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瑩

【摘 要】 目的:對呼吸衰竭患兒實施重癥監(jiān)護護理的經驗進行探討。方法:選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呼吸衰竭患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將90例患兒按護理方法的不同,平均分為對照組以及研究組,每組各45例患兒,研究組患兒采取重癥監(jiān)護護理,對照組的患兒則進行一般的護理,護理結束后對其療效進行對比。結果:護理結束后,研究組患兒總有效率為88.89%(40例),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56%(34例),兩組之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呼吸衰竭患兒實施重癥監(jiān)護護理,可有效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幫助其呼吸功能快速的恢復,有效改善患兒的預后質量,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幾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 呼吸衰竭患兒;重癥監(jiān)護護理;經驗探討
呼吸衰竭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呼吸功能性障礙,呼吸道以及肺組織發(fā)生病變、心肺疾病、胸廓病變以及神經中樞損傷等都是導致其發(fā)病的重要因素,患者一般會出現呼吸頻率加速、煩躁不安、頭痛胸痛、心率失常以及呼吸困難等臨床表現,嚴重時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1]。本文選取我院90例呼吸衰竭患兒進行研究分析,對其中45例患兒實施了重癥監(jiān)護的護理方式,取得了滿意的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90例呼吸衰竭患兒作為本次研究對象,所有入選患者病情都經過臨床診斷,并得到了確診。將參加試驗的90患兒按照護理方式的差異,平均分為對照組(n=45)以及研究組(n=45)。研究組患兒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為2個月~1歲,平均年齡為(0.63±0.2)歲;對照組45例患兒中,男23例,女22例,年齡為3個月~11個月,平均年齡為(0.60±0.17)歲;研究組與對照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病程以及病情嚴重程度上比較,差異不明顯,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患兒使用常規(guī)的方式進行護理,研究組在其基礎上給予患兒重癥監(jiān)護護理,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加強病房消毒以及隔離工作,應對呼吸衰竭的患兒進行隔離,避免出現感染情況而傳染給其他的患兒,護理人員應保持病房的整潔與干凈,并按時對病房進行消毒,按時開窗門換氣通風[3]。2)加強對患兒局部的消毒工作,一方面為患兒的眼部進行護理,為其滴入滴眼液,并用醫(yī)用紗布將其雙眼纏住,防止眼部感染。另一方面對其空腔進行局部護理,選擇一定量的霉菌素片,將其碾碎,加水均勻涂抹于患兒的空腔內部。最后可采取保護油在患兒便后涂抹,達到清潔皮膚,護理臀部的作用。3)液體輸入護理,在為患兒注射液體時,需特別注意其輸液速度(快慢要適當),密切觀察患兒的各項體征,出現問題,及時解決。4)飲食護理,利用比胃管小硅膠管幫助患兒進食,防止其鼻腔遭到堵塞。5)其他護理,應使患兒頭部保持后仰的狀態(tài),有利于呼吸通暢,護士要定時為患兒翻身,防止痰液進入鼻腔以及空腔內,將其阻塞。對于狀況較好的患兒,可鼓勵其進行獨自排痰;昏迷的患兒,則需依靠醫(yī)護人員的幫助,為其吸痰,動作不宜過重,以免造成其他傷害,對于部分痰液不易排出體外的患兒,在吸痰過程中可輕柔地拍打其后背,提高痰液排出的速度[4]。
1.3 觀察項目
對兩組患兒護理后的臨床效果進行比較。療效判定:顯效:患兒的病情基本得到改善,呼吸功能達到正常水平;有效:患兒的病情得到有效改善,呼吸功能有所好轉;無效:患兒呼吸窘迫的狀況未得到改善或者加重??傆行?顯效+有效。
1.4 數據處理
使用SPSS 18.0進行處理,組間計數資料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并以(±s)表示,P<0.05表示數據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結束后,研究組的患兒顯效為24例(53.33%),有效為10例(22.22%),無效為5例(11.11%),總有效率為88.89%(40例);對照組顯效為18例(40.00%),有效為16例(35.56%),無效為11例(24.44%),總有效率為75.56%(34例),對照組患兒的總有效率明顯比研究組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詳細情況見表1。
3 結論
呼吸衰竭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呼吸道病變、肺組織病變、肺血管疾病、胸廓疾病以及神經系統(tǒng)病變等都是導致其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患者在發(fā)病后一般會出現呼吸困難、缺氧、神經錯亂、抽搐、血壓下降、心搏停止以及昏迷等臨床癥狀,如未采取及時的措施進行治療,還可引發(fā)各種不同的并發(fā)癥,對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
綜上所述,對呼吸衰竭患兒實施重癥監(jiān)護護理,可有效改善患兒的臨床癥狀,幫助其呼吸功能得到快速的恢復,有效改善患兒的預后質量,降低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的幾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6]。
參考文獻
[1] 邵彤.對呼吸衰竭患兒實施重癥監(jiān)護護理的經驗探析[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刊),2013,11(12):248-249.
[2] 郭麗,王改香.新生兒呼吸衰竭的108例臨床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03:265-268.
[3] 韓威.呼吸衰竭患兒中采用重癥監(jiān)護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5,15(35):195.
[4] 葛媚.體位護理在高原呼吸衰竭小兒機械通氣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09):804-805.
[5] 郭崢,段青梅,姚彥莉,等.鼻塞持續(xù)正壓通氣治療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護理[J].中國全科醫(yī)學,2009,12(17):1620-1621.
[6] 秦佑云,李政玲.新生兒呼吸衰竭呼吸支持治療的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04,10(05):35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