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哲 楊旭

【摘 要】 目的:對RhD陰性產婦用血安全進行調查分析,并探討如何進一步提高其用血安全。方法:對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期間在我院住院產婦的用血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RhD陰性產婦與RhD陽性產婦的備血率基本一致;RhD陰性產婦的輸血率明顯高于RhD陽性產婦的輸血率;RhD陰性產婦的輸血不良反應率比RhD陽性產婦的輸血不良反應率低;均未發生因血液短缺而引起產婦死亡的情況。結論:RhD陰性產婦的用血安全與RhD陽性產婦的用血安全無差別,要通過優化血站采血、儲血,輸血科備血、配血,臨床備血、輸血等環節進一步提高RhD陰性產婦的用血安全。
【關鍵詞】 RhD陰性;產婦;用血安全
人類紅細胞血型除ABO系統外,還有Rh系統。Rh血型系統是紅細胞血型系統中最復雜的血型系統,其包含有50多種抗原,并且具有高度的特異性。在臨床輸血工作中,對RhD陰性產婦一般選擇ABO血型相同的RhD陰性血液進行輸注,因此,臨床對RhD陰性血液有一定的需求量。但我國漢族人群中RhD陰性的頻率僅為0.2~0.5%[1],屬于稀有血型,因此,RhD陰性血液的采集和供給比較困難,常常難以滿足臨床用血的需要。在緊急情況下,如果給RhD陰性產婦輸入RhD陽性血液,有2/3的受血者會產生抗-D,給以后的輸血及妊娠帶來困難。因此,對RhD陰性孕產婦用血安全進行統計分析,并探討如何優化血站采血、儲血,輸血科備血、配血,臨床輸血等環節,并相互配合,以達到保證RhD陰性產婦的用血安全目的,就顯得尤為重要。為此,我們通過對本案作者所在醫院產科產婦的用血情況進行統計分析,來進一步了解RhD陰性孕產婦的用血安全,并探討如何進一步提高RhD陰性產婦的用血安全,現闡述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在我院產科住院的產婦7429例,年齡17~41歲。其中RhD陰性產婦72例,備血72例,輸血產婦25例;RhD陽性產婦7357例,備血產婦7350例,輸血產婦445例。
1.2 研究方法
分別統計RhD陰性產婦與RhD陽性產婦的備血率、輸血率、輸血不良反應率、血液短缺引起死亡例數,并進行對比分析,來進一步了解RhD陰性產婦的用血安全。
2 結果
2014年產科RhD陽性產婦與RhD陰性產婦用血統計[n(%)]
分組住院例數備血例數(備血率)輸血例數(輸血率)輸血不良反應例數(輸血不良反應率)血液短缺引起死亡例數
RhD陽性產婦73577350(99.9%)445(6.05%)5(1.12%)0
RhD陰性產婦7272(100%)25(34.7%)0(0%)0
注:表中備血率與輸血率均為與住院例數相比較,輸血不良反應率為與輸血例數相比較
3 結論
在臨床血型系統中,Rh血型系統D抗原作用最強,僅次于ABO血型系統,據相關報道指出RhD陰性患者給予D抗原陽性的紅細胞反復輸注可有抗D抗體產生[2]。依據紅細胞表面是否有D抗原,可將紅細胞分為RhD陰性或陽性,RhD陰性血液為稀有血液資源,給外科及婦產科醫師在備血及用血造成一定難度[3]。臨床上許多輸血的RhD陰性患者,會因RhD抗原外來的刺激產生抗體,給日后輸血造成一定困難,患者因找不到相合的血液而對生命產生威脅,造成在某些條件下只能進行不完全配合輸注。而婦產科患者除會造成以上情況外,還有可能引起胎兒溶血、流產,甚至不孕不育,因而對于產婦用血尤其需要引起重視。因此在臨床輸血中,不僅要對ABO血型進行配合,還要對RhD及Rh系統其他有意義的抗原進行配合,以此使抗體的產生機率降低。如產婦有同種免疫性抗體產生,尋找相應抗原為陰性的供體是產婦用血的關鍵,能對輸血反應進行有效預防,達到安全輸血的目的。故衛生部在全國范圍內頒發了《臨床輸血技術規范》,明確規定采供血機構和醫療機構在血液制劑的采集和供應中需行Rh血型的檢測[4]。
在本次對產科患者用血安全的調查統計中發現,RhD陰性產婦與RhD陽性產婦的備血率基本一致,分別為100%與99.9%,沒有因RhD陰性血液制劑短缺而造成產婦備不上血的情況;RhD陰性產婦的輸血率(34.7%)明顯高于RhD陽性產婦的輸血率(6.05%),這可能與臨床醫師對RhD陰性患者更為重視有關;RhD陰性產婦的輸血不良反應率(0%)比RhD陽性產婦的輸血不良反應率(1.12%)偏低,說明對于RhD陰性產婦的配血及用血更為謹慎;均未發生因血液短缺而引起產婦死亡的情況。綜合以上情況不難發現,在我院產科2014年度的用血中,RhD陰性產婦用血安全與RhD陽性產婦用血安全無太大差別,甚至RhD陰性產婦用血安全稍好于RhD陽性產婦的情況。出現這種結果的原因大致歸納為三個方面[5]:第一方面為產科醫師建議孕婦在做婦產保健檢查時進行血型鑒定,發現RhD陰性孕婦都會建議其在預產期之前2周通過產科醫師進行RhD陰性血液制劑預約,以便輸血科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備血;第二方面為輸血科在接到產科醫師預約申請后,能積極地與中心血站進行溝通,并在備血、配血時更加慎重,以保證產婦用血的同時減少輸血反應的發生;第三方面為血站常態化儲備RhD陰性血液制劑,并建立有自己的RhD陰性血型庫,緊急情況下可在最短的時間內募集RhD陰性獻血者進行獻血。
因此,血站常態化儲備RhD陰性血液、建立血型庫,輸血科積極溝通、協調,臨床提前預約備血等各環節,都對RhD陰性產婦用血安全的進一步提高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堅乃提古麗·阿卜杜拉.225例Rh陰性血孕婦的妊娠結局分析[D].新疆醫科大學,2014.
[2] 張慶武,肖玉華,張慶利,等.濰坊地區RhD(-)用血現狀分析和調控[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10):967-968.
[3] 黃靈艷,褚曉凌.RhD(-)紅細胞預約受理和供應管理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15,28(06):732-734.
[4] 谷正軍.RhD陰性血型抗原分析在臨床輸血安全中的應用研究[J].醫藥前沿,2014,(16):181-182.
[5] 張愛琴,張關亭,劉芳.RhD陰性血型抗原分析應用于臨床輸血的安全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8):4607-4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