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瑩
【摘 要】肺心病患者多年齡較大,且以慢性肺心病多見,臨床癥狀主要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難,此病常因呼吸道感染而導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因此,對肺心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而言,采取全面的護理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肺心病; 氧療護理; 心理護理
肺心病患者年齡多在40歲以上,常見病因為支氣管、肺疾病,胸廓運動障礙性疾病和肺血管疾病。主要臨床癥狀是咳嗽、咳痰、呼吸困難。臨床上根據起病緩急和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臨床上以后者多見。本文結合臨床談談幾點護理體會。
1 一般護理
1.1 觀察病情
護士記錄好每位患者的入院病歷,并注意觀察患者的神志及生命體征變化。老年肺心病患者容易因呼吸受阻,使心臟負荷過高,致心力衰竭而死亡。所以在護理工作中,要密切監測、觀察患者生命體征及神志變化,經常巡查病房,仔細檢測并記錄患者的脈搏、血壓、心率、呼吸等生命體征,密切觀察藥物反應,觀察呼吸節律,頻率及幅度。呼吸急促表示肺部感染加重或心功能不全。呼吸淺伴嗜睡提示嚴重缺氧。呼吸深大且嗜睡則提示酸中毒,觀察呼吸困難和紫紺程度,發現患者呼吸節律改變,鼻翼煽動、口唇、指端紫紺加重提示出現呼吸衰竭。觀察循環系統的變化,若有頸靜脈怒張,心率大于100次/分、下肢水腫、惡心、尿少、血壓下降脈律不齊、四肢冷,則提示心衰。注意觀察痰液的變化,若發現異常變化及時處理并報告醫生。
1.2 預防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是誘發肺心病的主要原因,老年人對天氣的變化比較敏感、適應能力較差,所以保持室內溫度18~22℃,濕度60%~70%,室內空氣保持新鮮,每日定時通風,空氣消毒每日1次,定期監測空氣污染情況和消毒效果。保持患者口腔清潔,避免口腔真菌感染。可使用2%碳酸氫鈉漱口液、甲硝唑漱口液或制霉菌素漱口液,餐前餐后漱口后做口腔護理。
1.3 保持呼吸道通暢,促進有效排痰
由于老年肺心病患者年老體弱、痰液粘稠,不能咳出,因此采用濕、叩、咳的方法促進排痰。具體方法是:1)濕化呼吸道,如氧氣霧化吸入、超聲霧化,在霧化器中加生理鹽水10ml,慶大霉素4×104u,A-糜蛋白酶4×103u,吸入時讓患者重復做深吸氣,屏住5~10秒后做深呼吸運動,直到霧化液吸完。2)定時給患者翻身、輕拍背部,空心掌由上至下,由外向里,有節律地叩拍背部。切忌用力過猛,造成肋骨骨折,肺泡破裂等意外發生。3)有效咳嗽,囑患者取坐位,在呼氣末或用手壓迫上腹部用力咳嗽。4)吸痰,用吸痰器吸出深部痰液。
1.4 注意休息
重癥和急性期的患者應臥床休息,保證充足睡眠。保持病室空氣新鮮,安靜,減少探視。禁止吸煙,避免各種誘發因素。待病情好轉后適當活動。長期臥床由于皮下脂肪少,營養差,再加上心、肺等功能不全,全身水腫,應加強皮膚護理,定時翻身,避免褥瘡的發生。
2 飲食護理
大多患者由于年老體衰、免疫功能低下、長期缺氧、胃腸道瘀血等,機體通長處于嚴重營養不良狀態。給患者的飲食應清淡為主,搭配應該是葷素油搭配、菜肉搭配。多吃含維生素C和維生素E的水果、肝臟。飲食要有節制,應提供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飲食,可適量吃瘦肉、雞蛋,但不宜過多,以免增加腎臟負擔,同時應注意保持大便通暢。
3 氧療的護理
氧氣吸入可以改善肺心病患者的缺氧癥狀,減輕呼吸困難,緩解肺動脈高壓,防止肺心病繼續惡化。因此,予低流量、低濃度鼻導管持續給氧,氧流量最高不超過3L/min,最低1L/min,吸氧濃度為24%~28%,每天吸氧15小時以上。吸氧過程中保持呼吸道通暢,定期更換吸氧導管,每天更換消毒濕化瓶。用氧過程中加強巡視,避免患者和家屬自行調節氧流量而造成傷害。在吸氧過程中注意觀察呼吸困難程度、紫紺和心率的變化,病情穩定后改為間歇給氧,逐漸停止給氧。
4 并發癥的護理
4.1 呼吸衰竭的護理
密切觀察患者的呼吸情況,若呼吸的頻率、節律、深淺、呼吸困難的程度、咳痰量、痰液粘稠度等有變化,應實施呼吸道管理。
4.2 肺性腦病的護理
密切觀察患者有無失眠、煩躁、躁動、夜間失眠而白天嗜睡等現象。出現肺性腦病應及時、足量給予抗生素控制感染,保持呼吸道通暢,給予低濃度(24%~29%)持續吸氧。注意患者的安全,床邊床檔豎起,以免患者墜床,發生危險。做好肺性腦病搶救的準備工作。注意患者的飲食營養,及早為病人放置胃管,給患者營養支持。
4.3 心衰的護理
密切觀察患者體表靜脈的充盈程度,皮膚溫度、充血情況以及血壓、心排血量、脈搏、心率等的變化。同時在心電監護下注意心率和節律的變化。應囑咐患者絕對臥床休息。低鹽飲食,控制輸液速度,記24小時出入量,按心衰護理常規護理,注意觀察強心利尿后是否出現酸堿失衡和電解質紊亂,洋地黃中毒等現象。
4.4 腎衰的護理
密切觀察有無夜尿增多、少尿、面部浮腫等情況,隨時復查血生化,記錄24小時出入量,低鹽、低蛋白、優質蛋白飲食。隨時查生化,做好腎透析的準備工作。
4.5 消化道出血的護理
護理人員根據出血的臨床表現,準確判斷出血的部位,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
5 心理護理
老年肺心病患者由于病程長,久治不愈、反復發作,長期受疾病的折磨,很多患者對治療失去信心,多伴有緊張、恐懼、多疑、焦慮、敏感、抑郁等情緒,心理狀態不穩定,不愿意配合治療。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溝通,為其提供安全舒適的環境,關心、體貼患者。
6 出院指導
出院后告訴患者:1)合理用藥:不濫用抗生素,病情穩定后停用抗生素。不應長期用抗生素,以免出現耐藥性和其他病菌感染。2)堅持鍛煉:患者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做一些適合自己的運動。3)生活護理:肺心病患者應注意隨氣候變化增減衣服,以免引起感冒而加重病情。保持居室整潔安靜,無煙塵。冬季注意居室的溫度、濕度,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新鮮。4)增強免疫力:可適量注射胎盤球蛋白、轉移因子等免疫增強劑,也可用中醫扶正固本的方劑,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5)按時復查:嚴格按著醫生要求用藥,避免去人群聚集和通風較差的地方,如有不適立即到醫院就診。定期進行門診復查。
參考文獻
[1] 劉艷麗.護理干預對老年肺心病患者不良心理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河北醫藥,2013,(01):157-158.
[2] 董敏.中西醫結合治療老年肺心病及對患者的護理體會[J].內蒙古中醫藥,2014,33(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