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一兒童節到了,很多家長都會發愁,該帶孩子去哪里?其實,現在很多城市周邊有不少親子農場,這個季節正適合去擁抱大自然。在這些開心農場里,不僅能曬曬春日暖陽、在草地上打打滾,還能親手種下一顆水蘿卜種子、喂喂兔子和小鹿,甚至還可以做一次生物實驗。
小馬駒親子農場 到農場實地認知“狡兔三窟”
俗話說,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同樣,要想讓孩子了解書本上的大自然,最好的辦法莫過于親眼看看、親手摸摸。在北京門頭溝區妙峰山下葦甸村農業生態園內的小馬駒親子農場,孩子們可以學習種植各種蔬菜,用自己的勞動成果做菜。同時,他們也可以親密接觸鴕鳥、兔子等小動物,比如觀察在地上散養的兔子的洞穴,實地認知“狡兔三窟”這個成語。
“要注意觀察,為自己種的植物寫日記。”抱著剛剛種好的菜的育苗盤,6歲的妞妞聽得十分專注。在這堂種植課上,妞妞拿到了兩種植物的種子,一種是香菜,一種是水蘿卜。與她想象中的不同,每根香菜的葉子都是小小的,種子卻是很大一粒;而水蘿卜的果實很大,種子卻是非常微小。老師說,這是花葉類蔬菜和根莖類蔬菜的不同,要自己回去實踐一下。最好為植物每天寫觀察日記,看看種下去第幾天發了芽,第幾天長了葉子,再看看這兩種植物生長過程有什么不同。
比較香菜和水蘿卜的種植過程,只是小馬駒農場種植課程里的一種。除此之外,孩子們還會學習種植康乃馨、馬蹄蓮、郁金香等觀賞植物,看著它們從種子開出美麗的花朵。這個生態園有200畝的山地種著稀有藥材。8000平方米的陽光溫室大棚可提供一年四季的種植體驗,十多畝的室外菜地可以讓孩子們體會“種地”的滋味。
與植物相關的采摘課程也十分受孩子們喜歡。一走進蘑菇大棚,所有的小朋友都十分開心,因為這次他們所采摘的蘑菇,一會兒將要變成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奶油蘑菇湯。不一會,孩子們手里的籃子就裝滿了蘑菇,接著就該是大展身手的烹飪課程。在老師的指導下,頭戴廚師帽的孩子們切好蘑菇和洋蔥,用黃油加面粉熬成湯底,最后一起煮成一鍋香噴噴的奶油蘑菇湯。雖然有點手忙腳亂,但難以掩飾孩子們第一次下廚做西餐的興奮之情。而這次勞動的成果,他們也會與爸爸媽媽一起分享。
生物知識課也很有吸引力。農場的兔子都是遍地散養的,孩子們可以在老師的帶領下俯身觀察地上的兔子洞,發現家養兔子的主洞穴。其實,不是所有兔子都會打洞,比如野兔就不會打洞,會打洞的反而是家兔。成語狡兔三窟出現在戰國時代,當時并沒有家兔,據猜測野兔洞穴可能僅僅是野兔在不同草叢中趴臥留下的凹槽。而農場里養的家兔卻真的是“狡兔三窟”,喜歡到處打洞。
農場里還有不少鴕鳥,也特別受小朋友喜歡。在觀察過程中,不少小朋友都會問:“鴕鳥膽小嗎?為什么會縮著頭。”這也成為一節動物知識課。老師會告訴孩子們,將鴕鳥稱為膽小的動物,是因為它遇到危險總是把頭頸平貼在地上,然后鉆進沙里“掩耳盜鈴”。其實,這種看法是不科學的。在熱帶鴕鳥便將長脖子平貼地面,身體蜷曲一團,憑借自己暗褐色羽毛偽裝成巖石或灌木叢,加上霧氣的掩護,就不易被敵害發現。尤其是未成年的鴕鳥,常用這種方式逃生。此外,鴕鳥的腿部力量十分發達,足以踢死一只獅子。
北宮國家森林公園各路小動物齊聚一堂
4月的北宮綠樹成蔭,百花齊放。我建議,進入公園大門后,先帶小朋友在花草叢中認認桃樹、梨樹等植物,再以藍天和大山為背景,伴著花香拍拍照。拍累了,再到大門口排隊乘坐公園的電動觀光車,每人花5塊錢就能體驗一下這種拉風的“人力過山車”。車程大概十幾分鐘,終點是一個小山坡——從山坡向后看,是一個適合野炊的小花園,即使在節假日也鮮有人光顧,十分僻靜;從山坡向上爬,就來到我要為您推薦的小動物園了。
