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愛輝
【摘 要】 目的:研究婦產科護理常見風險及其應對措施。方法:選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婦產科收治產婦10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即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針對婦產科護理中出現的風險,采用針對性的風險預防措施進行護理,對比分析兩組產婦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產婦的風險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產婦。結論:在婦產科護理中采取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能夠顯著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率,在臨床上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 婦產科;常見風險;應對措施
為了研究婦產科護理常見風險及其應對措施,本研究以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婦產科收治的產婦100例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對比性研究,具體的研究報告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將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婦產科收治的100例產婦當成研究的對象,并將所有產婦隨機分成兩個組,這兩個組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產婦50例,年齡為21~36歲,平均年齡為(28.7±6.5)歲;對照組產婦50例,年齡為22~37歲,平均年齡為(29.5±7.5)歲。對兩組產婦的年齡等基本資料進行對比分析,發現兩組之間的差異不顯著(P>0.05),不存在統計學意義,可以將其用作對比分析。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針對婦產科護理中出現的風險,采取針對性的風險預防措施進行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與護理內容如下。
1.2.1 對產婦普及分娩知識 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要指導產婦積極進行產前檢查,如果產婦出現了并發癥,則需要在早期對其進行有效處理。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要向產婦及其家屬普及相關的孕產期知識,使其能夠初步了解并發癥,并且提前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幫助其樹立起正確的分娩意識[1]。
1.2.2 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風險教育 婦產科要確保有足夠數量的護理人員能夠完成護理工作,并且要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定期對護理人員培訓相關的法律知識。除此之外,對婦產科的相關管理人員也要進行相應的安全意識教育,使護理人員樹立良好的安全意識[2]。其次,還要積極開展相應的風險教育,使護理人員能夠利用自身專業的知識對護理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有效評估,提高風險的預見性,進而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率。
1.2.3 對護理人員進行技能培訓 在臨床中,護理工作是一項具有很強實踐性的工作,因此,首先要提高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的認識度,使其了解到護理工作的重要性,能夠嚴格按照相關的操作規范進行護理操作,且不斷提高護理人員的實踐操作水平,進而有效確保護理工作的質量。其次,還要對護理人員進行文書書寫培訓,使護理人員能夠在短時間內將護理過程清晰地記錄下來,并且能夠保證記錄的規范性與真實性。
1.2.4 加強護患之間的交流 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還要掌握一定的護患溝通技巧,積極主動地與產婦進行交流與溝通,減少護患之間存在的誤會,進而有效避免醫療糾紛的發生。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還要注意態度的親和,避免使用粗暴的語言。滿足產婦的合理需求,對其隱私進行保護。
1.2.5 遵循無菌操作原則 在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要嚴格遵循無菌操作的原則,在無菌的情況下對產婦及嬰兒進行護理。對產婦的手術切口以及嬰兒的臍部進行護理,判斷嬰兒的臍部是否出現感染,如果在此過程中發現了異?,F象,就要及時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進行合理處理。在母嬰同室的情況下,要進行紫外線消毒,確保母嬰健康。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產婦護理后切口裂開、感染等護理風險發生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1.4 統計方法
對研究中的相關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數據分析采用SPSS 19.0統計學數據處理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進行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分析。如果P<0.05,那么代表的是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之間的數據對比差異較大,存在相關的統計學意義。如果P>0.05,那么代表的是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之間的數據對比差異不大,不存在相關的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兩組產婦護理后切口裂開、感染等護理風險發生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50例產婦中,有1例出現感染,沒有產婦出現切口裂開的現象,護理風險發生率為2%;對照組50例產婦中,有8例出現感染,5例產婦切口裂開,還有2例出現其它類型的風險,護理風險發生率為30%。通過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產婦的風險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產婦,兩組之間的數據對比差異較大,存在相關的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產婦在住院的過程中,存在著很大的護理風險,特別是對于手術產婦來說,存在的護理風險更大[3]。近年來,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醫院中醫療糾紛的發生率也顯著上升,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醫護人員的形象[4]。醫護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應該注意護理細節,謹慎操作,善于規避護理風險[5]。醫院婦產科護理是否安全,直接關系到產婦與嬰兒的安全,因此在護理的過程中要有效地規避護理風險,并且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應對,進而提升護理質量,確保母嬰安全[6]。
本研究通過對我院婦產科100例產婦進行對比性研究分析可知,觀察組產婦的風險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產婦,兩組之間的數據對比差異較大,存在相關的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婦產科護理中采用有效的風險防范措施能夠顯著降低護理風險的發生率,在臨床上具有良好的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黃玲煒,周紅英,王亞玲.婦產科護理風險分析及常見護理問題研究[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11(23):2888-2890.
[2] 于海艷,房成成.婦產科護理常見風險的預防和處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01):91-92,94.
[3] 聶淑花,汪阿玲,史麗娟.婦產科護理常見風險的分析及預防措施[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22(33):202.
[4] 王煥琴,冀新紅.婦產科護理常見風險的預防和處理方法[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24(09):208.
[5] 李秀珍,陶小明,刁秀蓮.婦產科病房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科護理,2015,19(19):1755-1756.
[6] 魏紅麗,孫文君,趙艷麗.解析婦產科護理中的風險及其管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5,18(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