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淼芳,張妙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第二醫院 藥劑科,浙江 寧波 315000)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輔助治療腸易激綜合征對患者血液學指標及腸敏感度的影響
章淼芳,張妙Δ
(浙江省寧波市鄞州第二醫院 藥劑科,浙江 寧波 315000)
目的 探討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輔助治療腸易激綜合征對患者血液學指標及腸敏感度的影響。方法 選取福建省人民醫院消化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腸易激綜合征患者82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2組,各41例,均接受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等對癥處理,對照組予以匹維溴胺及雙歧三聯活菌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予以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輔助治療,記錄2組血液學指標、炎性因子指標及腸道敏感性指標,同時對比2組臨床療效。結果 與治療前相比,2組治療后血漿生長抑素(Somatostatin,SS)、P物質(Substance P,SP)及5-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均明顯降低(P<0.05),神經肽Y(Neuropeptide Y,NPY)水平升高,TNF-α及IL-6、IL-8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腹痛評分、腹脹評分及腹瀉評分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相對于對照組,研究組治療后血漿SS、SP及5-HT水平較低,NPY水平較高,TNF-α及IL-6、IL-8水平較低,IL-10水平較高,腹痛評分、腹脹評分及腹瀉評分降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治療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輔助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療效確切。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腸易激綜合征;神經肽Y;腸敏感度
腸易激綜合征(irrtablebowelsyndrome,IBS)屬于消化內科胃腸功能紊亂疾患。其常見癥狀為腹痛、腹瀉或稀軟便。并無特異性,因腹瀉反復就醫,嚴重影響工作與生活質量[1]。臨床治療上多采用促胃動力、抑酸及胃黏膜保護藥物等,雖然臨床療效尚可,但治療方案尚未達成共識[2],甚至部分患者因癥狀改善不明顯而處于焦慮、抑郁狀態中。單一的藥物治療很難實現完全緩解癥狀,要提高治療效果,聯合治療已成為治療的首選方案。精神因素在腸易激綜合征病情進展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意義,聯合抗抑郁藥物能一定程度上緩解癥狀,提高療效[3]。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為新型神經阻滯劑,主要用于治療中度焦慮抑郁、神經癥及胃腸神經官能癥等[4]。本院采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輔助治療腸易激綜合征,臨床療效明確,且可靠、安全,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福建省人民醫院消化科2013年1月~2015年6月符合納入標準且確診為腸易激綜合征患者82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各41例,對照組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齡20~58歲,平均(35.56±8.67)歲,平均病程為(3.52±0.59)年;研究組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齡19~57歲,平均(35.12±8.81)歲,平均病程為(3.47±0.61)年,2組性別、年齡、病程對比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納入標準:參照中華醫學會編纂的《臨床診療指南.消化系統疾病分冊》[5]中關于腸易激綜合征的診斷標準,近3月內反復發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適,>3次/月,同時存在排便后癥狀緩解;發作時伴排便頻率改變;發作時伴糞便性狀改變,具有上述癥狀2項或2項以上;年齡19~58歲,經臨床相應檢查排除腹部器質性病變者;與患者達成協議,簽署藥物同意及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年齡>58歲或<19歲;②合并心臟病及肝、膽、胰腺及胃腸道等器質性疾病者;③對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或其他研究藥物有禁忌證或過敏者。