我到北宮的那天陽光明媚,小動物們或許是被陽光照得太舒服了,都顯得懶洋洋的。我先看到了幾只大黑熊,它們趴伏在地上,偶爾扭一扭屁股,或者慢悠悠地“挨”到水邊自顧自地喝上一口。與黑熊比起來,還是萌萌噠羊駝更具人氣,它們始終表現出友好的態度,灰色的皮膚上還沾著幾根稻草,偶爾還會嘗嘗游人們扔給它們的面包。長尾巴的孔雀們則一挺一挺地“視察”著“小院子”,有帶著孩子的家長不停擺弄著手里的絲巾,卻沒能引得孔雀開屏。最有意思的是十多只小猴子,一個猴王蹲坐在假山頂,不管哪只調皮的小猴想往上爬,都會被這位猴王一腳踹下去,這個重復上演的情節逗得一撥又一撥小朋友捧腹大笑。
北宮有個景點叫做“小江南”。這里有一片僻靜的湖泊,還搭建了一處涼亭、九曲石橋。細心的小朋友可以在湖邊找到戲水的鴛鴦、互相追逐的野鴨,幸運的話還能看到大雁巡游。愛好觀鳥的小朋友,最好帶著望遠鏡來,說不定能看到赤麻鴨和斑頭雁。
玩了大半天,小朋友一定餓了。下山時會路過附近居民經營的各種小吃攤鋪,有炸臭豆腐、煎餅、烤鳥蛋等。推薦3元一個的菜團子,營養豐富還很有農家樂風味。
沃聯福生態親子農場油菜花海里的親子樂園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蔭。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在詩人楊萬里筆下,暮春時節,活潑的孩童和油菜花更配呢!房山的天開花海里有全北京面積最大的一片油菜花田,每當這個季節,油菜花開得旺盛,在距離花海10分鐘車程的地方坐落著一個親子農場——沃聯福生態親子農場。
據悉,沃聯福生態親子農場還是我國首個生態環境教育體驗基地,園區里有林地、山地、平原等多種地形,還有可愛的小動物座椅,旺盛生長的樹葉遮擋住天上的驕陽,小朋友們可以在農場按照1比1比例制作的光頭強的家里捉迷藏,還可以拍照、看木偶戲。喜歡小動物的孩子也能在這兒盡情玩耍,園區的小動物園有100多畝,里面有萌萌的小兔子、溫順的梅花鹿、愛美的孔雀,還有跑起來呼呼生風的鴕鳥、火雞等。
在農場的農耕區,小朋友們可以體驗制作面部彩繪、做陶藝、做風箏、制作草編小物件等,由農場提供材料,專門的老師負責教。農場里有400畝的親子農場,里面種上了花生、西瓜、草莓還有葉子菜等十多個品種,現在有的剛剛發出嫩芽,小朋友們也可以順便來認認植物。
農場里還有條“民食街”,里面的吃的全部選用有機食材,有柴鍋餅、各種野菜餅、手搟面,還有槐花攤坨子、榆錢小米飯、野菜窩頭等鄉間美食。
今年五一期間農場還舉辦了特殊的嘉年華活動——“70、80牽娃出行”,主要是讓小朋友也玩一玩父母小時候玩過的游戲,嘗一嘗父母年幼時垂涎過的糖果,營造一種穿越的感覺。比如推鐵環,就可以父母帶著孩子,一大一小兩個鐵環來接力;還可以教寶寶折紙飛機、踢毽子,讓小朋友從電子產品中脫離出來。
101生態農場可以做個“科學小實驗”
帶孩子撒歡兒,北京市通州區西集鎮的101生態農場算是一個。在這里,孩子們不僅可以放風箏、撿雞蛋、采摘,還可以做簡單的科學小實驗,辨別農藥殘留。
對于小一點兒的孩子,如果想充分運動,有很多戶外項目可以玩,這些項目的器材都是木質的,有單繩索道、秋千、滑梯、平衡木、蹺蹺板等,比較安全。手動的轉椅最有意思,大人、孩子玩得都很開心。有耐心的話,小朋友還可以自己動手DIY做風箏,然后到草坪上瘋跑,很多平時一步都懶得走、必須讓大人抱著的孩子在這里都是滿場飛。對于組團來的大孩子,可以一起玩兒定向越野,真人CS。
