斷有效率達到90.9%,同樣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6.4%。這說明妊娠期干預對于乙肝垂直傳播的阻斷也同樣有著顯著的效果。從總體數據對比來看,干預組總體有效率達到89.6%,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4.6%,這說明對于三病陽性孕產婦而言,在妊娠期的早期干預措施能夠大大減少母嬰傳播,改善新生兒的健康狀況。建議對孕檢產前都進行HBV、HIV和梅毒血清學檢查,早期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實現優生優育。
參考文獻
[1] 杜希恩.乙型肝炎、艾滋病及梅毒母嬰傳播的綜合防治[M].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64-73.
[2] 方利文.艾滋病母嬰傳播的流行現狀[J].實用婦產科雜志,2007,23(05):259.
[3] 徐秀琴,曹東.2011年平羅縣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效果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2,34(11):1217-1218.
[4] Kourtis A P,Bulterys M,Nesheim S R,et al.Underatanding the timing of HIV transmission from mother to infant [J].JAMA,2013,297(06):709-712.
[5] Lallemant M,Jourdain G,Le Coeur S,et al.Single-dose perinatal nevirapine plus standard zidovudine to prevent mother-to-child transmission of HIV-1 in Thailand.N.Engl[J].J Med,2014,361(03): 21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