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研究期間停用其他治療IBS的藥物,參照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制定的《腸易激綜合征診斷和治療的共識意見(2007,長沙)》[6]和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制定的《腸易激綜合征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7],2組治療期間均予以適度調整飲食,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等對癥處理,對照組予以常規治療,匹維溴胺[Abbott Healthcare(法國),批準文號H20120127]50 mg口服,3次/天,雙歧三聯活菌(內蒙古雙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S19980004)420 mg口服,3次/天;研究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予以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輔助治療,氟哌噻噸美利曲辛(丹麥靈北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20130126)1片口服,1次/天,早餐后服用,2組均連續治療12 w,治療期間遵醫囑服藥,戒煙戒酒,避免辛辣刺激性、黏滑食物。
1.2.2 血液學指標測定:收集2組患者血液標本,空腹肘靜脈血5 mL,肝素抗凝,3000 r/min離心10 min后常規分離血漿或血清,置-70 ℃低溫冰箱保存待測。
① 實驗室指標測定:采用美國 Molecular Devices Corporation(MDC)公司生產的Spectra Max M2酶標儀檢測血漿生長抑素(SS)、神經肽Y(NPY)、P物質(SP)及5-羥色胺(5-HT)水平,以上指標均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測定,試劑盒由北京華英生物技術研究所提供。
② 炎癥指標測定:采用Spectra Max M2酶標儀檢測腫瘤細胞因子(TNF-α)和白介素類(IL-6、IL-8、IL-10),并以上指標均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測定,試劑盒由上海逸峰生物科技公司提供。
1.2.3 臨床觀測指標評價:腸道敏感性包括腹痛評分、腹瀉評分及腹脹評分[8]。
① 腹痛評分:參照腹痛程度及腹痛頻率兩方面,采用視覺模擬評分評價腹痛狀況,0分為0,1分為1~3,2分為4~6,3分為7~9,4分為10,每周腹痛發作頻率0分為0次,1分為1~2次,2分為3~4次,3分為5次以上,腹痛評分為2者之和。
② 腹瀉評分:根據糞便性狀、排便次數及排便感覺評定,0分為糞便正常成型,1分為基本成型,2分為糊狀,3分為稀便,4分為水樣便;每天大便次數0分為1~2次,1分為3~4次,2分為5~6次,3分為7次以上;排便感覺0分為排便無急迫或墜脹感,1分為急迫或墜脹感。腹瀉評分為3者之和。
③ 腹脹評分:根據腹脹程度及腹脹發作次數進行評價;0分為無腹脹,1分為排氣或排便后腹脹得以緩解,2分為排氣或排便后腹脹部分緩解,3分為排氣或排便后腹脹無緩解;腹脹癥狀0分為每周發作0次,1分為<3次,2分為3~5次,3分為5次以上。腹脹評分為2者之和。
1.2.4 療效判定標準[9]:痊愈,癥狀及體征均消失,療效指數≥95%;顯效,癥狀及體征得到明顯改善,70%≤療效指數<90%;有效,癥狀及體征有所緩解,30%≤療效指數<70%;無效,癥狀及體征無明顯變化,甚至惡化,療效指數<30%。療效指數=(治療前積分-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100%,治療有效率=(痊愈例數+顯效例數)/總例數×100%。
1.2.5 安全性分析: 觀察治療過程不良反應狀況,包括惡心、嘔吐、頭暈、過敏及其他不良反應和肝腎功能損害情況。

2.1 2組間實驗室指標測定狀況比較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2組血漿SS、SP及5-HT水平均降低,NPY水平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治療后血漿SS、SP及5-HT水平較低,NPY水平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間治療前后血漿SS、NPY、SP及5-HT狀況對比
*P<0.05,與治療前比較,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P<0.05,與對照組比較,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2.2 2組炎癥指標測定狀況比較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2組TNF-α及IL-6、IL-8水平降低,IL-10水平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治療后TNF-α及IL-6、IL-8水平較低,IL-10水平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間治療前后TNF-α及IL-6、IL-8、IL-10狀況對比
*P<0.05,與治療前比較,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P<0.05,與對照組比較,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2.3 2組腸道敏感性狀況比較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2組腹痛評分、腹脹評分及腹瀉評分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治療后腹痛評分、腹脹評分及腹瀉評分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間治療前后腸道敏感性狀況對比±s)