如果想體驗農家生活,孩子們可以做農耕、喂小羊、撿雞蛋、采摘蔬菜……據了解,農場里種植了很多有機蔬菜和瓜果,天然生長,可供采摘。小朋友不僅可以認識新鮮的農作物食材,還可以自己動手點燃大柴灶,做一頓地地道道的農家飯,吃到在城里吃不到的美食。這里的自助小火鍋很有特色,從羊肉到蒿子稈、白菜等食材基本都是農場自己養、自己種的有機食品。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有時間,建議去玩玩他們的特色項目“科學小實驗”。比較有意思的是化學實驗室,在實驗室里,小朋友可以了解蔬果的結構與生長過程;過多噴灑農藥會對人體產生哪些副作用……小朋友還可以自己動手通過先進的儀器、試劑和測試卡進行取樣、測試、對比,了解農藥的危害以及檢測原理,建立良好的生態科技觀念。
101生態農場總經理薛光介紹,最近,他們還將引進一套新設備,教孩子們DIY制作“果蔬發電鬧鐘”:兩個土豆,或者兩個橘子,再或者是兩個西紅柿,只要是你報得出名號的任意兩個水果,都可能產生一個供電站。甚至兩杯水,兩杯可樂,兩杯果汁也可以。插上兩極,連上小鐘表,就可以成為一個果蔬供電的數字時鐘了。
一天下來,既玩了,又學到了很多知識,對于家長來說,是最期盼的了。
摩登家庭 臺灣味兒的農場
摩登家庭農場,一聽名字就很時髦。細打聽,原來這是一個臺灣人在通州漷縣鎮開的農場,所以在這里能品嘗到臺灣的美食,當然小朋友也有得玩,不僅能接觸到小動物,還能動手做棉花糖等。
農場占地200多畝,如今綠意盎然的塑料大棚里栽種著各種各樣的果蔬。據說這里的果蔬都是“放養”,就是為了讓人們在這里能夠見識到這些果蔬本來的面貌和味道。由于是主打臺灣特色,這里也有一些臺灣果蔬。有市民說:“剛看到臺灣的絲瓜,還以為是老絲瓜,后來請教了工作人員才知道,這臺灣絲瓜就是長得粗一些、長一些。”
讓市民感受到濃濃臺灣味的還有這里大棚的名字——都是用臺灣地名來命名的,最北面是“臺北”、“陽明山”、“基隆”,最南面是“高雄”、“屏東”,還有“鵝鑾鼻”和“墾丁”。另外農場里面的道路也采用了臺北道路的名稱——“忠孝東路”、“信義西路”、“和平東路”。
由于這里的老板是經營臺灣食品的,所以農場里面的零嘴兒更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臺灣味道——奶油牛軋糖、宜蘭肉粽、花枝丸、大禹嶺茶,這些往往要去臺灣當地才能買到的土特產,在摩登家庭農場就能輕松買到。另外不得不說的是這里的午餐,分為燒烤和火鍋兩種,都是自助的,想吃菜就去大棚里面采,想吃魚就去魚塘里面撈,想吃果子就去樹上摘。愛吃烤香腸的小朋友,還能嘗到地道的臺灣香腸。
農場里還有一個小小動物園——羊、猴子、豬、雞等,都可以親密接觸。和小動物玩累了,大人還能帶著孩子去做陶藝,還能彩繪T恤衫;如果自助沒吃飽,還能帶著孩子一起做比薩餅和棉花糖。
七里渠農場帶孩子撿雞蛋、磨豆腐
頭一次注意到七里渠農場是因為老板和老板娘的高學歷,一個是業界有名的大律師,一個是數學學霸、曾做到東芝中層。兩個人把十多年的積蓄投入農場,來了場“資本下鄉”,就是為了圓一個田園夢。
農場現在慢慢步入正軌,300畝開心菜園已經全部都有了“地主”。一到周末和節假日,園子里就格外熱鬧。工作人員告訴我,農場里最吸引小朋友的是散養雞鴨鵝區域。由于空間開闊,農場里的雞、鴨、鵝都是分開散養的,各有一片樹林“領地”,它們可以在其中自由漫步。小朋友們除了可以與各片林子里的雞鴨鵝互動,還可以鉆進林子里撿雞蛋、鴨蛋。這個活動又叫“林間尋蛋”。工作人員告訴我,“林間尋蛋”每個孩子收費30元,不限時間,離開農場的時候還可以帶走10個雞蛋。由于這活動有趣,孩子們常常玩不夠,每到這時候,林子里就不時傳出小朋友們的驚呼聲和清脆的笑聲。在撿鴨蛋的地方還有一片桃花林,這幾天也正開得好看。
