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文

【摘 要】 目的:探討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性白內障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本次臨床研究選取的80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是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這一時期內我院收治的,將這8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觀察組的患者在圍術期護理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對對照組的患者只采用常規圍術期護理干預,一個月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視力水平和護理滿意率。結果:觀察組的平均視力水平比之對照組明顯更高,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總護理滿意率比對照組明顯更高,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老年性白內障圍術期護理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能夠顯著提高護理效果,使患者更為滿意,值得在臨床上應用推廣。
【關鍵詞】 臨床護理路徑; 老年性白內障; 圍術期護理
為了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性白內障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將院在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這一時期內收治的80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臨床研究選取的80例老年性白內障患者是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這一時期內我院收治的,將這80例患者隨機分成兩組,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觀察組中共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6例,各占總數的60.0%、40.0%;年齡在52~78歲之間不等,平均年齡(62.4±5.2)歲;左眼病變的共有20例、右眼病變的共有17例、雙眼病變的共有3例,各占總數的50.0%、42.5%、7.5%;視力水平在0.29~0.43之間不等,平均視力水平(0.35±0.04)。對照組中共有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各占總數的62.5%、37.5%;年齡在54~80歲之間不等,平均年齡(63.7±6.2)歲;左眼病變的共有19例、右眼病變的共有19例、雙眼病變的共有2例,各占總數的47.5%、47.5%、5.0%;視力水平在0.28~0.45之間不等,平均視力水平(0.36±0.03)。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變情況及視力水平等資料的比較差異均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觀察組的患者在圍術期護理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對對照組的患者只采用常規圍術期護理干預。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的措施為:1)首先組建臨床護理路徑小組,成員主要包括科室主任、主治醫師、護士長及責任護士等,由該小組負責患者的臨床診治和護理工作;2)根據患者的術前、術后檢查結果及身體狀況,結合主治醫師的意見,為患者量身定制全面的、具有針對性的日程護理計劃表,其中詳細注明護理的標準流程和內容計劃[1];3)嚴格遵循日程護理計劃表中的內容為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包括術前檢查、心理護理、術后健康教育、飲食指導、用藥指導、體征監測、感染和并發癥護理等,并進行詳細的記錄,每日完成護理內容后由護士長和責任護士簽字[2];4)護士長和責任護士每天巡視查房,及時了解患者的需求,掌握患者的身體狀況,一旦發現患者病情有異應及時上報醫師處理。
1.3 統計學分析
對上述臨床研究中所記錄的所有數據均利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統計,對所有計量資料均采取t檢驗,對所有計數資料均采取卡方檢驗,P<0.05則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視力水平
治療及護理后,觀察組的平均視力水平為(0.78±0.28),對照組的平均視力水平為(0.62±0.19),觀察組的平均視力水平比之對照組明顯更高,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護理滿意率
觀察組的總護理滿意率為97.5%,對照組的總護理滿意率為82.5%,觀察組的總護理滿意率比之對照組明顯更高,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3 感染控制時間
觀察組的平均感染控制時間為(7.8±2.1)d,對照組的平均感染控制時間為(23.5±4.8)d,觀察組的平均感染控制時間比之對照組明顯更短,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白內障是臨床常見病和多發病,屬致盲性疾病,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白內障的發病機制乃是晶狀體代謝紊亂造成晶狀體蛋白質變性,繼而出現混濁。白內障的發病因素有很多,如遺傳因素、年齡因素、免疫異常、代謝異常及局部營養障礙等均可引起白內障[3]。目前臨床上主要是依靠手術方法來治療白內障,而有效的護理對于患者的術后良好恢復具有重大意義。傳統護理模式往往管理混亂、責任不明,容易使護理人員產生懈怠,而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則是一種更加便于實施護理內容和管理的護理模式,它能夠使護理人員的分工更加明確、責任更加明晰,從而促使護理人員認真完成護理工作,給予患者更加全面的呵護[4]。
本次實驗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平均視力水平比對照組明顯更高,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總護理滿意率比之對照組明顯更高,兩組數據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得出結論:在老年性白內障圍術期護理中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干預能夠顯著提高護理效果,使患者更為滿意,值得在臨床上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玲變,郭桂梅,閆麗.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性白內障圍術期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14,(21):2647-2648.
[2] 王進敏.臨床護理路徑在眼科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3,(01):217-218.
[3] 趙紅,孫宛玲,黃煒.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性白內障患者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1,(04):57-58.
[4] 黃巧玲,吳佩嫻,王虹慧.臨床護理路徑在老年性白內障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0,(24):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