*P<0.05,與治療前比較,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P<0.05,與對照組比較,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2.4 臨床療效 治療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為63.41%(26/41),研究組治療有效率為75.61(31/41),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Z=-2.521,P=0.012<0.05)。見表4。

表4 2組臨床療效的比較[n(%)]
2.5 安全性分析 2組患者均獲得隨訪,無病例脫落現象,肝腎功能均在正常范圍之內,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研究組2例患者出現失眠障礙,3例出現輕微胃腸道反應;對照組4例患者出現輕微腹瀉癥狀,未采取特殊處理,停藥后自行恢復。2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腸易激綜合征是消化內科常見疾病之一,臨床上主要表現為腹痛及大便性質異常改變等,發病率達到0.82%~5.67%[10]。其病因尚不明確,近年來隨著生物醫學模式不斷轉變,精神因素在其發病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常伴焦慮、抑郁癥狀[11]?,F階段臨床對腸易激綜合征的治療尚缺乏特異性方案,選擇有效藥物緩解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消化道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降低不良率成為研究人員研究的重點。研究發現IBS患者易伴有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同時也是我國人群中IBS發病的危險因素[12]。因此,探討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輔助治療腸易激綜合征具有重要的意義。
生長抑素主要存在于中樞神經系統、神經纖維及消化道黏膜,神經肽Y主要存在于回腸和結腸細胞,二者具有調節胃腸運動生物活性的功能,在IBS-D發病機制中占重要地位[13]。研究顯示5-羥色胺作為神經-免疫-內分泌網絡機制中重要的遞質,在IBS的發生、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而調節5-HT表達可能是治療IBS的新思路[14]。P物質具有強烈的促消化道平滑肌收縮、加強結腸集團推進運動、刺激小腸及結腸黏膜分泌水和電解質的作用[15]。對本次研究結果進行分析,經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輔助治療后血漿SS、SP及5-HT水平較低,NPY水平較高,說明其作用于腸易激綜合征,與調節體內SS、SP、NPY及5-HT等異常、調節腦腸肽分泌平衡密切相關。
IBS患者體內存在炎癥指標及炎癥狀態異常,炎癥因子在其發病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TNF-α、IL-6、IL-8和IL-10是目前研究較多的炎癥因子。IBS患者存在抑郁和焦慮狀態,可能與腸粘膜炎癥因子失衡有關[16]。腸道菌群失調及精神因素可導致IBS病情進展,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綜合作用提高多巴胺及5-HT含量,調節中樞神經系統功能[17],發揮抗抑郁、抗焦慮作用。5-HT參與情緒-神經-腸功能調節,與IBS胃腸道運動障礙、內臟高敏感密切相關,氟哌噻噸美利曲辛通過調節5-HT水平,從而維護腸道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并協調胃腸運動。對本次研究結果進行分析,經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輔助治療后TNF-α及IL-6、IL-8水平較低,IL-10水平較高,說明其糾正腸易激綜合征患者體內促炎因子與抗炎因子失調,減輕炎癥反應級聯效應。
IBS患者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腸道菌群失調,表現為需氧菌增多和厭氧菌減少[18]。情緒變化不僅可應激改變小腸運動,還可提高胃腸道內臟感覺的敏感性,在腸易激綜合征的發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應用抗抑郁藥物治療腸易激綜合征患者可提高總體療效,其中對疼痛時間、大便形狀、大便緊迫感和腹脹等腸道敏感性有明顯改善作用[19]。對本次研究結果進行分析,經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輔助治療后腹痛評分、腹脹評分及腹瀉評分降低,說明其有助于恢復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腸道屏障和胃腸功能,促進預后。
本次研究發現采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輔助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療效確切,升高神經肽Y,安全性高,值得推廣。然而本次研究時間、樣本數有限。關于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輔助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療效需要循證醫學來證實。
[1] 胡品津.腸易激綜合征診斷和治療[M].科學出版社,2009.
[2]于洪波,李愛萍,戴林.腸易激綜合征的藥物治療進展[J].臨床軍醫雜志,2014,42(5):509-512.
[3]朱梅,董濤,王亞萍.抗抑郁藥物在治療腸易激綜合征中的應用[J].陜西醫學雜志,2014,43(8):1085-1087.