再一個好玩的地方就是七里渠的豆腐坊,采用的是古法小磨磨豆腐,可以容納30到60個小朋友同時玩,孩子們也可以喊上爸爸媽媽當助手。磨好的豆汁、豆渣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來處理,現煮豆漿。在這個時間,孩子們可以在豆腐坊外面的沙塘里玩耍,蹦床、挖沙、搭城堡都可以。玩得差不多了,豆漿也煮熟了,招呼孩子們來嘗嘗最新鮮的豆漿。喝剩下的都用來點豆腐,工作人員會一邊操作一邊給孩子們講解豆腐是怎么做成的,吃著自己親手做出來的豆腐,那感覺自然是不同的。
七里渠的柴鍋是一大特色,但只有十口,如果想要帶娃來吃柴鍋飯,還得早預訂。大柴鍋就在樹林下面,農場提供木柴和油鹽醬醋等調味料。柴鍋燉出來的魚肉、雞肉,味道肯定勝過城里燃氣灶的口味。如果想要吃燒烤,農場也提供木炭、一次性盤子碗筷等工具。
現在,農場里還有少許桃花在開著,綠色漸漸濃郁,一進農場就能聽到蟲鳴鳥叫,仔細聞聞,空氣里還有青草香和泥土香呢。
洼里鄉居樓 看看“過去的鄉村生活”
位于北京昌平小湯山東北部的洼里鄉居樓應該是北京最早、知名度最高的鄉村農場了。成立14年來,已經形成了鄉村游樂場、兒童樂園、小動物園、鄉村農具展、洼里博物館、采摘、餐飲等多種項目為一體的綜合體驗區。
果蔬觀光、采摘,喂小動物、放風箏、拓展游戲等常規項目就不用說了。為了讓見慣了動漫、游戲機的小朋友感受“過去的鄉村生活”,這里還設置了很多現代農村少有的原始勞作項目:鄉間春耕就是這樣的項目之一,在一片空曠的土地上,一頭小毛驢拉著犁,后面跟著一手扶犁、一手拿鞭子的農夫,時不時還吆喝上幾嗓子;“叮叮當當、叮叮當當……”,順著這有節奏的敲打聲走過去,你會發現一間土坯房、一個年久的風匣子、還有兩個打鐵的師傅共同組成的鄉村鐵匠鋪;還有推、拉、踩、搖真正能上水澆田的大水車,現在也已經成為鄉居樓的一個照相景點。柳條在小朋友眼里,頂多是一根小鞭子,但在鄉居樓農民伯伯的手里,用不了多久便成了一件美觀而實用的成品。大到沙發家具,小到果盆器物、花瓶、小罐……在這兒,小朋友可以觀賞這些成品,還可以在師傅的指導下,完成一件帶有自己獨特風格的藝術品。
除了這些,鄉居樓的五谷八卦體驗園和蔬菜五感觀光園也很有鄉土氣息。五谷八卦體驗園內,有高粱、谷子、黍子、黃豆、玉米、白薯、芝麻、蓖麻、向日葵、水稻等農作物,孩子們在認知它們形狀的同時,還能了解它們的生長習性、食用方法與價值。蔬菜五感觀光園,培育了很多種特色蔬菜,小朋友可以買回家種在陽臺上。
純草農莊 在天然氧吧里當個小農夫
在素有天然氧吧之稱的河北永清,有一個名叫純草農莊的親子主題農樂園。它占地面積多達160畝,因此最大的特色就是農耕體驗。與其他農場小得可憐的體驗田不同,純草農莊可為每個到訪家庭提供10到20平方米的種植體驗區,每個家庭自己耕地、施肥、播種、除草、澆水,還可以給自己的小菜園取名字。菜園的有效期是一個種植季(約3個月),每個家庭有開心農場(自耕自種)、休閑菜園(半托管)、私家菜園(全托管+配送)三種模式可以選擇。農莊提供20多種水果、50多種蔬菜的種子,還提供實時生產觀察平臺VIP賬號,方便小小農夫們及時了解菜園生長情況。菜園交付前,可以免費施一次有機底肥、翻耕土地,以及享有肥料、水、種子、秧苗、工具和不定期的技術指導,并可免費參與農莊舉辦的賞花節、“優秀地主”評選等活動。等到收獲時節,自己現摘現做現吃,吃不完可以打包帶走。
除了在田里忙活,孩子們還可以到養殖區觀看雞、鴨、鵝等家禽的生活。純草農莊散養著800多只貴妃雞,小朋友走路時一定要留意腳下,說不定會發現一窩貴妃雞蛋。
(責編:張志國)