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蓉

【摘 要】 目的:討論超導可視人工流產的臨床效果。方法:將300例自愿要求進行人流的女性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組150例,觀察組采用傳統人工流產術,對照組采用超導可視人流。結果:觀察組平均出血量為(5.4±1.1)ml,對照組平均出血量為(7.3±1.7)ml,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宮腔手術操作時間明顯長于觀察組(P<0.05);觀察組在手術中、后均出現1例并發癥,發生率0.07%,對照組6例患者出現并發癥,發生率 4%,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超導可視人流術填補了傳統人流術盲做或憑借感覺、經驗操作的缺點,安全徹底,有效預防或減少患者術中、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概率,在人工流產技術中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超導可視人流; 人流; B超; 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uperconducting visual induced abortion. Methods: 300 cases of voluntary abortion of women, will b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1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the traditional artificial abortion, control group using superconducting visual flow.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mount of bleeding (5.4±1.1 )ml, the control group, the amount of bleeding was for (7.3±1.7) m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trol group of uterine cavity operation tim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ha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Observation group surgery, 1 case of complications after all, the incidence of 0.07% in the control group 6 patients with complications, the incidence of 4%,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Superconducting visual abortion fill in the traditional abortion blind or by virtue of feeling, the shortcomings of operational experience, safety of radical, effectively prevent or reduce the patients, after th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induced abortion technique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Key words]Superconducting visual flow; Induced abortion; Bultrasound; Effect
傳統的人工流產技術的操作主要依靠手術者經驗、感覺進行盲操作,由于子宮屈度、孕囊著床位置等因素,術中、后并發癥頻發,比如子宮穿孔、漏吸等,在手術安全方面無法得到保障。因此,超導可視人流技術出現,它是借助超導人流手術儀將人流裝置和B超裝置進行有機結合,在手術中可視超聲影像的指導下進行人工流產操作[1]。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整理2003—2015年在松潘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自愿要求人工流產手術的患者3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50例。觀察組采用超導可視人流,對照組采用傳統人工流產術;對照組年齡20~40歲,平均年齡(27±4.9)歲,孕次1~7 次,平均孕次(1.9±0.8)次,孕育周期6~8周,平均孕周(6.8±0.7)周,平均孕囊大小1.67cm;觀察組年齡19~39歲,平均年齡(28±4.3)歲,孕次1~8次,平均孕次(2±0.7)次,孕育周期6~8周,平均孕周(6.5±0.2)周,平均孕囊大小1.79cm。兩組患者均無人流禁忌癥狀,兩組患者在年齡、孕次、孕周、孕囊大小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1)患者人流次數不超過2次;2)有停經史,尿hcg(+),B超確證為早孕,超聲孕周6~8周;3)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
1.3 方法
對照組:由經驗豐富、高資質主治醫生進行傳統人流方法進行“盲吸”。觀察組:取膀胱截石位,進行常規消毒、鋪巾,待麻醉生效后,將無菌避孕套對陰道超聲進行包裹,并將陰道超聲探頭固定于儀器特制窺陰器上,將窺陰器固定前位子宮前葉,固定后位子宮后葉,再將探頭置入陰道穹窿處,醫師根據超聲顯示屏顯示下,移動窺陰器調整探頭方向,來現實對患者子宮大小、形態、位置及孕囊位置大小等進行仔細觀察,根據宮腔脫膜確定孕囊,做好定位,最后直接吸出患者孕囊及其附屬物。吸出患者孕囊后再吸宮腔1周(最大負壓400mmHg),若刮匙感宮壁回聲粗糙或超聲顯示頻上能清晰見宮腔線,且未出現任何異常回聲,表明沒有脫膜組織殘留,手術完畢。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9.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檢驗,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比較差異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手術效果及并發癥比較:兩組患者人流綜合征發生率均無明顯差別。人流綜合征主要表現由宮頸迷走神經的刺激導致,這與患者精神高度緊張有很大關系;觀察組,出現1例宮頸粘連,未發現不完全流產及術后月經過少的情況發生;對照組,出現1例漏吸,1例不完全流產,2例宮頸粘連,2例術后月經少。術后60d患者通過宮頸鏡確證宮頸粘連的出現是患者放置節育環所致。兩組比較,觀察組手術時間、宮腔操作時間短于對照組,手術平均出血量也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值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 討論
對于傳統人流技術而言,由于在盲視環境下操作,對于吸管是否對宮腔內妊娠物吸盡,主要依靠主治醫師經驗和手感。而超導可視人流技術儀器是采用數字化超聲技術,是將超聲與人流負壓吸引裝置進行有效整合為一體的人流裝置。它將陰道超聲探討固定在特制窺陰器上,微小的陰道超聲探頭與陰道穹窿緊密相貼,主治醫師通過調整窺陰器的位置和角度,即可在顯示頻幕上清晰顯示成像,醫師可以通過成像和手術操作同步進行,大大減少了子宮穿孔、漏吸、吸不全等概率,提高了手術的安全性,同時也減少了子宮內膜損傷,降低刮宮所導致的宮頸黏連的幾率,從而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患者痛苦。因此,超導可視人流技術對比傳統技術更具安全、省時、有效等特點[2]。
本次研究中,雖然傳統人流技術操作者為經驗豐富、資質高的主治醫師,但兩組相比,患者在術中的平均出血量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以看出,超導可視人流手術不會增加患者術中出血量;在術中宮腔操作時間方面,傳統人流手術時間長于超導可視人流手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3-4]。此外,超導可視人流手術比傳統人流手術對保護子宮內膜也有很大幫助,減少了過度、盲目清刮,由于在可視情況下操作,對患者的擔心和恐懼具有消除作用。
綜合上述,雖然這兩種技術的操作基礎基本一致,但是超導可視人流手術利用現代化儀器設備和專業技術相結合,在手術中提供了安全保障,大大降低了手術危險性,同時也減少了患者手術心理負擔及患者子宮內膜的損傷,無任何副作用,比傳統人流手術更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對于高危妊娠或資質低的醫師更為適用。
參考文獻
[1] 陳剛.超導可視無痛人工流產術200例臨床觀察[J].四川醫學,2012,(33):278-279.
[2] 王文蓉,虞豐.兩種可視人流系統與傳統人工流產的比較[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3824-3825.
[3] 張冉,魏振華.超導可視人工流產術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藥雜志,2014,(12):40-42.
[4] 石苗.超導可視人流系統在人工流產術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實用醫藥,2014,(2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