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平
【摘 要】 目的:觀察分析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的手術治療效果。方法:對于妊娠早、中、晚期合并急性闌尾炎均采取手術治療,應用抗生素,根據不同孕期,采用不同手術切口和手術方式,并進行效果分析。結果:本組66例,早期手術16例,中期手術36例,晚期手術14例。其中6例晚期妊娠患者,由于伴有腹膜炎而先行剖宮產而后行闌尾切除術,術后放置腹腔引流。本組一期愈合61例,二期愈合5例。并發癥:切口脂肪液化3例,切口感染2例,早產3例,均存活。全組無孕婦及胎兒死亡病例。結論:對于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病例,積極手術治療,應用光譜抗生素,加強護理,可以降低并發癥及死亡率。
【關鍵詞】 妊娠; 急性闌尾炎; 闌尾切除術; 抗生素; 鑒別診斷
急性闌尾炎是妊娠期最常見的外科合并癥之一。由于妊娠中、晚期的生理性變化,闌尾位置亦隨之變化,其臨床體征與非孕期不一致,診斷較非孕期相對困難,臨床誤診率較高[1],2010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共急診手術治療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66例,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66例,年齡22~38歲,平均32歲;初產婦28例,經產婦38例。妊娠早期(12周以內)16例,中期(13~27周)36例、晚期(28周以上)14例;病程:2~24h,平均4h。臨床表現:早期妊娠病例,與非孕期闌尾炎癥狀基本相同,表現胃腹痛及轉移性右下腹疼痛、惡心、嘔吐、發熱,右下腹壓痛或肌緊張及局灶性反跳痛,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增高。50例中、晚期妊娠患者,腹痛癥狀不典型,壓痛不明顯,無明顯轉移性右下腹痛,腹痛偏右后上部位,如右側腰部,壓痛點較高,實驗室檢查白細胞增高大于1.5×109/L。
1.2 治療方法
抗感染,連續硬膜外麻醉,闌尾切除術。
1.2.1 不同妊娠分期合并急性闌尾炎的治療選擇 對于妊娠早期,診斷明確的選擇麥氏切口,診斷不能肯定者選擇旁正中切口,對于中晚期妊娠闌尾炎患者,則選擇疼痛最明顯處切口。如子宮體較大,可采用右臀部抬高30°~40°或左側臥位,便于暴露闌尾[1]。闌尾切除后原則上不放置腹腔引流管,如果腹腔炎癥嚴重而局限,闌尾穿孔,盲腸壁水腫應在其附近放置引流。對于具有以下情況患者,亦先行剖宮產,再行闌尾切除術:1)闌尾穿孔并發彌漫性腹膜炎,盆腔感染嚴重,子宮及胎盤已有感染征象;2)近預產期或者胎兒基本成熟,具備體外生存條件;3)病情危重危及孕婦生命而術中暴露闌尾困難。
1.2.2 抗生素應用及選擇 對于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者,必須合理選用抗生素。可以選用甲硝唑、青霉素、氨芐青霉素、頭孢霉素等,禁用對胎兒有影響的藥物。并常規給予保胎藥物,根據不同時期給予黃體酮肌注,維生素E口服等。
2 結果
本組66例,早期手術16例,中期手術36例,晚期手術14例。其中6例晚期妊娠,由于伴有腹膜炎而先行剖宮產而后行闌尾切除術,術后放置腹腔引流。本組一期愈合61例,二期愈合5例。并發癥:切口脂肪液化3例,切口感染2例,早產3例,均存活。全組無孕婦及胎兒死亡病例。
3 討論
妊娠期合并急性闌尾炎是最常見的外科合并癥之一。據文獻報道,妊娠期因消化系統外科急腹癥而開腹手術的病例中,急性闌尾炎占2/3。孕期急性闌尾炎的發病率為1/1000~1/2000,其中80%發生在妊娠中晚期[1]。由于妊娠中晚期闌尾位置改變,臨床表現及體征與非妊娠期差異很大,給臨床診斷造成一定困難,使誤診率增高,特別是中晚期妊娠,孕婦死亡率可高達4.3%,較非孕期闌尾炎高2%,在無其他并發癥的闌尾炎中,流產率高達3.5%。因此,早期診斷,及時處理對于預后有重要意義[2-4]。
3.1 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的臨床特點及原因[1]
妊娠并不誘發闌尾炎,但妊娠期由于闌尾位置的改變,闌尾炎的癥狀體征常不典型,炎癥不易包裹與局限,常形成腹膜炎。闌尾炎穿孔繼發彌漫性腹膜炎較非孕期多1.5~3.5倍。其原因是:1)妊娠期盆腔血液及淋巴循環旺盛,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強,組織蛋白溶解能力加強。2)增大子宮將腹壁與炎癥的闌尾分開,減少了壁層腹膜刺激,腹壁防衛能力減弱。腹膜刺激征表現不甚明顯,臨床體征與實際病情不符,容易漏診,延誤最佳治療時機。3)大網膜被增大的子宮推移,一旦穿孔難以包裹炎癥,不易使炎癥局限,而造成彌漫性腹膜炎。4)若炎癥波及子宮漿膜,可誘發子宮收縮,而宮縮又導致炎癥擴散等。
3.2 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的手術時機選擇
妊娠早期(12周以內),不論其臨床表現輕重,均應手術治療,術式與非妊娠病例基本相同;妊娠中期(13~27周),此時手術治療的安全系數也比妊娠早期大,一般認為此時是手術切除闌尾的最佳時機,所以主張手術治療,可以選擇右側臀部抬高的側臥位,手術切口以痛點準,這樣可以減少對子宮的牽拉,并有利于防止仰臥位低血壓綜合征發生;妊娠晚期合并急性闌尾炎,應積極手術治療,即使因手術刺激引起早產,絕大多數嬰兒也能成活,手術對孕婦的影響也不大,如果近預產期或者胎兒基本成熟,并且闌尾炎癥較重或穿孔者,應先行剖宮產而后行闌尾切除,并放置引流,預防盆腔感染或積血。總之,治療原則為一經確診,給予足量廣譜抗生素,盡快手術治療。其目的是避免病情迅速發展,一旦并發闌尾穿孔和彌漫性腹膜炎,對母嬰均會造成嚴重后果[4-5]。
3.3 妊娠期急性闌尾炎的不同時期鑒別診斷
妊娠早期,若臨床表現典型,不難診斷,但需與右側輸卵管妊娠破裂,右側卵巢囊腫蒂扭轉相鑒別。妊娠中期,急性闌尾炎發生率較高,闌尾上移明顯,應與右側卵巢腫蒂扭轉、右側輸尿管結石,急性膽囊炎等相鑒別。妊娠晚期,妊娠子宮充滿腹腔,闌尾明顯向外上方移位,腹痛在上腹部,需與重型胎盤早剝和子宮肌瘤紅色變鑒別。
總之,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不同于一般闌尾炎,應引起高度重視,最大限度減低誤診率,必要時可以剖腹探查[1]。
參考文獻
[1] 豐有吉,沈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156-158.
[2] 劉偉頌.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39例臨床效果探究[J].吉林醫學,2014,35(10):2142-2143.
[3] 張兵,中晚期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的早期手術治療22例體會[J].中國當代醫藥,2011,18(24):220-221.
[4] 姜鴻雁.中晚期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早期手術治療27例分析[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4):3716-3717.
[5] 張朝鋒,侯林都,劉瑞麗,等.35例妊娠合并急性闌尾炎的圍手術期治療與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04):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