[4]彭濤,劉玉蘭,夏志偉,等.氟哌噻噸美利曲辛聯合布拉酵母菌治療伴有焦慮抑郁狀態的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的療效評估[J].中華消化雜志,2015,35(2):122-126.
[5]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消化系統疾病分冊[M].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
[6]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胃腸動力學組.腸易激綜合征診斷和治療的共識意見(2007,長沙)[J].中華消化雜志,2008,28(1):298-300.
[7]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疾病專業委員會,2010,蘇州).腸易激綜合征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31(5):587-590.
[8]鄧康.小劑量黛力新聯合復方枸櫞酸阿爾維林軟膠囊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血漿神經肽Y和5-羥色胺的影響[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6,38(1):34-37.
[9]陳飛,周雪蓮.氟哌噻噸美利曲辛和匹維溴銨聯合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的療效[J].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6,36(4):86-88.
[10]李曉青,常敏,許東,等.中國腸易激綜合征流行病學調查現狀分析[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3,22(8):734-739.
[11]元靜,劉小彥,王敏,等.腸易激綜合征與抑郁、焦慮障礙的關系[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3,23(4):233-234.
[12]張璐,段麗萍,劉懿萱,等.中國人群腸易激綜合征患病率和相關危險因素的Meta分析[J].中華內科雜志,2014,53(12):969-975.
[13]惠德生,陳隨才,張來啟,等.馬來酸曲美布汀聯合參苓白術散治療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及對血漿生長抑素、神經肽Y水平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3,13(12):2342-2344.
[14]鄧康.小劑量黛力新聯合復方枸櫞酸阿爾維林軟膠囊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血漿神經肽Y和5-羥色胺的影響[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6,38(1):34-37.
[15]李軍紅.馬來酸曲美布汀對腸易激綜合征患者血漿生長抑素、P物質和神經肽Y水平的影響[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4,17(8):963-965.
[16]李帥.IBS-D患者腸黏膜IL-4、IL-6的表達及其與焦慮抑郁的關系的臨床研究[D].唐山:華北理工大學,2015.
[17]劉慧敏,陳富超,朱雪松,等.國內曲美布汀聯用氟哌噻噸美利曲辛治療腸易激綜合征療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安徽醫藥,2013,17(12):2125-2128.
[18]朱黎明.地衣芽孢桿菌活菌膠囊聯合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對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腸道菌群的影響分析[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2,32(2):143-144.
[19]楊金選,曹德勇.抗抑郁藥物對腸易激綜合征患者治療效果與腸道敏感性的影響[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2,07(2):243-244.
(編校:吳茜)
Effect of Deanxit in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on hematological index and intestinal sensitivity
ZHANG Miao-fang, ZHANG MiaoΔ
(Department of Pharmacy, Yinzhou Second Hospital of Ningbo city in Zhejiang province Ningbo 315000, 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eanxit in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n patients in hematological index and intestinal sensitivity.Methods82 case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had 41 cases.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herapy, experiment group was treated on the base of the treatment with Deanxit.Hematology ndex and intestinal sensitivity index and clinical effect were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Results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 plasma SS, SP and 5-HT decreased in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NPY increased, levels of TNF-α, IL-6 and IL-8 decreased, levels of IL-10 increased, abdominal pain score,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diarrhea score score decreased,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ignificant(P<0.05).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 plasma SS, SP and 5-HT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were lower, NPY was higher, levels of TNF-α, IL-6 and IL-8 were lower, levels of IL-10 were higher, abdominal pain score, 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diarrhea score score were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all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Deanxit in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has curative effect.
Deanxi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neuropeptide Y; intestinal sensitivity
10.3969/j.issn.1005-1678.2016.09.011
章淼芳,女,本科,藥師,研究方向:醫院藥學,E-mail:miaofang0312@163.com;張妙,通信作者,女,本科,藥師,研究方向:醫院藥學,E-mail:118185738@qq.com。
R574.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